谢振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谢振定(1753年—1809年),字一斋,一字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出身,以“烧车御史”的美名闻名后世。

简历[编辑]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其中庚子恩科进士二甲第十六名,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巡视南方漕运途中,漕船在瓜洲因无风不能动,因为谢振定祈祷,风转顺风吹动漕船,时人称“谢公风”[1]

一年后,谢振定担任兵科给事中,因为在街上遇到和珅妾弟坐著违制车辆,命令士卒将和珅妾弟拽下车鞭打。更把车烧毁。称“这车怎么是宰相坐的呢?”。数日后,给事中王锺健和珅之意,借他事弹劾谢振定。谢振定被免职[2]

嘉庆四年,和珅事败,被赐死。嘉庆五年,起复授礼部主事。之后升任礼部员外郎,充坐粮厅,监收漕粮。嘉庆十四年去世[3]

后代[编辑]

谢振定长子谢兴峣考中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4],出任河南裕州知府道光帝曾接见过他。接见时,道光帝问:“你是湖南籍人,为什么能说北京话?”谢兴峣对答:“臣父亲谢振定曾经担任御史,我就在京师长大。”皇上问:“你就是‘烧车御史’的儿子啊?”于是褒勉甚至。次日道光帝抵达军机处,与军机大臣们说:“我很小时候就听闻‘烧车御史’的故事,昨天我才见到他的儿子。”于是命升谢兴峣为叙州知府。谢振定“烧车御史”的美名便流传至今[5]

参考文献[编辑]

  1. ^ 清史稿》:“谢振定,字一斋,一字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五十九年,考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巡视南漕,漕艘阻瓜洲,振定祷于神,风转顺漕艘,人称‘谢公风’。”
  2. ^ 清史稿》:“六十年,迁兵科给事中。巡视东城,有乘违制车骋于衢者,执而讯之,则和珅妾弟也,语不逊,振定命痛笞之,遂焚其车。曰:“此车岂堪宰相坐耶?”居数日,给事中王锺健希和珅意,假他事劾振定,夺职。”
  3. ^ 清史稿》:“和珅败,嘉庆五年,起授礼部主事。迁员外郎,充坐粮厅,监收漕粮,裁革陋规,兑运肃然。十四年,卒。”
  4. ^ 人名權威-人物傳記資料庫. [2022-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6). 
  5. ^ 清史稿》:“道光中,振定子兴峣,官河南裕州知州。以卓荐引见,循例奏姓名、里贯。宣宗问:“尔湖南人,乃能为京师语,何也?”兴峣对言:“臣父振定官御史,臣生长京师。”上曰:“尔乃烧车御史子耶?”因褒勉甚至。明日,语军机大臣:“朕少闻烧车御史事,昨乃见其子。”命擢兴峣叙州知府。”

参考书籍[编辑]

  • 《清史稿 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