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赵元淑(6世纪—613年),中国隋朝官僚军人博陵郡(郡治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寓居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西)。赵世模之子。

赵世模与南朝陈作战战死,赵元淑袭父本官。数年后,授骠骑将军长安富豪宗连的幼女求嫁贤夫,听说赵元淑后,宗连与之相见,把女儿嫁给了他。宗连把奴婢、良马、绢帛绮罗、金宝珍玩都赠给了他,赵元淑成了富人。

604年仁寿四年),隋炀帝即位,汉王杨谅作乱,元淑跟随杨素参与平定叛乱。以功进位柱国,任德州刺史。转任颍川郡太守,有善政。赵元淑上奏司农滞纳诸郡上交的租粮。炀帝问赵元淑:“按卿的意思,几日可以了结”,赵元淑回答“臣的意思不过十日”,炀帝当日任命赵元淑为司农卿。赵元淑按之前的话收齐了天下的租粮。

礼部尚书杨玄感怀有二心,认为和赵元淑一起造反可以成功,和他结交,多赠金宝。612年大业八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赵元淑兼任将军,主管宿卫,加位光禄大夫,封葛公。613年(大业九年),炀帝再征高句丽,赵元淑驻守临渝。杨玄感作乱,他弟弟杨玄纵从炀帝身边逃出来,路过临渝。赵元淑叫他的的小妾魏氏出来见过杨玄纵,开宴欢迎,共同策划,杨玄纵赠给他财物。杨玄感失败,有人密告此事,赵元淑被有关部门调查。赵元淑说他只是和杨玄感缔结儿女婚姻关系,没有他意,魏氏前后证言矛盾。炀帝被激怒,八月辛酉[1]赵元淑和魏氏在涿郡被斩,家财全部没收。

注释[编辑]

  1. ^ 隋书》炀帝纪下大业九年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隋书·卷70》,出自魏徵隋书

参考资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