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赵云鹏 (1903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赵云鹏(1903年—1968年),即赵化民,又名荣鹏,字化民国民党高级将领,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赵云鹏将军脱帽照

出身[编辑]

1903年出生于陕西临潼新丰镇梁赵村。祖辈务农,家境贫寒。 早年就读于临潼新丰镇三育学校、西安中华圣公会中学,信奉基督教。 毕业后任职于西安临潼县通俗教育演讲所教员,县立国民学校教员。

从戎[编辑]

1924年,赵云鹏和张耀明、刘慕德看到华清池门口张贴的黄埔招生布告。三人结伴,连夜出走,步行出潼关,由潼关乘车去上海,在上海法租界,找到时任上海大学校长的于右任,经于右任介绍,与张耀明关麟征刘慕德杜聿明等十三个青年手持于右任介绍信,一行从上海乘船,经香港到广州,报考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赵云鹏在黄埔军校学生调查表上“何以入本校”一栏,填写的报考原因中写道:“造就军事学之知识,为将来内除国贼外伸主权。”国民三十年五月,在由于右任介绍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参加第一次东征作战及统一广东诸战役。

1925年,回陕,任杨虎城创办之三民军官学校区队长。

1926年,参加西安守城战役。任国民军驻陕混成旅参谋。

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冯玉祥部独立第七十师迫击炮营营长,并参加平汉各战役,与奉系军阀作战。

1928年,在道口战役中腿部负重伤。据《中华国民档案资料汇编》中冯玉祥关于进攻鲁西至克覆平津的纪实报告中说:“1928年4月,张维玺军自潼关到道口战至5月1日夜,敌军全线溃退。敌军连日猛攻,我军所守房屋、村堡均为炮火击平,兵亦无可再增,唯有以大牺牲之精神坚毅而已最后耳。战至28日,其气势已衰,我军全线反攻。”赵云鹏支持战局转危为安,受上峯嘉奖。随北伐军进入北京。

1929年,任陆军第二十八师参谋处长。(在陕与、任文远等合影。)

1930年,任西北第十七路军总部上校参谋,骑兵大队大队长等职。

1933年,任临潼县保安团团长。

1935年,任华阴县保安团团长。

1937年,任西安警备司令部副长官、副司令。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石泉团管区上校司令。

1940年,任汉中师管区少将副司令,率领军民积极备战,抗击日寇。

1946年,入南京中央高级训练团党政班受训一年。

1947年,任兰州师管区少将副司令。

1948年,任陕西省军管区司令部少将参谋长。

1948年,9月晋升陆军中将。

1949年秋,于成都大巴山设防掩护撤退。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蒋经国从成都飞往台湾。

1949年12月底,赵云鹏在成都与新八军军长杨显同被共军包围,夜晚突破包围。

1949年12月30日,共党占领成都并宣告成都解放。

1950年元月,赵云鹏经成都、宝鸡回西安。

晚年[编辑]

1950-1953年,未知。1953年10月回原籍农村孝敬侍奉老母,参加农村劳动,种菜、养蜂、种植树木。闲暇时研习书法、诗词、文史资料。

1968年夏,在菜地浇水时,突然发现两名儿童触摸裸露的电线而被击倒,他不顾年老体弱,急速扑上前去,将两名儿童救下,自己却不幸遇难,终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