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转形断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活动转形断层(红线)

转换断层(英语:Transform fault ),又称为转形断层错动型板块边界,是一系列沿著张裂型板块边界平行排列、把中洋脊走向切割为不同块段的一种大规模水平位移断层。转型断层形成的断裂带通常长达数千公里,宽约100到200公里,在海底表现为线形陡崖,两侧地形高度差可达两千公尺以上或更多。转型断层造成的板块水平位移量,如果以磁力探勘的结果和两侧的中洋脊轴比较,多者可以达到数百公里。[1]

转形断层命名的原因是来自于其可以“转换”两个板块间运动方式的特质,也就是说,因为处于两个张裂形板块之间,所以无法固定为右移断层或左移断层的部分即为转形断层。板块间的相对运动,遇到转形断层之后,就有机会转变成另一种型式的相对运动。例如,一个转形断层可以使原本远离两段中洋脊的板块张裂,转换为拉近两段中洋脊的对向运动。[2]

历史

[编辑]
中洋脊两侧的磁带,以不同深度褐色的条带表示同一个年代生成的岩石

地球上的磁场的强度会随著时间变化,产生的区域性变化称为地磁异常,地磁异常会纪录该地区岩石在形成时的地磁方向[3]。1950年代开始,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海洋学教授维克多·瓦基耶英语Victor Vacquier在内的一些科学家开始利用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磁强计,对这些地磁异常做定量的观测。之后,随著1950年代全球地磁异常分布调查范围覆盖的逐渐完备,科学家发现中洋脊两侧会出现条状、类似斑马纹路的磁條帶(英语:Magnetic Stripe[1])。这些磁带后来被认为是海底扩张的结果:中洋脊会往两侧产生新的地壳、新的岩石,这些陆续产生的岩石会分别记录下产生当时地磁当下的方向[4][5]

不过,这些磁带的平行排列部分延续并不长。许多科学家迅速注意到,每隔一段距离,同一条磁带就会出现断裂,发生前后两段磁带错位约数百公里的事件;与此同时,中洋脊也发生的类似的位移情况。最初,这种情况被归咎于“某种规模较大的平移断层”的作用,认为转形断层周遭磁带的错位是后期的错段平移之结果[1]

1965年,加拿大地质学威尔逊在著名论文《一种新的断层分类与其对大陆漂移的影响》(英语:A new class of faults and their bearing on continental drift)中提出说法,认为造成磁带错位的是一种命名为“转形断层”的新品种断层,不是平移断层[6]:磁带的错开是因为生成时就母中洋脊受转形断层影响的关系,不是后天造成[1]

威尔逊李德英语Harry Fielding Reid断层弹性回跳理论出发,他发现中洋脊附近断层的行为并不符合其理论中关于物体错位和其他地质标记(英语:Geological Marker)位移的典型模式,而此二者都是地质学中“平移”一概念的来源[6][7][8]威尔逊发现,不同于平移断层,这些新种断层会在传统断层结构中、位移地质标记(英语:Offset Geological Marker)标记的出现处出现相反方向的平移。还有,相对于平移断层会一次移动同一磐上所有物质的特性,转形断层并不会移动二中洋脊,也不会增加二中洋脊之间的距离──这一点获得了既有地震震源位置观测结果的支持[6]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赛克斯以中洋脊周遭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结果验证了转形断层的假说。机制解显示在大西洋中洋脊的地震中,的确出现了如转形断层理论预料的错动情况,而且此些错动情况与传统平移断层理论所会预测的平移方向相反[9]

转形断层与平移断层

[编辑]

转形断层和平移断层最大的差异在于板块移动的位置、方式及动力来源。转形断层与平移断层在板块错动位置上的差异在于断层线外侧,板块移动的方向是否和内侧一致。平移断层的错动是沿著整条断裂线发生的,两侧的两段中洋脊之间的距离将随时间逐渐加大;如果由平移断层引起地震,则整个岩层破裂面都会发生地震。但是,对于转形断层而言,虽然中洋脊两侧海底不断扩张,断层两侧中洋脊之间的距离并不会加大。错动与频繁的地震活动只会发生于本条目首图中由于扩张方向相反而产生错动,以红色线段标示的转形断层段。在红线以外的地方,因为海底的扩张方向相同,因此仅有裂痕而无错动,且甚少发生地震,恰好与平移断层所造成的影响相反。[1][10]

转型断层与平移断层在板块移动方式上的差异在于位移的大小是否会和位于断层线的位置有关系。一般平移断层的位移,向著两端是逐渐减弱、慢慢消失的。而转形断层向两端并不存在减弱的现象,而是在两个端点戛然终止,转换为另一形式的运动(通常是中洋脊的局部拉张作用)。[1][10]

在动力来源方面,转形断层和平移断层也有所差异。平移断层,和逆断层正断层等其他种断层相仿,位移的动力来自于岩石的应力。然而转形断层不同,转形断层的动力来自于板块之间的张裂运动。因此,影响转形断层移动速率的因子主要来自于该地区张裂的激烈性。[2]

除此之外,中洋脊的分段长度与与转形断层的张裂速度之间会有一定比例大小关系,佐证转型断层的特征应与中洋脊的张裂性质有关。[11]

转形断层的外观

[编辑]

转形断层的完整构造切穿整个岩石圈,所形成的地形景观甚为巨大。沿洋底转形断层所发育的槽谷及崖壁,有的高度差可达2000公尺以上。如果以传统对海洋地壳的分层来看,转形断层的破裂面通常可以完整切穿深海沉积物层以及中部的玄武岩质层,在某些出露,甚至可以观察到下层辉绿岩的标本;可以说,转形断层可以提供典型且相当完整的海洋地壳剖面。一个典型转形断层的崖壁,如果以拖采进行观察,由上而下通常可以依序观察到这几种岩层的分布:

  1. 拉斑玄武岩
  2. 辉绿岩
  3. 辉长岩
  4. 蛇纹石化的橄榄岩
  5. 绿片岩和角闪岩相变质岩

转形断层通常伴有强烈的动力变质作用。拖采得的标本经常观察到被角砾岩化、糜棱岩化或片理化的痕迹,有些岩石还会出现微型褶皱。可见,转形断层是一种重要的变质带与构造形变地带。由于剪切作用与变质作用,转形断层有机会使岩石的磁性丧失,故沿著转形断层常常可以发现缺失中洋脊磁异常的区域,这些无磁地区通常位于断层面向两边延伸10到30公里左右。除此之外,某些转形断层地带的地壳明显较薄,厚仅约2到4公里。[1]

形成机制

[编辑]

转形断层的相关形成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可能是由洋脊上不稳定处断开而产生的。不过2010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塔拉斯·戈亚英语Taras Gerya教授发表的电脑模拟显示,转形断层可能是洋脊在扩张时于动态不稳定下渐渐弯曲而产生的。[11]

案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赵, 颖弘 (编). 海洋底構造導論.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8: 47. ISBN 9787562522584. 
  2. ^ 2.0 2.1 轉形斷層 (Transform Fault).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典藏数位化计画. [2018-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5). 
  3. ^ 地磁異常和磁極的倒轉.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典藏数位化计画. [2019-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2). 
  4. ^ Mason, Ronald G.; Raff, Arthur D. Magnetic survey off the west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32°N latitude and 42°N latitude.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61, 72 (8): 1259–66. Bibcode:1961GSAB...72.1259M. ISSN 0016-7606. doi:10.1130/0016-7606(1961)72[1259:MSOTWC]2.0.CO;2. 
  5. ^ Raff, Arthur D.; Mason, Roland G. Magnetic survey off the west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40°N latitude and 52°N latitude.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61, 72 (8): 1267–70. Bibcode:1961GSAB...72.1267R. ISSN 0016-7606. doi:10.1130/0016-7606(1961)72[1267:MSOTWC]2.0.CO;2. 
  6. ^ 6.0 6.1 6.2 Wilson, J.T. A new class of faults and their bearing on continental drift. Nature. 1965-07-24, 207 (4995): 343–347. Bibcode:1965Natur.207..343W. doi:10.1038/207343a0. 
  7. ^ Reid, H.F., (1910). The Mechanics of the Earthquake. in The California Earthquake of April 18, 1906, Report of the State Earthquake Investigation Commission,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Washington D.C.
  8. ^ CTI Reviews. Physical Universe 12. Rillito, AZ: Cram101 Textbook Reviews. 2016. ISBN 9781619061057. 
  9. ^ Sykes, L.R. (1967). Mechanism of earthquakes and nature of faulting on the mid-oceanic ridg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72, 5–27.
  10. ^ 10.0 10.1 板塊運動構造學說. 北一女中地科站. [2018-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1). 
  11. ^ 11.0 11.1 周汉强. 地球科學:切斷中洋脊的裂痕—轉型斷層之謎. web.archive.org. Sciscape 科景. 2010-11-30 [2018-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