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迦太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迦太基遗址
世界遗产
迦太基城遗址
官方名称Archaeological Site of Carthage(英文)
Site archéologique de Carthage(法文)
位置 突尼西亚阿拉伯国家
标准文化:(ii)(iii)(vi)
登录年份1979年(第3届会议

迦太基腓尼基语𐤒𐤓𐤕 𐤇𐤃𐤔𐤕‬;QRT ḤDŠT古希腊语Καρχηδών拉丁语Carthago,阿拉伯语:قرطاج‎),是一个坐落于北非海岸(今突尼西亚)的城市,与罗马隔海相望。

迦太基一词在腓尼基语中读作“Qart-ḥadašt” ,意思是“新的城市”,其早期居民为迦南城市泰尔(Tyre或译为推罗)的移民。在古罗马文献中,迦太基也被称为“布匿”(拉丁语Punici)。

前8世纪,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城,当时迦太基城还只是腓尼基城邦泰尔的海外殖民地。前650年,脱离泰尔独立,建立城市国家古迦太基。古迦太基强势时疆土辽阔,势力最大曾囊括今天北非沿岸、今西班牙中部、科西嘉岛萨丁尼亚岛西西里岛马尔他岛,首都迦太基富极一时,其基础是农业与商业,在外贸易居民善航海与贸易,在国内居民又是出色的农民,很早就出现了奴隶占有制庄园,因此在当时地中海地区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强国。

古迦太基曾先后与古希腊古罗马争夺地中海霸权;却于前264年前219年的两次战争中均被罗马共和国击败,丧失了军事主动权的迦太基最终在前146年的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被罗马军队攻陷,满城居民尽遭杀戮,繁华的迦太基城也被一炬焚尽。

罗马军队摧毁了迦太基城后在迦太基城原址附近建立新城,并成为罗马的阿非利加省首府。439年汪达尔人占领迦太基,成为汪达尔-阿兰王国的首都。533年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属地,并成为东罗马帝国重要文化中心。7世纪因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引发的战乱而被彻底废弃。

建城

[编辑]

据现有仅存的资料显示,迦太基的建城时间比罗马要早,据认为曾有居民七十万人,占地3.15平方千米(此数据严重存疑,因为3.15平方公里绝住不下70万人)。但确实时间无从考据。而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前38年,即现代学者一般所采用的前814年建城之说。腓尼基城邦“泰尔”的移民横渡地中海建立了迦太基,藉以作为大量贩卖奴隶及海上贸易的中转站。

据考证,前814年,腓尼基苏尔王国(位于现今黎巴嫩南部西南海岸)的狄多公主因其兄庇格玛里翁(Pygmalion)在国王死后,排斥公主而独揽大权。为免遭迫害,狄多带著财宝与仆人飘洋过海,在突尼斯湾登陆。她向柏柏人部落首领马西塔尼求借一张牛皮之地栖身,得到应允;于是她便把一张牛皮切成一根根细条,然后把细牛皮连在一起,在紧靠海边的山丘上围起一块地皮,建起了迦太基城。故而迦太基的卫城又叫柏萨,意为“一张牛皮”。[1]

经济发展

[编辑]

迦太基因为其强大的海军控制西地中海,因此亦成为西地中海的贸易中心,每年均有庞大的经商收入。如上述,古迦太基拥有庞大的船队,而且居民亦善于航海,所以其海路贩运奴隶、金属、奢侈品、酒和橄榄油等商业活动很蓬勃。同时间,其家庭式手工业亦很发达,当中以纺织品最为著名。而其内陆地带 - 巴格拉达斯河谷的土地十分肥沃,所以迦太基即使在北非,亦有发达的农业,因此亦出现了奴隶制庄园

迦太基的钱币

政府架构

[编辑]

迦太基主要是贵族寡头式掌权,其中商业奴隶主与农业奴隶主这两个统治阶级间则往往有利害冲突,这造成了日后与罗马作战时出现和战不定的问题。[2]而最高行政官员有两名,称为苏菲特,每年选举产生,但选民限于富有的迦太基人,不过这两位苏菲特没有兵权。迦太基与罗马一样,设有元老院,由300人组成。元老院拥有立法权和决策权,成员任期终身。并设有公民大会,但权力有限。此外,亦设有百人会议,共有成员104人,负责监察和作出审判。

早年历史

[编辑]

大约在前8世纪 - 前6世纪,迦太基开始向非洲内陆扩展,并控制了北非的大部份腓尼基人殖民地。与此同时,迦太基亦向西地中海进发,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岛屿,前654年征服了西西里岛西部及撒丁岛,前535年夺取科西嘉岛等,开始称霸西地中海,与希腊分别控制著地中海的西东两边。

与希腊争霸

[编辑]

从前6世纪开始,迦太基开始与欲染指地中海西部的希腊人发生冲突。大约在前535年,迦太基人联合伊特拉斯坎人,在科西嘉岛近岸打败了其中一支希腊人的舰队。但是在前480年,叙拉古的领主格隆阿克拉加斯的领主特隆所统率的希腊军队却在西西里岛大败迦太基的军队。此后百年间,迦太基与希腊为了争霸地中海而纷争不断。

直到前4世纪初,希腊在经历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元气大伤,开始停止在西西里殖民。而在希腊的皮洛士于西西里为希腊城邦作出最后一次对抗迦太基的战事后,迦太基与希腊的纷争大致告一段落。但取而代之的,却是与更可怕的对手――罗马所发生的战争。

布匿战争

[编辑]

前264~前146年,迦太基与罗马发生了3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

[编辑]

罗马在前4世纪统一义大利后,开始向地中海进发,这与迦太基的利益产生冲突,但战事还是由罗马人先挑起的。罗马人以保护其在西西里的同盟国为由,不顾以往与迦太基所签署的三份友好声明,出其不意的渡海进攻迦太基在西西里岛的殖民地。

迦太基的海军当时名震地中海,但罗马初建的海军却接连击败迦太基的海军,使得在西西里的迦太基军队没有足够的支援。但有趣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素质一向不如罗马陆军的迦太基陆军却在名将哈密尔卡的带领下,与罗马陆军打了个平手。在这种情况下,战争持续了23年(前263年-前241年),最后迦太基向罗马求和,以迦太基全面撤出西西里岛,并对罗马以赔款为和约的条件终止战争。

第二次布匿战争

[编辑]

迦太基的贵族甘于接受和约的条款,但哈密尔卡却心有不甘,矢志报仇。因为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失去了西西里,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培植足以与罗马抗衡的力量,哈米尔卡率军进占伊比利亚半岛,并在那里建立新迦太基。哈米尔卡死后,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事务由他的女婿哈斯德鲁巴管理。哈斯德鲁巴死后,哈米尔卡的长子汉尼拔掌管大权,并开始向罗马复仇。羽翼丰满后,在前218年他率军横越被视为罗马天然屏障的阿尔卑斯山,联合当地的高卢人,在义大利半岛各处击溃罗马军队,其中在坎尼战役后,罗马约7万人的军队更被全歼。可是罗马同盟的基础太厚,汉尼拔不能完全将其瓦解,使罗马获得喘息机会。

西元前212年起,罗马转入反攻状态,直攻迦太基,汉尼拔被逼回师去援救。结果汉尼拔因千里驰援,致使兵力下降,而其兵士亦显得疲态毕露,最后于扎马战役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击败。迦太基被逼于前201年与罗马人签订了条款苛刻的和约,条约规定迦太基失去阿非利加以外的一切领地,将整个舰队交给罗马,并偿付巨额战争赔款,迦太基失去所有伊比利亚半岛的领土,海军解散,只能有10艘防海盗的船。

这场战争共打了16年(前218年-前202年),而经此一役,迦太基已经再无力与罗马争斗了。

第三次布匿战争

[编辑]

不出十年迦太基又欣欣向荣,前149年,罗马人为免迦太基回复元气,决定先发制人,围攻迦太基。迦太基在没有事先与罗马协议攻打努米底亚,违反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合约,于是罗马借口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人在顽强抵御三年后,于前146年春被罗马军统帅小西庇阿所攻灭。此役后,罗马决定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放火烧掉了迦太基的城市,大火延烧了17天,灰烬有一公尺深。罗马军队挨房搜索,五万居民被卖为奴隶。而迦太基港口亦被毁灭,迦太基亡国,并且在数世纪内成为罗马帝国在北非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第三次布匿战争只持续了三年(前149年-前146年),比前两次都要短,可见罗马先发制人的决定没有错误。据说迦太基周围的田野被撒了盐,要它不能有任何生命生存。

由于没有直接的史料记载撒盐的记录,我们无法证明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但从更早时代的赫梯人以及亚述人的时代来看,毁灭城市后在废墟上撒盐英语Salting the earth相当常见。这一习惯延续到当时,也许已经成为一种形式。

罗马殖民地时代及其衰亡

[编辑]
迦太基城遗址

罗马人摧毁迦太基之后,在前122年建立新城于原迦太基城废墟领土之上,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后来人口曾达六十万,成为当时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之后在凯撒时代,罗马亦曾把一些没有土地的公民遣送至这里,而由奥古斯都于前29年统治开始,罗马将迦太基设为非洲阿非利加省的一部份。

罗马皇帝哈德良还修筑了巨大的马加蓄水池和著名的安东尼浴场,工程从哈德良皇帝执政时期开始,到西元二世纪罗马皇帝安敦宁·毕尤当政时竣工。在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迦太基隶属西罗马帝国。而在4世纪时,西罗马帝国逐渐崩溃,439年汪达尔人乘机入侵迦太基,并占领了非洲北部沿海大片土地,成立了汪达尔-阿兰王国

533年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属地。在这里产生了第一所基督教拉丁文学院。许多著名的基督教卫道学者如特土良圣奥古斯汀都曾在此成长、写作。到了7世纪,阿拉伯人向亚、非、欧三大洲的邻国入侵,在其倭马亚时代征服了迦太基在内的北非大部分领土。698年,阿拉伯人侵入该城,迦太基被严重破坏,后成为阿拔斯王朝的地方政府所在地。1217年-1221年,当第五次十字军东征横扫过迦太基之后,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几乎损坏殆尽,终于完全消失在历史中。

遗迹

[编辑]
迦太基城的遗迹

迦太基现在仍有很多遗迹可寻,现在看到的残存遗迹多数是罗马人在其占领时期原地重建的,如碉堡水渠神殿音乐厅剧场澡堂竞技场等的残存部分。

相关作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阿庇安 《罗马史》第八卷第一节
  2. ^ 古代腓尼基和迦太基商业帝国兴衰的历史概说. [2017-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来源

[编辑]
书籍
  1. Hannibal's Campaigns. Tony Bath. New York, NY: Barnes & Noble Books, 1981.
  2. Late Carthaginian Child Sacrifice and Sacrificial Monuments in their Mediterranean Context. Shelby Brown.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1.
  3. La vie quotidienne à Carthage au temps d'Hannibal. Gilbert et Colette Charles-Picard. Paris: Hachette, 1958.
  4. La légende de Carthage. Azedine Beschaouch. Paris: Gallimard, 1993.
  5. Carthage: Uncovering the Mysteries and Splendors of Ancient Tunisia. David Soren, Aicha Ben Abed Ben Kader, Heidi Slim.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0.
  6. The Phoenicians and the West: Politics, colonies and trade. Maria Eugenia Aube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7. Itineraria Phoenicia.Edward Lipinski. Leuven: Uitgeverij Peeters en Departement Oosterse Studies, 2004.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