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郭明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郭明昆
出生1908年12月25日
日治台湾盐水港厅蔴豆支厅
逝世1943年11月22日(1943岁—11—22)(34岁)
 中华民国浙江省温州市东海
国籍 大日本帝国
年代20世纪哲学
研究领域台湾哲学
学历

郭明昆(1908年12月25日—1943年11月22日),号一舟台南市麻豆区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修习社会哲学、东洋哲学、中国社会史,其著作《仪礼丧服考》、〈甥侄称谓与汉族称谓制之侧面史〉等著作,奠定了以西方人类学途径进行汉族称谓的完整理论研究基础。

生平

[编辑]

1908年12月25日出生于台南麻豆[1][2],其父郭就为商贾,经营阿片烟馆、豆油制造业、文德号药铺,母李氏,家有四子,郭明昆排行第三。1913年4月入学麻豆公学校,1919年入学台南商业专门学校预备学校,1925年毕业后负笈笈东瀛,入学第二早稻田高等学院文科。1928年4月入学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哲学科专攻社会哲学,师承关与三郎、津田左右吉;1931年3月毕业,学位论文为《仪礼丧服考》,随任台南州立第二中学校教职,两年后受津田左右吉邀赴早稻田大学研究所攻读中国社会史,研究汉族社会结构、家族关系,发表〈丧服经传考〉、〈祖父称谓考〉。1934年6月至1936年2月受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赴北京留学,结识陶希圣郁达夫,1934年12月发表〈甥侄称谓と汉族称谓制の侧面史〉奠定其一系列汉族称谓的研究基础。1936年2月归日,任第二早稻田高等学院、早稻田大学讲师、教授。中日战争初期,也曾受东洋学会之聘赴中研究闽南社会组织。而战事加剧,1943年2月22日其妻黄春过世,11月22日偕子女由神户搭热河丸返台,途中于温州外海遭美军潜艇击沉而全家罹难。

理论与主张

[编辑]

津田左右吉影响,郭明昆对汉族社会的演进能有深厚严谨的文献考据,然而因其英年早逝,其遗稿在逝世二十年载透过友人李献璋集结成论文集《中国の家族制及び言语の研究》[3],让后人注意到其汉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开创及细致程度[1]

汉族称谓研究

[编辑]

从〈仪礼丧服考〉的家族制社会史研究,到〈甥侄称谓と汉族称谓制の侧面史〉奠定汉族亲属称谓研究的理论基础,全面参照最新的西方人类学理论,郭明昆展开就历史文献、方言民俗细究考据,论证汉族社会的“旁系并合制”到“旁系制”的演变。

著作列表

[编辑]

本列表列出郭明昆的著作[4][5]

  • 1933〈丧服经传考〉,《フィロソフィア》卷3,页码未详(1933年12月)[收入郭明昆撰,李献璋编,1962,《中国の家族制及び言语の研究》,页 37-79。东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62-09-15;金培懿译,2000,〈〈丧服〉经传考〉,林庆彰编,《日据时期台湾儒学参考文献》,页 433-482。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 1934〈仪礼丧服考〉,《东洋学报》,卷21号2,页 135-167(1934年1月,出自其早稻田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授为津田左右吉)[收入郭明昆撰,李献璋编,1962,《中国の家族制及び言语の研究》,页 1-36。东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62-09-15;李寅生译,2000,〈《仪礼‧丧服》考〉,《日据时期台湾儒学参考文献》,页395-432。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 1934〈祖父称谓考〉,《东洋学报》,卷21号4。
  • 1935〈甥侄称谓と汉族称谓制の侧面史〉,《东洋学报》,卷22号3、4。
  • 1935〈北京话〉,《台湾文艺》,卷2期5,页1-14。
  • 1935〈福佬话(上)〉,《台湾文艺》,卷2期6,页112-122。
  • 1935〈福佬话(中)〉,《台湾文艺》,卷2期10,页128-140。
  • 1935/1962《中国の家族制及び言语の研究》(李献璋编)。台北:南天书局。
  • 1936〈福佬话(下)〉,《台湾文艺》,卷3期4/5,页51-67。
  • 1936〈北京杂话〉,《台湾文艺》,卷3期7/8,页91-95。
  • 1936〈伯叔母婶考〉,《东洋史会纪要》,卷1。
  • 1937〈姑姨舅妗と汉族称谓制の侧面史〉。东京:岩波书店。
  • 1938〈父母称谓考〉,《东洋思想研究》,卷2。
  • 1939〈称呼と命名の排行制について〉,《东洋思想研究》,卷3。
  • 1941〈中国の民族性〉,《新天地》,10月号。
  • 1944〈福佬话方言に于ける亲族称谓の二三について〉,《东洋史会纪要》,卷4。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叶纯芳, 桥本秀美. 郭明昆對西方人類學理論的接受與利用. 洪子伟 (编). 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 台北: 联经. 2016: 251–280. 
  2. ^ 叶纯芳. 郭明昆的生平及其《儀禮喪服》. 叶纯芳, 张晓生 (编). 儒學研究論叢:日據時期臺灣儒學研究專號. 台北: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儒学中心. 2008: 163–178. 
  3. ^ 郭明昆, 李献璋. 李献璋 , 编. 中國の家族制及び言語の研究. 东京: 早稻田大学出版部. 1962. 
  4. ^ 中央研究院“日治台湾哲学与实存运动”研究计画. 日治時期臺灣哲學文獻清單列表. philo.programs.sinica.edu.tw. [2018-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9). 
  5. ^ 台湾大学哲学系. 臺灣哲學研究資料庫. homepage.ntu.edu.tw. [2018-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9). 

延伸阅读

[编辑]
  • 国家图书馆,《台湾历史人物小传─郭明昆》。
  • 中央研究院“日治台湾哲学与实存运动”研究计画,《日治时期台湾哲学文献清单列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湾大学哲学系,《台湾哲学研究资料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叶纯芳,2008,〈郭明昆的生平及其《仪礼丧服》〉,叶纯芳、张晓生(编),《儒学研究论丛:日据时期台湾儒学研究专号》,页163-178。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儒学中心。
  • 叶纯芳、桥本秀美,2016,〈郭明昆对西方人类学理论的接受与利用〉,洪子伟(编),《存在交涉:日治时期的台湾哲学》,页251-280。台北:联经。
  • 纪旭峰,2015,〈植民地台湾からの“留学生”郭明昆〉,《“留学生から见た早稲田:津田左右吉と东アジアの弟子たち”》。东京:早稲田大学文学学术院。
  • 纪旭峰,2017,〈植民地台湾からの“留学生”郭明昆―知の构筑と実践を中心に〉,《“植民地帝国日本における知と権力”(国际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
  • 谢淑熙,2017,〈郭明昆礼学思想析论〉,《礼学思想的新探索》,页159-194。台北:万卷楼。
  • 纪旭峰,2019,〈植民地台湾からの“留学生”郭明昆―知の构筑と実践を中心に〉,松田利彦(编)《植民地帝国日本における知と権力》。京都:思文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