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伯格陷阱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德伯格陷阱(英语:Kindleberger Trap),指国际体系中无国家愿意且有能力承担领导责任导致的失序困境。其名称来自经济史家金德伯格

概要[编辑]

金德伯格的霸权稳定论主张国际金融秩序有赖一善意霸权维持。金德伯格更进一步地指出,1930年代的经济恐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因美国逃避了领导国际秩序、提供国际公共财的霸主职责[1]。国际公共财是可供国际共享、具外部效益的资源、服务、制度、国际组织、安全机制与其他国际建制等等[1]。美国作为一善意霸权,提供国际公共财,方确保了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

金德伯格陷阱,便是霸权若从其霸主职责上后撤,权力转移中又无国能取而代之,便留下全球领导真空[2],将导致全球范围的混乱。

缘起[编辑]

2010年代,修昔底德陷阱一说,在美引发广泛议论[3]。2017年,政治学家奈伊指出中美间,比起修昔里德陷阱,更需担心“金德柏格陷阱”[4],忧心全球治理陷入领导真空[1][5]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联合新闻网. 許嘉棟/全球領導真空─金德柏格陷阱(上). 联合新闻网. 20210325T154814Z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0) (中文(台湾)). 
  2. ^ 联合新闻网. 許嘉棟/全球領導真空─金德柏格陷阱(下). 联合新闻网. 20210326T024030Z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0) (中文(台湾)). 
  3. ^ 【評論】江懷哲/疫情加速中美對弈,見證「金德爾伯格陷阱」的台灣何去何從?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www.twreporter.org.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中文(台湾)). 
  4. ^ Nye, Joseph S. (9 January 2017). "The Kindleberger Trap". 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Harvard Kennedy School.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4 April 2020. Retrieved 8 July 2020.
  5. ^ 林元杰. 金德爾伯格陷阱 (PDF). 彰银资料.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