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陈三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三火(1949年),台南市麻豆区人,台湾工艺家,北派剪黏大师洪坤福一脉传人,专研剪黏艺术化、剪黏工艺教育。以独创“以扛代剪”的“敲击随缘技法”著称。

生平[编辑]

在家中七个小孩排行第三,师承长兄李世逸,为北派剪黏大师洪坤福一脉传人。

父亲是寺庙的彩绘司阜,年幼时受其父亲影响对剪黏产生兴趣。国中毕业后,陈三火即随年大哥李世逸从事庙宇剪黏工作,从学徒开始学习传统剪黏工艺[1]

1978年,正式自立门户,恰逢台湾经济复苏,发展稳定有许多作品,包含丰原慈济宫、大甲镇澜宫[2]北港朝天宫新港奉天宫、台南玉皇宫、林园广应庙、玉井北极殿、台南玉皇宫、林园瘟王庙、林园广应庙、林园泸济殿,屏东三山国王庙,保安宫、庆安宫。

2003年,利用花瓶的破片塑造了一尊达摩祖师,第一件敲扛式剪黏作品〈达摩〉因此完成。随后独创“以扛代剪”的“敲击随缘技法”[3],并专研剪黏艺术化[4]

2005年即在麻豆开班授课,2006年后成为曾文社区大学固定课程,致力于剪黏创作与教育推广,至今仍会拨出时间为社大学生上课[5]:11-25[6]

荣誉[编辑]

2007年 “台湾工艺之家[7]

2011年 “台南市文化资产保存者[8]

2015年 台南市政府颁发“艺术贡献终身成就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6年 第22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9]

2020年“重要传统工艺-剪黏工艺”,是国家重要传统工艺首位剪黏“人间国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0]

2021年 “国家工艺成就奖[11][12][13][14]

展览[编辑]

2008年获邀,高雄市立美术馆“七彩电光琉璃花-台湾常民文化图像转译”特展[15]

2009年在南瀛总爷艺文中心举办“形神合一物若有情:陈三火师生剪黏联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5年在台南麻豆文化馆举办“陈三火剪黏家族十周年师生联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8年在台南新营文化中心举办“火之舞-沾黏连随、水火相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传承展艺师生联展

参考资料[编辑]

  1. ^ 屋頂上的藝術家陳三火. 看杂志.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7). 
  2. ^ 人間國寶陳三火 與媽祖跨越40年的約定!為大甲鎮瀾宮製作剪黏. 三立新闻网.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7). 
  3. ^ 環保又有創意 陳三火剪黏鑲嵌工藝特展. 传艺online.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7). 
  4. ^ 陳三火師生剪黏聯展在南縣總爺藝文中心紅樓展出. 天眼日报. [202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5. ^ 隨緣不隨我:陳三火剪黏藝術.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 2021. ISBN 978-986-532-511-4. 
  6. ^ 人間國寶陳三火剪黏班 學員激增. 中时新闻网.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7). 
  7. ^ 陳三火剪黏藝術 化腐朽為神奇. 大纪元.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7). 
  8. ^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傳統工藝保存者. [202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9. ^ 摃龜七次 剪黏大師陳三火終獲薪傳獎. 自由时报.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10. ^ 陳三火剪黏50載,廢瓶、碎片入作,由「匠」轉「藝」成人間國寶. 商业周刊.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7). 
  11. ^ 人間國寶陳三火 創新剪黏技藝. 国语日报. 
  12. ^ 剪黏藝師陳三火 獲工藝成就獎. 人间福报.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7). 
  13. ^ 創新、環保、傳承貢獻卓越 剪黏大師陳三火獲國家工藝成就獎. ETtoday.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7). 
  14. ^ 剪黏大師陳三火 獲國家工藝成就獎. 中华日报.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1). 
  15. ^ 黄文勇. 七彩電光琉璃花-台灣常民文化圖像轉譯. 五楠图书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009. ISBN 978986017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