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马兜铃酸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兜铃酸事件,2003年至2009年间在台湾发生医疗与食品安全争议。因国外研究指出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可能造成肾衰竭,包括台北荣总与新光医院等,希望禁用含马兜酸药材,因而引发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争议。

背景[编辑]

1992年,比利时发生妇女服用香港进口的减肥中药,发生肾衰竭,其中含防己厚朴,引起医学界注意。1993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niversite Libre de Bruxelles)发表了论文,认为这些发生肾脏纤维化的案例,与服用中药有关。随后多篇研究,将致病原因指向于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

事件经过[来源请求][编辑]

2000年,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禁止含马兜铃酸之草药及制品输入美国。中华民国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此事,与会中医师认为,美国使用单方,容易致病;台湾使用复方,讲究君臣佐使,含马兜铃酸之药材通常搭配其他药材使用,不容易有副作用。而且,成药多有副作用,只要谨守剂量、服用天数上限,就不会出现问题。卫生署因此决定不禁用,但要求相关药材要加注警语,由医师处份使用。

2003年11月,台湾台北荣民总医院临床毒物科医师吴明玲在“中草药中毒研讨会”发表相关研究,分析54名肾脏癌、输尿管或膀胱癌病患,其中近三成病患长期使用中草药,其中多项中药材被检出马兜铃酸,三人出现肾衰竭及膀胱尿路上皮癌,认为马兜铃酸有极强的肾毒性,并可能致癌。吴明铃主张全面禁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在研究发表之后,担心中药材销路变差,台湾中医界与中药商对此表示不满。台北荣民总医院副院长雷永耀出面道歉,改口称只有肾功能不好的人需要禁用。

荣民总医院毒药物防治谘询中心主任邓昭芳,向卫生署提出报告,根据文献与病例资料,认为应禁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宣布禁用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等五种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并注销含有马兜铃酸中药制剂的五十张药证,包括补肺阿胶散、治嗽散、运功散等。遭到注销的中药制剂即日起必须下架,并在三个月内回收,违者最高可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中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林昭庚反对这项措施,认为“药即是毒”,马兜铃酸有肾毒性,和西药的抗生素、止痛药有肝、肾毒性相同,这些药物对某些疾病的疗效显著,只要在药物包装上充分说明副作用和标示警语,无损临床价值。如果卫生署以药品有副作用为禁用标准,将造成大部分西药和中药都无法使用的困境,因此反对贸然禁用,应以限制使用为宜。

吴明玲再度在中草药肝毒性学术研讨会中发表研究,指称有数百种中药材具肝毒性。并举出病例,台湾一名一岁多幼儿因罹患神经性纤维瘤服用中药偏方后,引起猛爆性肝炎死亡。立法委员邱永仁、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林昭庚、中药商公会全联会理事长林天树等人,率众到荣民总医院开说明会,要求撤销吴明玲的医师执照。吴明玲出面道歉,并愿意在报上刊登广告澄清。

后续事件[编辑]

2008年,在北县汐止市执业的中医师王韵凯,因身体不适送医,荣民总医院发现他长期服用GMP药厂科达制药公司生产销售的龙胆泻肝汤锭剂,当中使用含有马兜铃酸成份的药材关木通,造成肾衰竭,需长期洗肾。

2013年8月,马兜铃酸引发泌尿道上皮癌的基因突变终于揭晓。林口长庚医院泌尿肿瘤团队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合作,找出“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马兜铃酸引起的所有突变基因,且首次发现其可能导致肝癌,呼吁民众不要食用含马兜铃酸或来路不明的中草药。[1]

参考文献[编辑]

  1. ^ 最強致癌物!含馬兜鈴酸藥物別亂吃.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