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体脂肪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左侧是体重正常人的腹部CT。右侧是一名肥胖症患者的腹部CT,请注意其皮下脂肪厚度为3.6。

体脂肪率(body fat percentage)又称体脂百分比体脂率体脂比,是将脂肪含量用其占总体重的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一般用于动物,但近年开始有在人体的应用。对于动物来说,体脂百分比的计算法是把动物体重中的“脂肪总质量”除以“身体总质量”,再乘以100%;此处身体脂肪包含:必需体脂(essential body fat)及 贮积体脂(storage body fat)。

必需体脂,就是身体要维持生命及繁殖所需的脂肪。一般而言,女性的必需体脂比例会比男性为高,因为需要生育、喂哺及其他由激素调节的身体机能。对于男性,必需体脂一般占体重的2~5%,而女性约为10~13%。贮积体脂,由脂肪组织内所累积的脂肪组成,其部分位于胸腔及腹部,用以保护身体的内脏。一般来说,最小的建议总体脂百分比都会比身体的必需体脂比例高。直接测量体脂百分比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现时网上一般的方法,都是透过对人的性别及体重资料作出评估[1]

标准值

[编辑]
1999-2004年美国人口体脂率中位数,依性别及年龄段分组。可见20岁以上年龄组,体脂率中位数已为肥胖。

以华人而言,男性体脂≥20%,女性≥30%为肥胖诊断切割点[2];以西方人种而言,男性体脂≥25%,女性≥32%是诊断为肥胖的标准[3]

西方成人体脂百分比可通过以下公式用BMI(凯特莱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的数值进行计算[4]

成人体脂% = 年龄 性别

其中男性性别取值为1,女性取值为0。

该公式的优点是考虑到:

  • 具有相等BMI男性和女性,前者体脂含量比后者低10%。
  • 即使体重仍维持在相同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体脂百分比也有所增长。[5]

测量

[编辑]

虽然要直接测量体脂百分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

其中最为精确但较为昂贵的方法是:测量患者在水下的体重,即静压称量英语Hydrostatic weighing[6][7]。其他较为简单但精确度稍差的方法是:测量皮褶厚度,也即测定特定部位皮下脂肪的厚度[5]。另一个方法是测量生物电阻抗英语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但该方法由于仅测量双脚间,或双手及双脚间的生物电阻抗,且仪器内建程式与精度不同,所以并不被一些机构推荐为替代 BMI 的方法[8][9];此种“体脂仪”仅在相同条件下用于自我比较为宜。

还有其他仅限于研究用的测量体脂的方法,比如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双能X线吸收仪英语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10]。但由于仪器本身对患者体重和腰围(比如 CT 和 MRI)有一定的要求,因而限制了其在重度肥胖患者中的使用[5]

降低体脂肪

[编辑]

降低体脂肪比率方法:

  1. 通过有氧运动减少脂肪。
  2. 通过重量训练增加肌肉量,充足的肌肉所燃烧的脂肪比长时间有氧运动更强大。
  3. 减少摄入热量,自然消耗体脂肪方法,一般是节食,节食方法需要坚持较长时间,对身体和意志力都是考验。

但过度节食是对身体最差的减肥方法,既无法摄取人体该有的营养,又让身体慢慢变坏,导致身体缺乏水分,皮肤粗糙,甚至掉发等等,而且节食的后果非常可怕,人无法一辈子都不吃或吃那么少,所以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体态以及脂肪会比节食减肥还胖,称为溜溜球效应

参考

[编辑]
  1. ^ Body Fat calculator, csgnetwork.com, [200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2. ^ 贾爱华, 徐少勇, 明洁, 等. 我国不同诊断标准下肥胖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7, 09(4) : 221-225. 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7.04.004.
  3. ^ Schwarz, Steven. Obesity. emedicine. 2007-11-01 [200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9). 
  4. ^ Deurenberg P, Weststrate JA, Seidell JC. Body mass index as a measure of body fatness: age- and sex-specific prediction formulas.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991;65(2):105-114. doi:10.1079/BJN19910073
  5. ^ 5.0 5.1 5.2 Peter G. Kopelman, Ian D. Caterson, Michael J. Stock, William H. Dietz. Clinical obesity in adults and children: In Adults and Childr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493 [2012-08-14]. ISBN 140-5116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3). 
  6. ^ 存档副本.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1). 
  7. ^ 存档副本.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1). 
  8. ^ NICE 43 Obesity: The prevention,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and children.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8). 
  9. ^ Measurement of Obesity. [201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10. ^ Health Services/Technology Assessment Text (HSTAT), 1977

参看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