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魔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魔鬼,也称为恶魔或简称,是指危害人的超自然存在,各种宗教民间信仰都有其概念。[1]通常指宗教里的反派角色,和一些传说里招致厄事的存在包括恶神和怀怨抱恨的灵体。[2]

魔鬼圣经上所描绘的恶魔。
里拉修道院壁画上的魔鬼。
但丁神曲》里所描绘的最下层地狱,也就是第9层地狱,而画里面的是代表为哀叹之河的希腊神话人物科基托斯英语Cocytus(Cocytus)(古斯塔夫·多雷画)

宗教观点

[编辑]

犹太教和基督教

[编辑]

起源

[编辑]

同属一神教的犹太教和基督教里,一些恶魔是由天使演变而来,一些天使因为背叛上帝被逐出天堂[1]

犹太教与基督教中的魔鬼来源于犹太人的圣经,也就是基督教的旧约。原文的意思是毁谤者,也指撒旦,是一个与上帝对抗的大能的灵体。因此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圣典中这个词具有单一指代意义。然而在其它文化中,魔鬼的含义有所变化,但是普遍认为,这个词含有贬义成分。

很久以来,思想家就对罪恶的起源深感兴趣。詹姆斯·黑斯廷斯所编的《圣经词典》[3]说:“在人类开化初期,人们就意识到自己被一些无法控制的力量左右,这些力量给人带来伤害和破坏。”这本词典也说:“早期的人类凭本能寻找这些力量的来源,认为这些力量来自某些个体,很多自然现象也是这些个体造成的。”

历史学家认为,有关鬼魔和邪灵的信仰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的早期历史。古代的巴比伦人相信地下世界,也就是所谓的“不归之地”,是由尼甲神统治的。尼甲是一个残暴的神,以专职焚烧人而知名。巴比伦人也害怕邪灵,他们以念咒来安抚邪灵。在埃及神话中,赛特罪恶之神,“被描绘成样子像怪兽,长着细长弯曲的鼻子、宽阔平直的耳朵、僵直分叉的尾巴”。[4]

犹太教直截了当地说撒旦是上帝的仇敌,是他带来了罪。但是多个世纪后,这个主张受到异教观念影响而改变。《犹太百科全书》[5]说:“到公元前最后几百年,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在这段时期,犹太教……采纳了许多来自二元论(即世界由善恶两种对立的法则控制)的主张,认为在天上和地上,代表虚假和丑恶的强大力量正与上帝以及代表真实和美善的力量抗衡。看来这是受波斯人宗教影响的结果。”《简明犹太百科全书》[6]声称:“遵守诫命以及使用护身符,可以使人免受邪灵伤害。”

基督教神学中的发展

[编辑]

犹太教在有关撒旦和邪灵的主张方面采纳并非来自圣经的观点,三世纪以后的基督教变本加厉,继续提倡没有圣经根据的道理。《综合圣经辞典》[7]说:“一个比较极端的古代神学观点是:上帝付赎金给撒旦以救赎他的子民。”这个观点是伊里奈乌斯(公元2世纪)提出的,并由奥利金(公元3世纪)加以发展。奥利金声称,“魔鬼已获得主宰人类的合法权力”,并指出“基督牺牲生命……作为付给魔鬼的赎价”。[8]

正如《天主教百科全书》[9]说,“有一千年左右的时间,[赎价付给魔鬼的观点]在神学历史上盛行一时”,成为教会信仰的一部分。其他教父,包括奥古斯丁(公元4~5世纪)在内,都采纳了这个赎价付给魔鬼的观点。直到公元12世纪,天主教神学家安塞姆阿伯拉尔才断定,基督牺牲生命所献的赎价是给上帝而不是给撒旦的量正与上帝以及代表真实和美善的力量抗衡。看来这是受波斯人宗教影响的结果。”《简明犹太百科全书》[6]声称:“遵守诫命以及使用护身符,可以使人免受邪灵伤害。”

另外,根据天主教传统,上帝创造了天使,但是部分天使由于骄傲,有三分之一的天使堕落,和上帝为敌,在世界诱惑人类,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魔鬼。其中领导的堕落天使叫做撒但。这个说法没有圣经正典的依据。

注:

  1. 默示录(基督教译作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九节,大龙即远古的蛇,号称魔鬼/撒殚,三分之一的星辰则没有明示代表什么。这是圣经的出处。
  2. 有关堕落天使的说法是源于现时称之为“伪经”(或叫作“参考经”)、“以诺书”(Book of Enoch)。故事提及上帝造“亚当”后要求众天使敬拜,但部分天使认为“亚当”(人类)只是受造者,地位上没有理由比衪们高,因而引起不满,由撒但为首发动叛变。

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

[编辑]

值得注意的是,历次天主教会议大都对魔鬼这个话题避而不谈。但在公元1215年,第四次拉特朗会议发表了一份文件[10],其中第一条款说:“魔鬼和其他邪灵受造时本被上帝赋予向善的本性,但他们自甘堕落,变为邪恶。”又说,魔鬼和邪灵正不遗余力地迷惑人类。在中世纪,这种观点使许多人深受影响。任何看来异乎寻常的事情,例如原因不明的疾病、突发的死亡、不佳的收成等,都被指是魔鬼引起的。[来源请求]公元1233年,教宗格列高利九世颁发了数道针对异端的训令,其中一道是针对路济弗尔(人们认为魔鬼撒但堕落以前名叫路济弗尔和路西法)信徒的,这些人被认定是崇拜撒但的。

由于相信人会被魔鬼或邪灵控制,这种想法很快就引起普遍恐慌,人们对魔法巫术的恐惧达到歇斯底里的地步。从13到17世纪,对巫术的恐惧席卷整个欧洲,波及欧洲大国的殖民地北美洲。甚至基督新教领袖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也赞同搜捕行巫术者。由宗教裁判所对这些人进行审判,后来成为皇室贵族争夺利益与报复对手的工具。利用流言蜚语或恶意告发,就对被疑为异端的人进行审讯,用酷刑屈打成招的情况屡见不鲜。

被认定有罪的人会处以火刑,在英格兰苏格兰则会被绞死。关于受害人的数目,《世界图书百科全书》[11]说:“历史上很多人认为,从1484到1782年,基督教会把大约三十万人以行巫术的罪名处死。”

现代的犹太教和基督教社会

[编辑]

到了18世纪,理性思潮大为流行,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启蒙运动。《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在启蒙运动中,哲学家与神学家设法把魔鬼的形象从意识观念中抹去,认为魔鬼不过是中世纪神话虚构出来的东西。”罗马天主教会对此作出回响,在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1869-1870)上确认教会相信魔鬼撒但的存在,在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965)上重申这一点,不过语气温和多了。

正如《新天主教百科全书》说,教会的官方声称:“教会坚信天使和邪灵的存在。”不过,法国天主教辞典《神》承认,“今天很多基督徒并不认为魔鬼是造成世间恶事的罪魁祸首”。近年来,天主教神学家们采取折衷办法,小心翼翼地在天主教官方教义和现代思潮之间,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不列颠百科全书》说:“自由主义基督教神学倾向于把圣经里对撒但的描述,当成对邪恶的一种‘拟人化描绘’,认为撒但并非真正存在,只是虚构出来,象征宇宙中的邪恶情况和程度而已。”论到基督新教的看法,这本百科全书又说:“现代自由主义基督新教信仰倾向于否认魔鬼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灵体。”然而基督徒不应该把圣经里对撒但的描述看为对邪恶的一种“拟人化描绘”。

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的别称

[编辑]
  • 魔鬼:英文中的“devil”和“demon”都可中译做魔鬼,但当以大写字母开头的“Devil”表示时,则属专有名词,指那唯一的魔王撒旦。“demon”来自希腊语中的“daimon”,原意为“神”,后来被贬低使用,以表示鬼王的奴仆[12]。魔鬼一词有说谗言,中伤人,诽谤者,恶魔之意[13]
  • 撒旦:原为希伯来人亚兰人所使用的魔鬼名称,新约时代仍用此名。原为反对者,敌对之意,希腊文之英译为 Satan[14]。有说称撒旦原为侍奉神的天使,但受想超越神的野心而堕落变成魔鬼。
  • 古蛇:原为希腊文,英译为Ophis,原意是。圣经以蛇来表征魔鬼[15]
  • 大龙:希伯来语,英译为Tannin,有残忍,吞噬之意。中译有野狗[16],大鱼[17],大蛇[18]等。新约希腊语英译为Dragon,中文译为[19]。此处所指之龙,与中国传说之当然不相同。
  • 魔鬼的其他名称如:恶者[20],污秽的灵[21],世界的王,世界的神[22]邪灵,仇敌[23]等。

佛教“恶魔”词语源自梵语的“魔罗”,指妨碍修行者得悟的恶神。[1]

佛教之“魔”有两种:第一是指魔罗神波旬及其眷属,波旬即第六天魔王,是居于天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天人,以世人的五欲乐为自身之乐趣,故喜欢阻碍修行者修道,以免修道者自绝于欲乐。典籍记载其曾对悟道前之释迦摩尼佛施以诱惑和阻碍。第二种是泛指阻碍修行者悟道之有形无形外在内在事物、障碍、扰乱、破坏,又称“魔障”。

实际上,汉字“魔”最初就是来源于佛教对魔罗名字的音译,初译“麻罗”,后给“麻”加上鬼字旁作“魔”,读音也从中古时的ma流变为现代的mo。魔罗的意译便是障碍、破坏等。

亚伯拉罕一神教一般认为居住在地狱的撒旦为地狱王,佛教则认为在地狱之主为阎魔王,并非害人的恶魔,而是审判赏罚下到幽冥地狱的罪人的管理者,在印度神话中阎魔法王最初是两兄妹。

同时,佛教也认为世间存在多种多样的鬼怪精魅,他们大多归属于饿鬼道畜生道,是六道众生之种类,其中大部分存在害人、吃人的习惯和变化施法的能力。如地狱中也有负责惩罚罪人的差役;夜叉鬼会吃人;富单那鬼食人精气,会导致鬼压床。但部分信奉佛教者会成为护法神,转而保护人类。

古伊朗琐罗亚斯德教

[编辑]

跟善神对立,行各种恶的恶魔概念,本身源自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1]

伊朗琐罗亚斯德教相信,至高主宰阿胡拉·玛兹达(善神)创造了阿里曼(恶神),后者自行作恶,从而成为毁灭之神。

民俗文化观点

[编辑]

希腊罗马诸神有善有恶,却没有一个操纵一切的罪恶之神。两地的哲学家都主张世上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法则。恩培多克勒认为“爱”与“斗争”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柏拉图则认为世上有两种精神,分别是善和恶的本源。乔治·米努瓦在《魔鬼》[24]一书中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异教信仰并不主张有魔鬼存在。”

东亚

[编辑]

中国

[编辑]

中国原始信仰体系中,人死后灵魂变为鬼,下到黄泉冥界。儒家认为“不言怪力乱神”[25],对鬼神之事并不关心。在佛、道教的影响下,中国有了与现今的魔、鬼近似的概念。“魔鬼”一词在古书中曾有提到,意义接近于害人的鬼怪,也比喻邪恶的人物。

例如:

  • 南史卷七·梁本纪中第七》:帝曰:“斯魔鬼也。酉应见卯,金来克木,卯为阴贼。鬼而带贼,非魔何也。孰为致之?酉为口舌,当乎说位。说言乎兑,故知善言之口,宜前为法事。”
  •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旋教魔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日本

[编辑]

日本战国时代大名织田信长的外号为第六天魔王

而日本“悪魔”词语原本用来指印度魔罗,而中国翻译梵语成中文佛经,便用恶魔来称呼魔罗。[26]在日本一些招灾致祸的恶妖也会被叫恶魔。而日本原本也没有专门对应恶魔的词汇,恶魔词语对日本原本也属于外来用语。[27]

相关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羽仁礼. 圖解魔法知識. 宗教. 奇幻基地. 2009/06/30: 214–215. ISBN 9789866712722. 
  2. ^ 健部伸明. 幻想惡魔圖鑑. 奇幻基地. 2021年1月5日: 4. ISBN 9789869976619. 
  3. ^ 参考《Dictionary of the Bible》,James Hastings,英文版
  4. ^ 参看 Larousse Encyclopedia of Mythology,《拉鲁斯神话百科全书》,英文版
  5. ^ 参考 The Encyclopaedia Judaica
  6. ^ 6.0 6.1 参考 The Concise Jewish Encyclopedia,英文版
  7. ^ 参考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英文
  8. ^ 参看 History of Dogma(教条历史),Adolf Harnack,英文
  9. ^ 参考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英文版
  10. ^ 《新天主教百科全书》(The 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称之为“solemn profession of faith”(“信仰的庄严声明”)
  11. ^ 参考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英文版
  12. ^ 参看《怪物考—中世纪的幻想文化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98页。
  13. ^ 参看启示录20:2;提摩太前书3:11;马太福音4:1-8
  14. ^ 参看约伯记1:6-8;启示录12:9
  15. ^ 参看启示录12:9-15;20:2
  16. ^ 参看约伯记30:29;诗篇44:19;以赛亚书30:22
  17. ^ 参看诗篇74:13;以赛亚书27:1
  18. ^ 诗篇91:13
  19. ^ 参看启示录12:3-17,13:2-4
  20. ^ 参看约翰一书5:19;太5:37
  21. ^ 参看启示录16:13
  22. ^ 参看约翰福音12:31;哥林多后书4:4
  23. ^ 参看以弗所书2:2;太13:39
  24. ^ 参考 Le Diable (The Devil),Georges Minois
  25. ^ 《论语·述而》:“子曰:不言怪力乱神”。《论语集注》:“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
  26. ^ 健部伸明. 幻想惡魔圖鑑. 奇幻基地. 2021年1月5日: 5. ISBN 9789869976619. 
  27. ^ 健部伸明. 幻想惡魔圖鑑. 奇幻基地. 2021年1月5日: 163. ISBN 9789869976619. 

参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Walter Simonis: Woher kommt das Böse? ... wenn Gott gut i
  • Walter Simonis: Über Gott und die Welt. Gottes- und Schöpfungslehre. 杜塞尔多夫,2004年 ISBN 3-491-70375-1
  • Klaus Berger: Wozu ist der Teufel da? Gütersloher Verlagsanstalt, Gütersloh 2001 ISBN 3-579-01454-4
  • Anna M. Crispino u.a. (Hrsg.): Das Buch vom Teufel. Geschichte, Kult, Erscheinungsformen. Gondrom, Bindlach 1991 ISBN 3-8112-0909-4
  • Alfonso M. DiNola: Der Teufel. Wesen, Wirkung, Geschichte. Dtv, 慕尼黑,1993年,ISBN 3-423-04600-7
  • Herbert Haag: Teufelsglaube. Katzmann, 图宾根,1980年 ISBN 3-7805-0393-X
  • Wassilios Klein, Kirsten Nielsen u.a.: Teufel. In: Theologische Realenzyklopädie 33 (2002), S. 113-147 (分类:宗教历史,圣经,教会历史,教义,圣像学)
  • Anton S. LaVey: Die satanische Bibel und Rituale. SecondSight, Berlin 2003 ISBN 3-935684-05-3
  • Sylvia Mallinkrodt-Neidhardt: Satanische Spiele. Die Renaissance von Teufel und Co; eine kritische Analyse. Neukirchener Verlagshaus, Neukirchen-Vluyn 2002 ISBN 3-7975-0049-1
  • Gerald Messadié: Teufel, Satan, Luzifer. Universalgeschichte des Bösen. Komet-Verlag, Frechen 1999 ISBN 3-933366-19-4
  • Elaine Pagels: Satans Ursprung. Suhrkamp, Frankfurt 1996 ISBN 3-518-39368-5
  • Egon von Petersdorff: Daemonologie. Christiana-Verlag, Stein a. Rhein 1995
    • 1. - Dämonen im Weltenplan
    • 2. - Dämonen am Werk
  • Chris Redstar: Greetings from Hell. Bekenntnisse eines Satanisten. BoD, Nordstedt 2004 ISBN 3-8334-2014-6
  • (Georg) Gustav Roskoff: Geschichte des Teufels. Eine kulturhistorische Satanologie von den Anfängen bis ins 18. Jahrhundert. Greno, Nördlingen 1987 ISBN 3-89190-805-9
  • René Girard: Ich sah den Satan vom Himmel fallen wie einen Blitz. Hanser, München 2002 ISBN 3-446-20230-7 (Je vois Satan tomber comme l'éclair, 1999)
  • Verena Bach: Im Angesicht des Teufels. Seine Erscheinung und Darstellung im Film seit 1980. Herbert Utz Verlag, München 2006 ISBN 3-8316-0636-6
  • The Origin of Satan, by Elaine Pagels (Vintage Books, New York 1995)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the "demoniza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Sata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bitter struggle between the early Church and the Synagogue to be the legitimate heir of ancient Hebrew religious tradition. She discusses how Satan becomes a figure that reflects our own hatreds and prejudices, and the struggle between our loving selves and our fearful, combative selves.
  • The Old Enemy: Satan & the Combat Myth, by Neil Forsyth (Princeton, New Jersey, 1987) seeks to show how Satan emerged from ancient mythological traditions and is best understood not as a principle of evil, but as a narrative charact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bat Myth". Forsyth tells the Devil's story from the Epic of Gilgamesh through to the writings of St. Augustine.
  • The Devil: Perceptions of Evil from Antiquity to Primitive Christianity, Jeffrey Burton Russell (Meridian, New York 1977) is "a history of the personification of evil" which, to make things clear, he calls "the Devil". Accessible and engaging, full of photographs illustrating the text, this is the first of a four volume seri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the Devil. The following volumes are, Satan: The Early Christian Tradition, Lucifer: The Devil in the Middle Ages, and Mephistopheles: The Devil in the Modern World.
  • The Devil in Legend and Literature, Maximilian Rudwin (Open Court, La Salle, Illinois, 1931, 1959) is a compendium of "the secular and sacred adventures of Satan." Engaging, wide-ranging and good-humored (and out-of-print for thirty years), this "classic" was re-printed in 198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