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昂坪缆车堕下事故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入图片[编辑]

请加入缆车堕下后粉碎的图片.thanks 58.28.151.180 2007年6月12日 (二) 21:12 (UTC)[回复]

缆车堕下没有粉碎,“只是”严重扭曲变形。-- tonync (talk) 2007年6月15日 (五) 14:57 (UTC)[回复]

昂坪缆车坠毁[编辑]

真是一次比一次严重……现时条目中把前几次事故都轻描淡写,今次总不能轻轻带过吧?--minghong 2007年6月12日 (二) 00:29 (UTC)[回复]

刚发现已有有心人创建了2007年昂坪缆车堕下事故。--minghong 2007年6月13日 (三) 01:19 (UTC)[回复]
不过Shizhao已放了知名度模版,真快手。-- Cosferia讨论2007年6月13日 (三) 02:01 (UTC)[回复]
(汗)……先不理这个,我在条目中有时看到“勒令”,有时看到“飭令”,究竟那个才是正字?--minghong 2007年6月13日 (三) 02:29 (UTC)[回复]
“飭令”是我从政府新闻处的文章直接取来的,正确与否不得而之,不过应该是较官式的写法。-- Cosferia讨论2007年6月13日 (三) 03:02 (UTC)[回复]
个人推测“飭令”是正字,但因“饬”字较生辟,坊间约定俗成用了“勒”字代替。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6月13日 (三) 04:35 (UTC)[回复]
无谓估估下,两者皆为正字。—Srr 2007年6月13日 (三) 06:28 (UTC)[回复]
另外关于知名度问题,建议加入国际通讯社的相关报道,我相信这则新闻应该成为了国际新闻。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6月13日 (三) 04:35 (UTC)[回复]
已添加,你认为足够没有?不过我发觉外国的报道,并非十分热烈。—Srr 2007年6月13日 (三) 06:28 (UTC)[回复]
外国的反应不太热烈是正常的,外国人们不会关注昂坪360的连串问题,只是当一件独立的意外来看,加上又没有伤亡,在外国人的眼中,只是知道便足够了。或许是香港人的过份政治化,或是政府过度重视,切身的问题总之紧张一点。—Mtrkwt 2007年6月14日 (四) 20:19 (UTC)[回复]
外国不可能大幅报导,报纸系向其读者交待世事,当然以读者为本为位。对于遥远的事情,看看就算,除非有很严重同深远影响。昂坪360一个意外,并不会对世人有深远影响,但对这一刻大大影响着香港。政治化就不太同意。这个意外意味着行事轻率做成,管理一定有问题,亦涉及政府政策,政府公帑,本质是政治问题。九七之后,政治化常常挂于口,却不明白政治系众人之事的道理。凡与众人有关之事都是政治。HenryLi 2007年6月16日 (六) 14:3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