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漫画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漫画专题的范畴,一个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非日系漫画(Comics)内容的专案。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首页,参与其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法国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法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法国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已经定性[编辑]

这个事件已经定性为恐怖袭击事件了,建议修改条目名称,可以为法国查理周刊总部恐怖袭击事件吗?-- 维基人都说谎,萌動之心也是其中一位。 这用户名叫萌動之心,签名乃卖萌,或扔掉最好。 人元12015年 共和国65年 民國104年 主体104年 平成27年 黄帝4712年 孔子2565年 佛历2558年 甲午年 儒略历2060年 格里历2015年 2015年1月7日 (三) 21:56 (UTC)

老太太裹脚--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5年1月8日 (四) 04:50 (UTC)[回复]

Charlie 译作“查理”是英语音译,但是不合法语读音。法语ch的读音是英语的sh。--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02:01 (UTC)[回复]

这确实是个问题。不应该连最重要的词语都译错。我个人赞成应该使用接近法语发音的中文字。但目前大部分中文媒体都是叫查理,要移动又似乎有点麻烦--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5年1月8日 (四) 04:53 (UTC)[回复]

事件经历第二段第一行里面的 闯入《沙尔力周刊总部枪击案》总部 有误[编辑]

事件经历第二段第一行里面的 “ 闯入《沙尔力周刊总部枪击案》总部” 这段话,应该为“闯入《查理周刊》总部”,我在编辑里面修改了,预览也显示修改了,为何保存后仍旧显示 “闯入《沙尔力周刊总部枪击案》总部”...请问有人能帮忙修改下么 语句有问题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Shuaizhenshan对话贡献)加入。

  • 已修复。有人使用NoteTA模板时写漏了一个" | "。(“zh-cn:沙尔利周刊;zh-tw:查理周刊;”的地区词转换未有修改,所以现时在“大陆简体”下仍是看到“《沙尔利周刊》”。)--Mewaqua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03:56 (UTC)[回复]

原来如此受指教了~谢谢^_^

当前的条目名是错的[编辑]

参看英文维基: Charlie_Hebdo

In order to sidestep the ban, the team decided to change its title, and used Charlie Hebdo. The new name was derived from a monthly comics magazine called Charlie Mensuel (Charlie Monthly), which had been started by Bernier and Delfeil de Ton in 1968. Charlie took its name from Charlie Brown, the lead character of Peanuts – one of the comic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arlie Mensuel – and was also an inside joke about Charles de Gaulle. In December 1981, publication ceased.

简译:查理周刊是衍生自1969年的漫画杂志《查理月刊》。而“查理”一名是取自《花生漫画》中的查理布朗(我不知道在中国大陆是否翻译为沙尔斯布朗,如果是,那么这个条目名就没错)。--秋意假发浓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07:18 (UTC)[回复]

Charlie Hebdo 虽然是取自花生漫画,但是这名字读音已经法语化,而且这是法国国内的周刊,并非某美国杂志的法国版,除了名字来源外和美国无关连。--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07:50 (UTC)[回复]
另外,这次改名是因为周刊前身对戴高乐 Charles de Gaulle 的死讯报导出位被禁刊,阁下引的一段未译部份也说了,新名字Charlie 是暗中对Charles开的玩笑。Charles 自然也是sh音开头,法语根本没有英语的ch音,而Charlie 的法语发音就是Charles之后加元音i。(Charles末尾的es不发音。)--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08:29 (UTC)[回复]
我个人建议明明已经知道来源的名称,就没必要再创一个中文音译了。会创中文译名是因为没有先例,在写维基时先创,之后大家可以再改,因为维基是共同协作;现在是明明已知中文名,却又再创新名,没道理啊!我再举一个例,查理检查站查理是源自北约音标字母C,但这个检查站位在德国,所以我们应该按照德语发音另创一个中文名?同样的例子包括了普拉伯检查哨(源自B)阿尔法检查站(源自A,中文维基没有)--秋意假发浓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09:18 (UTC)[回复]
(~)补充:这本周刊的前名叫做《切腹》(Hara-Kiri),所以我们也译作哈拉奇里周刊?--秋意假发浓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2:46 (UTC)[回复]
(:)回应 Charlie 译做沙尔利,不是新创音译,这个译名早就收入《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法语名字用法语音译是常规,韩文维基译“샤를리 엡도”,日文维基译“シャルリー・エブド”,都是跟法语读音,不跟英语读音。--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3:51 (UTC)[回复]
(~)补充 Hara-kiri是法语从日语借词,可音译或意译,Larousse 词典就收了 hara-kiri 一词。 [1] Charlie 无意译只能音译,现在的问题是要用法语还是英语音译,不是要用音译还是意译。(顺带一提,法文不单止无h音,法国人讲英文也是发不出h音。hara-kiri 的法语读音是/arakiri/。)--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4:26 (UTC)[回复]
(:)回应:我现在觉得和阁下讨论这个没太大意义。查理周刊条目已有其他维基人陆续翻译其他语言版本到中文,条目名由大家公评。到底是引用查理布朗的“查理周刊”较妥,还是我们自己凭空自创一个“沙尔利周刊”适当?--秋意假发浓留言2015年1月9日 (五) 13:42 (UTC)[回复]

建议改名:“沙尔利周刊总部枪击案”→“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编辑]

沙尔利周刊总部枪击案” → “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法国驻北京、香港和台北的外交代表处所使用的名称都是《查理周刊》而非《沙尔利周刊》,而且如图片所示,每个派驻到中文世界的法国官方机构在举办悼念活动时,都将著名的“Je suis Charlie”口号翻成“我是查理”。北京香港台北。--Howard61313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08:31 (UTC)[回复]

(!)意见:附议+1,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国内),门户也清一色都是查理周刊,电视台是沙尔利周刊(SMG尤其明显,CCTV没多注意,话说当年唐蒙在SMG还翻出过齐内丁.齐丹(都知道这是谁吧),SMG翻译与别家不同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怎么办?跟哪个?--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5:28 (UTC)[回复]
(+)支持:现在才知道原来杂志名来源自Charlie Brown。恰好看过两集法语配音的《花生》动画,我记得里面Charlie Brown也是按法语念作“沙尔利”音的,可问题是如果出法语版的中文字幕,不可能翻译成“沙尔利·布朗”的,而是应该照样译作“查理·布朗”。加上大部分中文媒体是用查理周刊。综合来看用查理比用沙尔利更适合。--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5年1月8日 (四) 16:05 (UTC)[回复]
(+)支持:移回“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若其他地区有不同名称,应采用手动转换,不宜擅自移动。--Iokseng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6:15 (UTC)[回复]
(+)支持:最常用名称--天下文章一大抄留言2015年1月9日 (五) 03:51 (UTC)[回复]
(+)支持,中港台媒体常用、法国官方机构用字,“沙尔利”?未听过。--Iflwlou [ M {  2015年1月10日 (六) 11:51 (UTC)[回复]

已完成:1月12日已完成:沙尔利->查理。--Kolyma留言2015年2月8日 (日) 15:03 (UTC)[回复]

大陆多数官方媒体都称为“查理周刊”,建议恢复原名称。[编辑]

大陆多数官方媒体都称为“查理周刊”,这个“沙尔利周刊”并不是大陆的译名,建议恢复原名称。-- 维基人都说谎,萌動之心也是其中一位。 这用户名叫萌動之心,签名乃卖萌,或扔掉最好。 人元12015年 共和国65年 民國104年 主体104年 平成27年 黄帝4712年 孔子2565年 佛历2558年 甲午年 儒略历2060年 格里历2015年 2015年1月8日 (四) 22:24 (UTC)

(!)意见:既然有共识了,那就只有两个字,动手--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5年1月9日 (五) 06:18 (UTC)[回复]

条目名称更改问题[编辑]

在讨论还没有共识前,SiuMai就把条目更名移动)了,不太尊重其他编者吧?--202.175.26.131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09:44 (UTC)[回复]

两名还是三名枪手闯入?[编辑]

我看到后来的新闻大致上都是说两个枪手上楼杀人,第三人是司机。--Mewaqua留言2015年1月8日 (四) 13:09 (UTC)[回复]

条目名称及其他[编辑]

条目名的话,不用再讨论了,CCTV 7点 查理周刊(今晚)

第二,建议将最新发生的,位于大巴黎地区东部的犹太商店枪击劫持人质案并入处理,如同911是系列案一样,已经有消息指,嫌疑人来自同一个圣战团体,且相互之间认识。据说BBC LIVE的标题变成了 法国受袭。--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5年1月9日 (五) 15:01 (UTC)[回复]

如果商场人质事件造成大型伤亡可以考虑建立独立条目。如果没重大伤亡(希望如此),内容只需在本条目写,作为后续。最坏的结果是,如果此事引发连锁反应,法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发生多起恐怖袭击(类似加拿大十月危机),那应该建立一个总条目亦描写这次袭击浪潮,每一次袭击也建立分条目。--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5年1月9日 (五) 16:34 (UTC)[回复]
英文版已经有人建议更名移动到 2015年1月 巴黎系列枪击案(中文用袭击案是不是也可以?)--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13:41 (UTC)[回复]
另,请链入GIGN GIPN等。--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14:34 (UTC)[回复]
貌似商场的人质事件英、法版也已经建立了独立条目。造成四名人质遇害,确实有独立条目的理由。不过我不大赞成移动到巴黎系列枪击案,其中一起并非在巴黎。虽然也离巴黎较近,但毕竟出了巴黎省,在塞纳-马恩省。就像在佛山发生的事不能说在广州,在廊坊发生的事不能说在北京--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5年1月10日 (六) 16:11 (UTC)[回复]

投票吧[编辑]

@Red161j1z2StomatapollHoward61313Pengyanan @秋意假髮濃蘇州宇文宙武SiuMai“查理”or“沙尔利”?烦请各位决定下,支持哪个就在下面mark下,THX!

“查理”[编辑]

PS:你有个同盟军,SMG(原来他们是按法语来的,我现在才知道),另,不用说黑炭头,开始的头两年,还真是用巴拉克,很普遍--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13:34 (UTC)[回复]

  • (+)支持--我认为这中文名称没必要那么较真,按照原先的就行了,翻译有很多种翻译方法,再说了《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与新华社后来的改名不一定是唯一标准,其实译名在世越号事件中也有过讨论。[[User talk:|名侦探柯南人物大全集]] 2015年1月10日 (六) 15:04 (UTC)
  • (+)支持:北京时间2015年1月10日傍晚CCTV新闻依然偌大的标题是“查理周刊”,因此绝大部分中文媒体,甚至包括大部分本应严格遵照《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的中国大陆官方色彩媒体,都还是在用查理。再加上Charlie杂志名来源于英文漫画角色Charlie Brown,不应盲目将其视作单纯的法语名。还有法国大使馆的认可等等的理由。显而易见哪个译名更适合。--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5年1月10日 (六) 15:55 (UTC)[回复]
  • (+)支持:法国官方翻译--天下文章一大抄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16:41 (UTC)[回复]
  • (+)支持:理由之一是就算真不叫查理,那要叫什么文名还得再投一次票。别的不讲,光中文维基叫沙尔利的法国条目有几个,叫查理的法国条目有几个,叫夏尔的又几个?大家自己在维基里面搜一下。我的重点是,外文的中文音译各地本不一致,有来源可参照的,从其来源。这周刊以前就闹过新闻,可以去搜,当时叫沙尔利了?我不明白,即使同意叫查理的维基人错了,难道全世界中文使用者都错,只要不叫沙尔利的都错,即使你我都知道他名字引用查理布朗也错,即使连法国人都用查理布朗来作图哀悼,他还是叫沙尔利?明明知道他叫鹿,还要硬称为马?那法国人怎不PS戴高乐的来改,偏要PS查理布朗的图,他是美国漫画。--秋意假发浓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20:33 (UTC)[回复]
  • (~)补充:即使不叫查理,叫沙尔利也有争议。因为沙尔利是照法文发音去翻的,而这个翻成中文又以普通话为准,那参照各地中文方言,又可以有各种译法,霞立、沙尔利、挟利、夏尔等等等,道理同布希、布什、布殊一样。总之,要从音不从典故改成沙尔利已经是原创了,那我要提案按照这周刊的风格改叫“瞎你”杀耳力。--秋意假发浓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21:43 (UTC)[回复]
(:)回应“沙尔利”是用法语译音表译出来,不是原创,阁下提的一堆才是原创。使用译音表,按国语音译,以求结束译名混乱局面,这是早在民国时期王云五已经提倡并且亲自推行。--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11日 (日) 00:16 (UTC)[回复]
(:)回应:我楼上的意思是反讽啊, 囧rz……。那阁下所谓的“法语译音表”有通用于两岸四地吗?答案是没有,仅适用于中国大陆。所以若是中文维基跟全世界反著来,坚持用沙尔利的话,最后仍然要挂上noteTA来转换。其实要解决这无谓的讨论很简单,阁下会法文,请把法文维基的Charlie Hebdo照实翻译到中文维基查理周刊,让大家去公断:为何法国人纪念死者要用查理布朗的图?为何法国官方机构和联合国的中文稿用的全是查理而不是沙尔利?难道全世界的中文新闻工作者都不知道法文Charlie读音近似“沙尔利”,在法国官方机构工作的中文通译,他们法文都学假的?--秋意假发浓留言2015年1月11日 (日) 02:33 (UTC)[回复]
(:)回应:你那么喜欢媒体前媒体后,就给你一个法国邻居的媒体:德国之声中文网Je Suis Charlie(我是沙尔利)[6]。--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11日 (日) 11:33 (UTC)[回复]
(:)回应:阁下明明会法文,不肯将法文维基的介绍翻译也就罢了,因为那是你的自由,但却又引举德国之声的文?我楼上就提过了,查理检查哨位在德国,那么是否该照德文发音改译,即使它明明是引自北约音标字母C?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把法文维基查理周刊照实译到中文维基即可,让大家去公断到底该从音译或从典故译。另外,要引文大家来,我转一篇香港记者的文,这位香港人会多种欧洲语言,专译欧洲新闻。请注意,他一开始做报导时也是参照新华社译为“沙尔利”,这里有写他为何改回查理。查理VS沙尔利--秋意假发浓留言2015年1月12日 (一) 14:29 (UTC)[回复]
(:)回应 NATO音标字母用英文字,自然就用英文译音。我说了多次这周刊的名字和Charles de Gaulle 有直接关系,扯上 Charlie Brown 完全是牵强附会,只是编辑为免再惹麻烦的表面借口。Charlie 用在法语语境是特殊情况,而且又用法文玩近音Charles, Sharia, Shoah,译名也理所当然要视作特例,跟从法语翻译,不用英文。--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13日 (二) 01:37 (UTC)[回复]
(:)回应 你还在鬼打墙啊?这样吧,我们重新run一次。阁下先去把夏尔·戴高乐移动到沙尔利·戴高乐。什么?是取近音又不同音。那,把查理·布朗移动到沙尔利·布朗吧?什么,查理布朗是美国漫画,不用改。那我现在一并提案维基百科改名为萎气百科,反正也是从音译,万维网改名屋屋屋可口可乐改名扣咖抠辣。当然,这还是反讽,阁下别又当真了。总之你也不否认查理二字跟查理月刊有关,那我们若真要无视典故,参照阁下意见,也是该译为夏尔周刊或狭利周报或沙利。中文有那么多方言,光维基百科就出了几种?既然是音译不照典故,那就回到最初,大陆和港澳依新华社为准用沙尔利,台湾用查理(台湾没有任何报章译做沙尔利),再挂上noteTA做转换。顺便一提,他会引查理月刊的查理,不只是为了可以酸戴高乐,因为两本杂志(查理月刊和切腹周刊...就查理周刊的前身)当时的编辑和作者群有重叠,当时属于同出版社,详细可以去英文维基参看,阁下的论述是原创研究。酸戴高乐是末不是本,充其量算理由之一。你会法文还故意反过来讲。--秋意假发浓留言2015年1月13日 (二) 05:57 (UTC)[回复]
(:)回应"le journal n'est plus officiellement la version hebdomadaire de Hara-Kiri, mais celle du mensuel Charlie, également publié par les éditions du Square avec de nombreux auteurs et rédacteurs en commun. Le nouveau titre constitue également une allusion à de Gaulle." 杂志社的正式说法,周刊不再是Hara-Kiri月刊的周刊版而是Charlie月刊的周刊版。新名称同等地成为戴高乐的一个暗示。哪来的本末关系?Charlie月刊是系列漫画连载杂志,Charlie Hebdo是讽刺时事漫画,两者就是苹果和橙,只靠出版社相同,好几个作者编者相同,才勉强扯上关系。Charlie Hebdo 和 Charlie Brown 关系是degree 2,中间隔了个勉强有关的 Charlie 月刊;但是和 Charles de Gaulle 的关系是 degree 1,改名就正正是因为他而起。--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13日 (二) 14:28 (UTC)[回复]
(:)回应:德国之声13日的两篇文章又改回用查理周刊了[7][8]User_talk:Kelvin54522015年1月13日 15:52:24(UTC)
(!)意见如果Charlie Hebdo明天出中文版又用“查理”,才照名从主人原则使用。虽然我觉得如果有中文版的话,在不认真译名的中文媒体环绕下。这种“查理曼”式译名很可能出现。(en:Charlemagne英文读法是跟法文读 shar-le-main。)--Stomatapoll留言2015年1月13日 (二) 16:36 (UTC)[回复]
(+)支持—— 2015年1月14日 (三) 10:57 (UTC)[回复]

“沙尔利”[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