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美国例外论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政治专题 (获评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在此说明一下译为美国卓异主义的原因:Exceptional的确是例外没有错,但是本条目中所提及者,美国是自认优秀到不能与其他国家并列,而"例外"一词不能表达优秀之意,不信的话,将文中所有卓异改为例外试试,看看是不是信而不达。我查过网路上的译法,对此名之译亦不一致,多直接使用原文.我考量过卓越,优秀,与众不同等词句后,最终选定卓异。 我不在这里跟你争先到先得,在中国本部中我也不争,但不表示我就此同意时先生如此这般的改动。说实话,我相当欣赏时先生的铁腕,而维基百科亦需要先生此类人物,但先生执行权力时,考量一下方法是比较好的。

未曾注册,无名可签,我的用词遣字便是我的签名,这点最是无可改动。

查Google,美国例外主义817项,美国卓异主义只有2项,而且都是在维基百科上。因此可以说,美国卓异主义只是我们自己发明的译法,而不是通行的译法。请记住,维基百科不是进行发明创造,作原始性研究的地方--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05 2006年3月3日 (UTC)
美国例外主义也不是通行的译法,只是在找不到译法之下拿著字典作机械性的翻译。若美国例外主义这种译法为通行译法,断不会在各中文网页数名并出,以及直接使用原文比中文译法还多的情况。
维基不作原始研究,但不禁止在译名未定的情况下深究原名之意,否则就China proper而言,为何先生不查考黄仁宇教授之China:Macro History一书,及其中文版《中国大历史》,看看学界对China proper是怎么译的;反而就维基各编辑之研究,凭已意作取舍,容许编辑们研究出把china proper跟某公司地区本部扯在一起的作法?请先生也要记住,对各条目应一视同仁。
支持原译者。“exceptional”不一定要译作“例外”,也可作“异常”:“异于常”也。比较一下这两句:“Polar bear has an exceptional sense”(这是我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看到的)译作“北极熊有异常敏锐的触觉”和“北极熊有例外的触觉”哪一句较好?—水水 2007年11月1日 (四) 01:34 (UTC)[回复]
(+)支持原译者。译“卓异主义”或“优越主义”都比译“例外主义”好。--百楽兎 2009年11月1日 (日) 02:37 (UTC)[回复]

页面移动[编辑]

  1. 2006年3月3日:美國卓異主義64.60.21.62创建)
  2. 2006年3月3日:美國卓異主義美国例外主义User:Shizhao移动,依Google检索笔数)
  3. 2008年10月25日:美国例外主义美國例外主義User:PhiLiP移动,因繁体应移至繁体)
  4. 2012年3月8日:美國例外主義美國優越主義User:R.O.C移动,情况不明)
请问最近的一次移动是什么情况?这讨论页没提到,WP:移动请求也没提到。我搜寻条目以外的名字空间,也是什么都没提到。--Mihara57留言2012年3月8日 (四) 10:55 (UTC)[回复]
  1. 回退 2012年3月8日 的移动,该移动原因不明。如能补上使用奇怪释名的原因,才能考虑不回退。--Kittyhawk2(谈♥) 2012年5月3日 (四) 06:08 (UTC)[回复]

移动至美国例外论[编辑]

依据Google搜寻结果美国例外论有80多万个结果,中文学术界、新闻界很明显一面倒的以美国例外论作为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翻译。Lecter 咖啡馆♨ 2013年4月11日 (四) 11:10 (UTC)[回复]

此名词原文是英文,应该重视英文媒体本身的中文翻译。例如美国之音使用的名称是“美国例外主义”。BBC使用的名称是“美国例外论”。--欢颜展卷留言2016年7月29日 (五) 20:0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