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赵朝正统性问题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越南专题 (获评未评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越南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越南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新条目推荐[编辑]

处理时在候选页的最后结果

处理人:—天上的云彩‧ธันวา | สนทนาธรรมได้ที่นี่ 2010年6月17日 (四) 00:13 (UTC)[回复]

关于合并[编辑]

感觉是和南越国一样,建议合并--靖天子~最近关注中国近代史 (留言) 2010年6月17日 (四) 11:26 (UTC)[回复]

  • (+)支持,没必要分立,在一个条目中加注不同观点即可。Ernestnywang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15:44 (UTC)[回复]
  • (!)意见:我们要不要去英文版也提出一样的请求?--Zhxy 519(联系啊) 2010年6月19日 (六) 14:29 (UTC)[回复]
  • (-)反对,已经有人提过了,“赵朝”属于一家之言,无有充足的史料佐证,属于原创研究。--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19日 (六) 14:37 (UTC)[回复]
  • (!)意见:本人是此条目的创立者。对于越南人,“南越国”和“赵朝”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同一概念。然而,如果一定要说出其不同之处,那就是“南越国”是国号,而“赵朝”则是朝代名称(虽然现在极少数人承认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国号和朝代名称一般没有什么区别,如“大清国”和“清朝”,往往被当作同一个概念。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古代的习惯,在改朝换代的时候都要更改前朝的国号。然而在越南则不同,越南封建皇帝夺取政权之后常常沿用旧政权的国号,例如前黎朝沿用丁朝的“大瞿越”国号,陈朝沿用李朝的“大越”国号。因此在大多数关于越南历史的条目中,国号和朝代都是分开创立的。如“大瞿越”(vi,ru)、“大越”(vi,en,fr,ko,ja,pl,fi,zh)。

在创立此条目之前,我也曾考虑过将“赵朝”重定向至“南越国”。因为“赵朝”这个名字不为中国人承认,而且现在也不被大多数越南学者所承认;而且在后世的越南朝代(或曾被越南人当作越南历史上的朝代)中,没有一个朝代使用“南越”作为国号。但是后来我将赵朝独立创建了一个条目,其原因是:

  1. “赵朝”是朝代名(虽然现在不被中国人和大多数越南人承认),而“南越国”是国号。其区别见上述。
  2. 南越国条目篇幅较长,阅读不便。如果再对该条目进行增加可能有些不妥。
  3. 赵朝这一条目介绍的是越南和中国对南越国历史的归属争议,可以说是“南越国”的分条目。就像“高句丽”与“高句丽争议”这两个条目的关系一样。为了避免重复,我将条目开头的南越国介绍部分刻意缩至最短。

另外,在英语版塞尔维亚语版越南语版中,也都将“赵朝”与“南越国”分开。其他语言版本没有“赵朝”这个条目,在“南越国”条目中也根本就没有提到“赵朝”是甚么东东。因此最终决定分开创立。

然而,关于这两个条目是应该分开还是合并,我本身也是很矛盾的。希望更多人来就此问题发表意见。--潘建仁 (留言) 2010年6月20日 (日) 09:03 (UTC)[回复]

    • (:)回应:兄台的勤奋和条目品质从来都是上乘。不过个人以为
  1. 兄台所举“高句丽”与“高句丽争议”的例子相比,“赵朝”涉及的争议及其受到的关注、知名度不足以使之独立。
  2. 万春国的例子:这个与前李朝的相同性更甚。虽然越文版也另建了条目,但是本身也先天不足,说明这种条目的建立不宜贸然。
  3. 当初曾经有一个叫做“济国”的条目讲述唐朝高丽裔李正己在山东“独立”,记载太过且不实,祗有韩语版自己还恬然留著。我无意说这些越南的称谓也是太过,祗是可否值得独立?我们会有能力亲自设法在其他语言版纠正这些吧。

愿兄台及各位同好思量。--Zhxy 519(联系啊) 2010年6月20日 (日) 10:37 (UTC)[回复]

  • (:)回应

“王朝”与“国家”,愚见认为它们从理论上说,可以是独立开来的概念,正如德意志帝国的霍亨索伦王朝、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英国的温莎王朝那样。南越国赵氏王朝的历史,当然不能与上列诸大王朝相比,但更重要的还是在内容上,是否有足够而洽当的材料来支撑“赵朝”条目。现在条目里叙述得较多后世观点,但其实都不外乎大家对南越国怎么看,因此就算搬到条目“南越国”里亦无不可。如果要强调赵氏王朝与南越国的差异,我会建议在条目里多谈该王室的情况(甚至可能连条目名称都须作更改,例如叫“南越国赵氏王室”)。不过当然,如果在实际编写时,可供参考的材料不足,又或者觉得在条目“南越国”里一并列出亦无不可,那本条目就可考虑合并。

说些题外话。在越南古籍《岭南摭怪》里收录了一个说法,提出南诏国是南越国赵氏的后代所建,并认为南诏一名是个讹称,本叫“南赵”。这种说法的提出,就使南诏国跟南越国一样,被赋与了崭新的含义了。--clioherodotus(对话) 2010年6月20日 (日) 12:24 (UTC)[回复]

    • (:)回应:条目现有内容较少,建议直接在南越国另立“后世称呼”或“国名争议”章节即可。而真有需要,本条目也应定名为“南越国名称争议”之类的名字,不应用赵朝,因为“赵朝”与“南越国”是相同、可以画上等号的。Ernestnywang (留言) 2010年6月20日 (日) 14:3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