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Aizag/暂存区28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廉·弗朗兹·卡纳里斯
Wilhelm Franz Canaris
威廉·弗朗兹·卡纳里斯
昵称“间谍大师”[1][2]
出生(1887-01-01)1887年1月1日
德意志帝国威斯特法伦省阿普勒
逝世1945年4月9日(1945岁—04—09)(58岁)
纳粹德国弗洛森比尔格集中营
效命 德意志帝国
 魏玛共和国
 纳粹德国
军种 德意志帝国海军
 威玛国家海军
纳粹德国 阿勃维尔
服役年份1905–1944
军衔海军上将
参与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获得勋章一级与二级铁十字勋章
银级德意志十字勋章
荣誉十字勋章

威廉·弗朗兹·卡纳里斯(德语:Wilhelm Franz Canaris,1887年1月1日–1945年4月9日)是一位德国将领,最高军阶为海军上将,曾担任纳粹德国军事情报局“阿勃维尔”局长职务。卡纳里斯是一位个性复杂的人物[3],同时也是反纳粹的军官,除了组织间谍活动外,卡纳里斯也暗中操作同盟国与德国的情报联系,为反纳粹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卡纳里斯出身自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先服役于轻巡洋舰,后担任情报军官、潜艇舰长的职务。在威玛共和国期间,卡纳里斯与自由军团联系,打击左派与共产党组成的斯巴达克同盟,并支持反共和制的右翼恐怖组织“政务官团”(Organisation Consul)。西班牙内战爆发时,卡纳里斯也为德国与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牵线,令德国介入内战。卡纳里斯还借由阿勃维尔局长的职务之便,暗中掩护诸多反纳粹与反希特勒的活动,与亲卫队反情报机关“国家保安部”相对立。1944年7月20日,德国发生国防军军官以炸弹刺杀希特勒的事件,卡纳里斯虽并无直接介入,但由于盖世太保大规模搜捕反纳粹份子时发现卡纳里斯的日记,揭露其反纳粹的身份,因而被捕下狱,最终于1945年4月9日在集中营遭到处决。

早年[编辑]

卡纳里斯出生于德意志帝国阿普勒(Aplerbecker,现多蒙内特的一部分),父亲卡尔·卡纳里斯(Carl Canaris)是当地阿普勒炼钢厂(Aplerbecker Hütte)的工程师与技术主管,母亲为奥古斯特·波普(Auguste Popp)。卡纳里斯直到5岁前都在阿普勒度过,之后全家于1892年搬到了杜塞道夫,后在同年迁至杜伊斯堡。在杜伊斯堡,卡纳里斯之父先是担任下莱茵炼钢厂(Niederrheinischen Hütte)的重要工程师,后又为其委员会成员。卡纳里斯就读施泰因巴特文理中学(Steinbart-Gymnasium),当时的卡纳里斯即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被描述具有沉默寡言和内敛的特质,在小时候也就学会了使用隐形墨水和签写假名字。

卡纳里斯的家族背景可追溯至16世纪义大利萨拉科马奇纳科莫湖一带,当地有欧洲各地如德国、法国、义大利和希腊人等混居,其中,卡纳里斯家族的直系祖先即是米歇尔·卡纳里斯(Michael Canaris),而其后裔康斯坦丁·卡纳里斯(Constantine Kanaris,1790–1877)则为希腊独立战争中的著名英雄人物、海军将领,故有推测指出卡纳里斯有著希腊人的血统。卡纳里斯家族的另一支血缘则来自于科西嘉岛,这支血缘的后代也是拿破仑·波拿巴的祖先。与卡纳里斯有直接联系的人物为托马斯·卡纳里斯(Thomas Canaris),该人于1659年12月16日出生在奥苏乔,后移居到神圣罗马帝国,并于1735年11月3日在贝尔恩卡斯特尔去世。卡纳里斯的父方祖先也有三代来自于贝尔恩卡斯特尔,他的曾祖父约瑟夫·伊格纳兹·弗朗兹·卡纳里斯(Josef Ignaz Franz Canaris,1791-1828)、祖父约翰·马丁·约瑟夫·卡纳里斯(Johann Martin Josef Canaris,1817-1894)即是出生于明斯特尔迈费尔德。卡纳里斯家族在特里尔地区属中产阶级家庭,在德国展开工业革命后,全家才移往现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一带定居。到了19世纪中叶,卡纳里斯家族已是当地的采矿工业的核心管理集团,祖父约翰是绍尔兰(Sauerland)毕格(Bigge)一带矿产开发管理人,卡纳里斯的兄长卡尔(Carl,1881年生)也成为了一名与矿业相关的工程师,先后当了杜伊斯堡的奥谷斯特-帝森炼钢厂(August-Thyssen-Hütte)与克劳斯-玛菲的主任。卡纳里斯还有个侄子—康斯坦丁·卡纳里斯(Constantin Canaris),后来当了纳粹德国亲卫队上校

尽管卡纳里斯家族里没有人是职业军官,但卡纳里斯自小时候就表露出以其为业的倾向。卡纳里斯之父卡尔是一位保皇派和民族自由主义者,同时也有著后备役中尉军官的身份,他希望卡纳里斯能成为一名骑兵,但后者仍以海军为志向,自从1902年他游历希腊时,即对该国海军英雄康斯坦丁·卡纳里斯的传奇故事印象深刻。卡尔为打消卡纳里斯的念头,甚至在后者15岁时买了一匹作为生日礼物,并强迫式地要卡纳里斯加入驻于慕尼黑巴伐利亚第1重骑兵“查尔斯亲王”团。然而卡尔于1904年因中风去世,享年52岁。卡纳里斯之母奥古斯特之后告诉卡纳里斯基尔的海军官校委员会正招募学生,卡纳里斯随后通过了入学测验,加入了德意志帝国海军

1905年4月1日,卡纳里斯成为了帝国海军的见习水手。连同其他50人,卡纳里斯于石号护卫舰(SMS Stein)上服役,经过为时一年的甲板训练后,卡纳里斯等人于1906年4月7日被送至海军学院,继续培训18个月。其中一位海军辅导员在卡纳里斯的个人档案上评述道:“在理论上有相当的天赋,也有著钢铁般的勤奋。”1907年10月,在经过军事宣誓后,卡纳里斯被配发到不来梅号轻巡洋舰(SMS Bremen)服役。不来梅号舰长亚伯特斯上校(Alberts)于1907年11月在人事档案中评论卡纳里斯:“他是一位个头矮小的人,非常和善与保守,因此需要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他。他做事效率高且认真。只要给他多一点信心与信任,可望成为一位好军官。”1908年,卡纳里斯协助不来梅号舰长扩大德国于阿根廷巴西的间谍网,在当地,卡纳里斯很快就学会了西班牙文,他还能讲一口流利英语法语,以及一点点俄语。卡纳里斯跟著不来梅号,访问了南美洲诸多国家,后于1908年9月28日晋升为海军少尉,担任不来梅号舰长的副官。卡纳里斯在担任此职时也发挥了他的影响力,协助与委内瑞拉新上任的军事强人—胡安·比森特·戈麦斯总统谈判,因而获得后者赠予的博利瓦五级勋章

1910年1月,卡纳里斯晋升为二级值更军官,并转任到V 162号鱼雷艇上。1910年6月,再转任至S 145号鱼雷艇上。1910年8月29日,卡纳里斯晋升为海军中尉。1911年12月,卡纳里斯转到德勒斯登号轻巡洋舰上服务。由于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缘故,德勒斯登号被调往地中海东部驻守,而卡纳里斯本人则负有登岸去收集巴格达铁路建设进度的情报任务。1913年9月,卡纳里斯晋升为德勒斯登号舰长的副官。同年年底,德勒斯登号调至墨西哥东岸,以保护当时该国的内战中德国人的安全。1914年7月,墨西哥内战结束,德勒斯登号不仅曾载德国人与来自各国的平民,还包括了墨西哥政治家维克托里亚诺·韦尔塔,将其送至牙买加​​,而卡纳里斯则充当一位优异的翻译官。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4天,德勒斯登号正于海地太子港修整,准备返国。三天后,德勒斯登号才刚于圣托马斯岛完成补给即收到命令,立刻于大西洋展开巡洋作战(Cruiser Warfare)。

第一次世界大战[编辑]

1915年3月14日,自沉前不久的德勒斯登号轻巡洋舰。

德勒斯登号驻留于南美洲,为打击英军航运,前往阿根廷。德勒斯登号击沉了英国两艘货轮,并另外扣留三艘,后者因为在中立国水域中,最终被德军所释放。根据卡纳里斯在南美布署的线人情报指出,英军舰队正南下接近著,德勒斯登号因而前往太平洋与马克西米连·冯·斯比(Maximilian von Spee)的远东舰队会合。卡纳里斯透过在智利和阿根廷的卧底,得知英军舰队的布署情况,最终,克罗内尔海战令英军4艘军舰中被击毁两艘,卡纳里斯因此被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

德国舰队一直控制著福克兰群岛上的史坦利港到它被摧毁为止。12月8日,福克兰群岛海战爆发,英军取得决定性胜利,除了德勒斯登号外的德舰皆被击沉,而前者则逃到了太平洋。德勒斯登号之后就在整只英国舰队的搜捕中,躲到一个地图上没有标示的智利南海湾内,透过情报网持续留意英军的动向。1915年1月18日,德勒斯登号击沉英国运煤船康威城堡号(Conway Castle)。3月8日,德勒斯登号又成功躲过英军肯特号装甲巡洋舰的追捕。由于弹药库被击中、煤炭也所剩无几,德勒斯登号驶向鲁宾逊克鲁索岛,而身为中立国的智利即扣留该舰。3月14日,英军侵犯智利的中立国地位,三艘英舰对德勒斯登号开火。德勒斯登号舰长已准备自沉,卡纳里斯则乘小艇,登上格拉斯克号轻巡洋舰(HMS Glasgow)去谈判、争取时间。德勒斯登号自沉后,卡纳里斯连同其他船员被拘留于康塞普西翁,然而他在1915年8月3日逃跑了。卡纳里斯目标为逃往亲德的阿根廷,他先到智利首都圣地牙哥的德国大使馆,取得一份智利护照,之后他又得到一位德裔智利人的协助,多了一匹马,骑著独自翻越了科迪勒拉山系。到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卡纳里斯假扮为一名智利公民,化名“里德·罗萨斯”(Reed Rosas),之后再搭乘中立国荷兰的商船到阿姆斯特丹。1915年10月4日,他抵达汉堡,后返回帝国海军参谋本部(Admiralstab)报告德勒斯登号的遭遇。

德国海军高层对卡纳里斯的经历有颇高的评价,将其视作一流的情报人才,把他调入情报部门。1915年11月30日,卡纳里斯受命前往西班牙,协助德军在中立国上建立地中海西部供潜艇补给的组织,与布设间谍网,取得英国船只的情报。卡纳里斯在西班牙仍以“罗萨斯”的假名行动,住在该国的沿海小镇,也由于该国的亲德气氛,海军情报网的建设更为容易,卡纳里斯也结交到不少西班牙朋友,其中一位即后来该国的独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1916年,卡纳里斯再前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于该地和英国特工交手。恰巧的是,未来的军情六处首长斯图尔特·孟席斯上尉也被派到当地清除德国特工,但他并未逮到卡纳里斯。1916年2月21日,卡纳里斯继续以智利人的身份,伪装要巡游法国、义大利、瑞士的旅人,然而由于法国截获了无线电讯息,使卡纳里斯在瑞士边境被逮,被移交给了义大利,拘于热那亚。但因为证据不足,加上西班牙政府施压,卡纳里斯仍被释放,搭上了返回西班牙的船,驶往卡塔赫纳。孟席斯从线人胡安·马奇(Juan March)那里得到当地有德国特工的消息,但在其动身前卡纳里斯已连同另外两位情报军官搭乘U 35潜艇,前往德国盟友奥匈帝国普拉港口了。1916年10月24日,卡纳里斯因他的西班牙间谍活动而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

接著卡纳里斯转入潜艇部队,于1917年1月2日至6月1日在潜艇学校接受艇长训练。1917年6月2日至9月11日期间,他得到了U 16潜艇的指挥权,但并无被允许出击任务,而是继续进行教育训练[4]。1917年9月16日,卡纳里斯被分发到地中海,于该区的德军潜艇舰队指挥部工作,而在1917年10月1日至11月27日期间,身为海军参谋本部军官的卡纳里斯,甚至一度成了德军于地中海战潜艇舰队的代理司令[4]。1917年11月28日,卡纳里斯受命担任运输型潜艇UC 27的艇长,1918年1月18日时又转任中型潜艇U 34担任副艇长。1918年1月30日,U 34潜艇击沉了第一艘船—7293吨的麦萨号(Maizar)货轮,并躲过了英舰的深水炸弹攻击,直到2月16日返回科托尔母港前,U 34又击沉了两艘船。1918年3月14日至1918年4月30日,卡纳里斯担任普拉的德国地中海舰队指挥部的海军参谋部联络军官。1918年5月11日,卡纳里斯前往基尔指挥UB 128潜艇。8月21日,该舰击沉了排水量7,418吨的法国运煤船尚普兰号(Champlain)。9月4日,返回科托尔港。10月,奥匈帝国崩溃,德军不得不撤出亚得里亚海全境。11月,德国发生革命,成立共和政府,向协约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战间期的反政府运动[编辑]

1923年的卡纳里斯(左边位于两根梁柱正中央、最后面者)与海军司令部军官们

大战刚结束的德国状态混乱,基尔港的水兵暴动,而卡纳里斯即被任命为基尔州长、同时也是社民党右翼派领袖的古斯塔夫·诺斯克的海军联络官。另外,卡纳里斯还与海军的反共和、极右派的维尔福雷德·冯·罗温费尔德少校(Wilfried von Loewenfeld)有所接触,后成为其亲信。不久,柏林爆发了由“斯巴达克同盟”策划的革命(一般通称“斯巴达克起义”,Spartakusaufstand),而当时卡纳里斯人就在柏林,诺斯克则为德国陆海军人民代表。诺斯克命令卡纳里斯和右翼立场、反共主义自由军团单位—近卫骑兵步枪师(Garde-Kavallerie-Schützen-Division)取得联系,而后者也成功与该师参谋长—瓦德玛·巴布斯特(Waldemar Pabst)接触。

自1919年1月11日开始的战斗中,卡纳里斯一直同自由军团于前线战斗,原为正规军的自由军团很轻易地就击溃了敌军,控制了柏林。1月15日,斯巴达克同盟核心领导人罗莎·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遭巴布斯特下令的自由军团成员暗杀,卡纳里斯在暗杀行动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至今仍是个谜(有说法是他有间接责任),但他也在巴布斯特命令下出席审理杀害卢森堡与李卜克内西的自由军团成员的法庭,并按照其指示以及与被告排练过的供词作证,最终法院宣判大部分的被告都无罪开释,仅有两位成员被判处2年4个月的有期徒刑。然而,卡纳里斯于5月17日伪装成“林德曼中尉”(Lindemann),将其中一位成员—库尔特·沃格尔(Kurt Vogel)自狱中带走,卡纳里斯也因此被拘捕、在莫阿比特监狱待了四天,后来他被转送到柏林,上了军事法庭,但军事法庭审理人为近卫骑兵步枪师的成员,最终也宣布卡纳里斯无罪。

德国投降后被迫签署《凡尔赛条约》,其规定陆军仅能保留10万人,海军则只有15,000人,因此德国海军部开始进行人事保留筛选,而卡纳里斯则因为一战的表现而保留其职务,任职于国家海军部改名的“海军指挥部”。

卡纳里斯在1919年与工业家之女艾莉卡·瓦格(Erika Waag)结婚,有了两个女儿—艾娃(Eva,1923年生)和布莉奇特(Brigitte,1926年生),艾娃有智能障碍,因而没有去上国民学校(Volksschule),改住到比勒费尔德贝特尔基金会社福机构(von Bodelschwinghsche Anstalten Bethel)。布莉奇特则上寄宿学校。与喜好欣赏艺术的妻子艾莉卡不同,卡纳里斯即便是在休假日也是埋首于工作中,是一名工作狂,也因为如此,卡纳里斯和家人的关系渐渐疏远,不过他的两位女儿对父亲仍非常敬爱[5]

政军情报[编辑]

纳粹政府上台[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编辑]

军事上的影响[编辑]

对希特勒的支持与反叛[编辑]

末日[编辑]

被捕与处死[编辑]

评价[编辑]

荣誉[编辑]

资料来源[编辑]

  1. ^ (英文)Canaris: The Life and Death of Hitler's Spymaster,Michael Mueller著,Naval Institute Press(2007年)
  2. ^ (英文)Admiral Wilhelm Canaris (1887-1945)
  3. ^ (英文)The SS: Hitler's Instrument Of Terror,Gordon Williamson著(2005),第87页。
  4. ^ 4.0 4.1 (英文)Kapitänleutnant Wilhelm Canaris -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One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5. ^ (英文)Hitler's Espionage Machine - German Intelligence Agencies and Operations during world war II,Christer Jörgensen著,History Press Limited(2004年),ISBN 1862272441,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