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Clithering/留言存档三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erjury[编辑]

谢谢你的鼓励和提醒!我是按《刑事罪行条例》的翻译来命名的,可能是法律术语的正式翻译所以长了一些。我会重定向一下,但真的要移动改名吗?(这几天有break,明天又要忙了)—Computor (留言) 2008年5月3日 (六) 18:59 (UTC)[回复]

了解 ;) —Computor (留言) 2008年5月3日 (六) 19:04 (UTC)[回复]

User:笔侠/测试区[编辑]

Clithering/留言存档三,今次的释广德译得如何?比岛津齐彬有进步吗?英文版的图片如何upload?--全心为维基百科的香港人笔侠(bI Xia) (留言) 2008年5月4日 (日) 14:26 (UTC)[回复]

关于Lady这个称呼的翻译[编辑]

我注意到在条目玛丽·博林中,您两次将伊丽莎白·霍华德夫人(Lady Elizabeth Howard)改译为伊丽莎白·霍华德贵女。我从未听说过贵女这个称呼,请您解释一下用法好吗?另,如果这个词只在港澳地区使用,建议您使用模板加以区分。—瀑布汗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这里凉爽) 2008年5月4日 (日) 18:47 (UTC)[回复]

  • 静待查找结果。贵女一词,我已在我能力范围内查找了资料及询问了一些朋友,包括一些对英国历史有所了解的,大家均未听说过这个词。若你查得其使用状况,可能仍需以手工转换简繁来处理,就目前的情况,我认为这个词是对中国大陆读者是不明所以且不被接受的。其实我对不熟知的历史人物中出现Lady这一称呼的翻译也感到有些为难。我是这样理解的:其父母为贵族的,生下起就有Lady这个称号,未婚前可以译为小姐。当她嫁给了其他贵族,一般就可以被称为x爵夫人,当然在非正式场合仍然可以被称为Lady given name,此时就当被译为夫人;非贵族女子,若嫁给贵族,Lady这个称号当然会被译为夫人。所以对不熟悉的人物判断其婚姻状态是对翻译的精准性有帮助的,但是也是繁琐的。在中文维基百科行文时,我会这样处理,根据前后文判断此时该女士的婚姻状况而选择如何翻译,如果是列举性的段落,则按顺序列举其享有的那个较为正式的称号。—瀑布汗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这里凉爽) 2008年5月8日 (四) 13:04 (UTC)[回复]

英国下议院议员辞职问题[编辑]

本人使用“问题”二字是因为英伦国会的议员不可以简简单单地上交辞职信就离开国会。“程序”或者“方法”二字不一定可以足够地描述这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应该用甚么字来代替“问题”这二字吗?真相裁判司 (留言) 2008年5月7日 (三) 15:41 (UTC)[回复]

RE:爵级大十字勋章[编辑]

先谢谢你的指正。有没有修改的建议,我尽快去改回来。Stewart~恶龙 2008年5月15日 (四) 02:08 (UTC)[回复]

有关“皇”和“王”[编辑]

英国人也是称“事头/事头婆”为King/Queen的,何来有“皇”﹖当然,作为一个香港人,我也知道“英女皇”是习惯用法。但作为一本百科全书,难道应该迁就错误的用法、习非胜是吗﹖—图门县候补知县 (留言) 2008年5月18日 (日) 10:28 (UTC)[回复]

谢谢回应。已在该讨论页回应。地区字词转换系统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图门县候补知县 (留言) 2008年5月25日 (日) 08:45 (UTC)[回复]
刚刚有文友写了篇文章,我觉得挺有道理的﹕[1] 作者考据了清朝的条约行文,“皇”和“王”的分别并非Emperor和King之别,而是独立与否之别。海外独立的King亦称“君主”或“皇帝”,与英国草签之条约即有“大英国大皇帝兼印度大皇帝”之文〝只有中国的朝贡国元首称“国王”。当年朝鲜脱离中国之后,国书就由称“朝鲜国王”改为“朝鲜君主”。可见称“英女皇”未必有误。--图门县候补知县留言2016年3月18日 (五) 03:10 (UTC)[回复]

英国各郡[编辑]

我明白英国不少郡的英文原名都没有shire, county字眼,但中译的规则是把英文原名全部音译,再加“郡”字,以让人一看就知道它是不是郡。例如Devon本身没有shire, county字眼,译出来就变成“德文郡”。Lancashire本身已带有shire字眼,但仍要全部音译,再加“郡”字,变成“兰开夏郡”。不信的话你翻查《外国地名译名手册》。请你暂停移动英国各郡的条目YunHuBuXi 2008年5月24日 (六) 08:10 (UTC)[回复]

香港译根德道而非根德郡道其实也是汉化译名的考量──哪有香港街道有外国行政区的名称?《大英百科》的译名还是《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的译名可靠,不是你我能定论。我依《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创建条目,请尊重我的决定。YunHuBuXi 2008年5月24日 (六) 08:28 (UTC)[回复]
至少,“大曼彻斯特郡”是大陆用的标准。你想看到“大曼彻斯特”,就为个别地区加NoteTA。至于哪些地区不加“郡”字,可以讨论一下。YunHuBuXi 2008年5月24日 (六) 09:01 (UTC)[回复]
请尊重大陆译名。如你习惯另一套译名,请把来源列出,可以noteTA处理。YunHuBuXi 2008年5月24日 (六) 12:25 (UTC)[回复]
同理,请尊重大陆译名。所有郡的辖区都加“区”字作区别,我全依《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编写。再次提醒,这是大陆译名。你的所作所为犹如把所有“贝克汉姆”改成“碧咸”一般,完全不尊重创建者采用的大陆译名。YunHuBuXi 2008年5月24日 (六) 12:32 (UTC)[回复]
除了长洲华威酒店外,“华威郡”可有更具说服力的来源?YunHuBuXi 2008年5月24日 (六) 12:34 (UTC)[回复]
你故意不翻查《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这本官方手册!?没有规则订明,但实际上就要加“郡”“区”。YunHuBuXi 2008年5月24日 (六) 12:37 (UTC)[回复]
那是条目创建者不依译名手册,胡乱创建原创译名条目的弊病。与我无干。我会尽力做好重定向。请你即时停止各郡的修订,我已在互助客栈寻求社群共识。YunHuBuXi 2008年5月24日 (六) 12:48 (UTC)[回复]
伍斯特是“Places with city status in the United Kingdom”,市内再没有其他辖区。YunHuBuXi 2008年5月24日 (六) 12:51 (UTC)[回复]

这个是因为创建条目时(3月)我还未有译名手册,那些地名都是原创的(呵呵…犯了维基天条)。之后获得译名手册后,忘了修改。然则获得译名手册后,每个地名我都尽依手册所载而创建。这有10多个郡条目作证。不过现在我暂不修改大曼彻斯特郡,待社群先取共识再作罢。YunHuBuXi 2008年5月24日 (六) 13:18 (UTC)[回复]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JohnMajor.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


代提删者加入以上通知。 --Moonian♨一盅两件立即叹贡献 主要 全部 2008年6月2日 (一) 02:07 (UTC)[回复]

反破坏工作小组正式成立[编辑]

中文维基反破坏工作小组正式成立!如果你想为维基的反破坏工作处一分力的话,请快速参加! 真相裁判司 (留言) 2008年6月2日 (一) 07:50 (UTC)[回复]

你好[编辑]

看见你经常在新条目推荐投票,也记得你曾经支持我的条目,感谢你的支持,请问可以用MSN或skype交流一下吗?--Ws227 (留言) 2008年7月4日 (五) 13:30 (UTC)[回复]

WMHK一周年活动邀请[编辑]


为庆祝香港维基媒体协会成立一周年,协会将举办研讨会,找出在教育界推广维基媒体等各种web 2.0计划的更好方法,以进一步在港宣扬自由文化。研讨会详情如下:

  • 日期: 2008年7月12日 (六)
  • 时间: 下午一时至三时
  • 地点: 香港湾仔轩尼斯道15号温莎公爵社会服务大厦201室


有关细节,请参阅相关页面。如阁下却报名参或有任何查询,请透过协会公共电邮地址联络协会秘书,以便我们作进一步的安排。


  此致
各位香港维基人



香港维基媒体协会 谨启
2008年7月6日



Wikipedia talk:聚会/2008年香港夏聚/邀请讨论[编辑]

邀请您的维基人是:

Mahoumatic (留言) 2008年7月18日 (五) 20:14 (UTC)[回复]

敢问出处何在[编辑]

部份白高敦的内阁官员的名单在此,但我在网上找不到艾敬文、艾希妮等人的译名,只找到镜像网站,如有证据,请给我连结,如果不是,我觉得需要citation。想同吹水 2008年7月20日 (日) 04:34 (UTC)[回复]

我明白,但是有艾敬文,亦应有安克拉姆,两者该并存。查你所讲的报章,不知有否参考连结?上文连结中的名单则是部分参考,其他的请备连结,否则有点强来。谢。想同吹水 2008年7月21日 (一) 09:37 (UTC)[回复]
你铺话法丫。咁就咪写柴契尔夫人喇。柴契尔系国内叫法,系就删晒佢,咪柯柯戈戈。想同吹水 2008年7月21日 (一) 16:31 (UTC)[回复]

邀请出席2008年香港夏聚[编辑]


Re:有关日期及时间模版[编辑]

您好,我查了Portal:新闻动态所使用的模板,没有发现相对应的锁头(时间模板大多是全保护的蓝锁)。而Portal:新闻动态这页本身是半保护,也使用了{{protected logo|s}}。所以应该没有在这部分产生问题。谢谢您的关注。—RalfX2008年7月28日 (一) 17:31 (UTC)[回复]

英国政治人物香港译名列表[编辑]

Talk:英国政治人物香港译名列表#Freedom of Information request. Feel free to send in one via http://www.whatdotheyknow.com/ (after you register at that site) so we can know the whole list once and for all. – Kaihsu (留言) 2008年7月28日 (一) 18:20 (UTC)[回复]

Now that we have the list from the Consulate-General, could you please add the ones that are not currently in the Wikipedia list? Cheers. – Kaihsu (留言) 2008年9月10日 (三) 10:01 (UTC)[回复]

2008香港秋聚前聚会讨论[编辑]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Ws227 (留言) 2008年8月2日 (六) 15:18 (UTC)[回复]

邱吉尔[编辑]

投票的结果是5支持,1反对,我不明白怎么不符合“在两周内……5票以上的赞成票,并且占2/3以上的投票人支持”?此外,这和行政员有什么关系?--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8月10日 (日) 13:16 (UTC)[回复]

邀请出席2008香港第一次秋聚[编辑]

档案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Sir Shiu-kin Tang.jp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8月25日 (一) 03:36 (UTC)[回复]

East India Club[编辑]

Someone suggested translating the "Patrons of the club", "Notable members" and "Trivia" sections of the East India Club article in English wikipedia into Chinese. And you said that "It would be more appropriate for translation if the text has in-line citation". I noticed that citations and referencing has recently been added in the English article. I personally would like to help with the translation. But I don't really know how to properly translate English titles into Chinese (many notable members of the East India Club are titled). Clithering, I see you have expertise in translating English titles into Chinese. Perhaps you could beg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John_hk

Replied

请补充图像Image:Wong Shing.jp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图片Image:Wong Shing.jp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资讯,已经作快速删除处理。请补充所需的所有资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方块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图像版权标志。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9月10日 (三) 06:27 (UTC)[回复]

Mid Beds[编辑]

  • 本人完不解为何阁下指“贝德福德郡中区”等译法是s19991002创照的译名规章。“贝德福德郡中区”并非s19991002的原创译名,而是译名手册(《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第703页,ISBN 7-100-00798-4)所载之译名规范,并非一般百科全书采用的译名可比拟。前者是译名规范,后者只是采用某来源之译名,很明显前者较权威。2008年5月24日 (六) 08:42 (UTC),阁下在s19991002的对话页留言“现时阁下坚持为各地加上“郡”字,唯一理据仅在于因为阁下使用的是《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所以译名就是对的。”当时你至少承认我创建的条目是依《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命名,并非我的原创译名,你在约4个月后改为不认同了,是何原因?愿闻其详。
  • Mid Beds是District(区)级别的行政区,正如世界各国行政区划一样,会在译名后加上行政区划级别后缀(不管原文有没有后缀)。假如没有行政区划级别后缀,你明白“伯恩茅斯伯恩茅斯”的意思是什么吗?在此情况下,英文也需加上后缀以消歧义,变成“Bournemouth, Borough of Bournemouth”(原文为“Bournemouth is a large coastal resort town in the Borough of Bournemouth in Dorset”,节录自en:Bournemouth)。在“伯恩茅斯伯恩茅斯”一句,第一个“伯恩茅斯”指区级别的伯恩茅斯,第二个“伯恩茅斯”指镇级别的伯恩茅斯,此句必须加上行政区划后缀,变成“伯恩茅斯区伯恩茅斯镇”,才能被理解。加州是State(州)级别的,有“州”后缀;车臣共和国是Республика(共和国)级别的,有共和国后缀;上诺曼第大区是Région(大区)级别的,有“大区”后缀……Mid Beds是District(区)级别,加“区”后缀。
  • 你的移动启发了s19991002。在加上行政区划级别后缀下,Mid Beds译为“贝德福德郡中区”;如果译“中贝德福德郡区”,读者易误解为“中贝德福德”同时有“郡”、“区”的行政区级别,所以此译名不能依英文逐字翻译“中贝德福德郡区”。但如果略去后缀(例如整个页面都是介绍英格兰各District,加上后缀就是多馀了),Mid Beds译作“中贝德福德郡”、“贝德福德郡中”都毫无歧义,此时采用前者,即可符合英文原文的先后次序。所以我现在认为:加后缀时译“贝德福德郡中区”,不加后缀时译“中贝德福德郡”,你认为如何?YunHuBuXi 2008年9月20日 (六) 08:05 (UTC)[回复]
    • “贝德福德郡中区”引用自中国地名委员会编的《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第703页,这就是“贝德福德郡中区”的来源的。你仍然坚持“贝德福德郡中区”是s19991002的原创译名吗?YunHuBuXi 2008年9月20日 (六) 08:05 (UTC)[回复]
      • 你反问我“中国地名委员会编的《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第703页将Mid Bedfordshire译作‘贝德福德郡中区’”,证明你有去查证过《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否则你怎敢反问)。手册第703页当然没有“Mid Bedfordshire”条,这是我任意想出来的页数,目的是想你亲身看一看《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你既已查证过《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就不要诬蔑我原创英国各行政区的译名(包括:郡、区等)。“Mid Bedfordshire”确实页数为第463页,你自己翻翻看吧(不要说你无法查证,你刚刚就看过手册来了)。YunHuBuXi 2008年9月20日 (六) 14:23 (UTC)[回复]
      • 加后缀时译“贝德福德郡中区”(源自手册),不加后缀时译“中贝德福德郡”(源于Clithering的移动)。这是我乐于使用的译法。YunHuBuXi 2008年9月20日 (六) 14:23 (UTC)[回复]
        • 我任意想出来的页数驱使到你“取得”1993年版中型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未尝不是一件美事;以后s19991002与Clithering对话将更为方便。你认为“Mid Bedfordshire District”不存在于英国吗?Mid Bedfordshire District在1974年设立,手册在1993年编订,早把Mid Bedfordshire District收录了,而她就是贝德福德郡中区。你能证明Mid Bedfordshire不等于Mid Bedfordshire District吗?YunHuBuXi 2008年9月20日 (六) 15:14 (UTC)[回复]

邀请出席2008年香港第二次秋聚[编辑]


关于模版改动[编辑]

您好,感谢您的提醒。我正在针对政治人物的模板进行整合,参考了英语维基百科的方式。目前我已经修复了模板中第一个任期的显示问题,以及字体大小问题。但由于接下来的几个任期和职衔需要一一手动修改。所以可能会需要一点时间改善。请见谅。--Mike (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20:57 (UTC)[回复]

County[编辑]

撇除英文原文有没有“shire/county”字眼、译名手册有没有记载等翻译问题,阁下认为把萨默塞特郡移动至萨默塞特有何好处?YunHuBuXi 2008年10月3日 (五) 14:41 (UTC)[回复]

阿仙奴足球会历史 (1886年至1966年)[编辑]

您好。阿仙奴足球会历史 (1886年至1966年)现正参与特色条目评选,请支持支持或给点意见,如认为内容有不妥,可提出,我将会根据您的意见对条目作出相应的调整,谢谢。—Jacky~无聊IQ题~哪支西甲球会是假货? 2008年10月6日 (一) 13:51 (UTC)[回复]

丘吉尔[编辑]

关于此条目人名的修改, 我在条目讨论页开了一个主题,请前往讨论。 谢谢 —Munford (留言) 2008年10月13日 (一) 18:48 (UTC)[回复]

感谢您的支持[编辑]

Clithering君,您好!承蒙您的支持,令小弟首次自荐的大幅更新条目毛里裘斯成功于首页展示,特此致谢。此后我会继续努力,还望您继续支持与指导。allsP (留言) 2008年10月14日 (二) 11:21 (UTC)[回复]

蒂埃里·亨利[编辑]

您好。我最新翻译的蒂埃里·亨利已完成,现正参选特色条目评选,如认为没问题,希望可支持一下。或给一点意见,谢谢。—Jacky~无聊IQ题~哪支西甲球会是假货? 2008年10月21日 (二) 14:23 (UTC)[回复]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编辑]

Perhaps you should reconsider this as Knight is commonly translated into 骑士. Official government translation also exists, see 大英帝国勲章. I just found it weird that kinght doesn't translated into 骑士 at all.

As for 曾荫权's KBE, I suggest we use Chinese translation instead of the abbreviation of KBE as most people have little recollection about what exactly KBE is. --Invisible unicorn (留言) 2008年10月25日 (六) 18:11 (UTC)[回复]

优秀条目评选[编辑]

你参与的条目正在被提名参加优秀条目评选,欢迎参加讨论—塔下人 (留言) 2008年11月23日 (日) 11:29 (UTC)[回复]

关于“名从主人”的第二阶段投票开启[编辑]

Clithering,您好。首先感谢你参与关于“名从主人”的第一阶段投票。目前,投票进入第二阶段,主要考虑到“名从主人”原则在实际使用中与“常用名称”和“时间优先”原则会产生冲突,然后区分了三种情况,由大家投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希望你能再次参与投票,谢谢。—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8年11月24日 (一) 19:50 (UTC)[回复]

关于“处女群岛”[编辑]

您误会了, 我不是在隐没有关资料, 而是根本没有必要在开篇强调ISO代码, 也不符合“国家/地区”条目的编辑惯例. “Virgin”的确是译为“处女”没错, 但是这里是中文, 需要考虑语言环境, 所以不应该直接做成“处女”=“维尔京”或“维尔京”=“处女”. 何况一个是名词, 一个是译音, 怎能等同呢?! 要互换的并非“Virgin”, 应该是“Virgin Islands”才对, 也就是“处女群岛”=“维尔京群岛”或“维尔京群岛”=“处女群岛”. “处女”不是因为“Virgin”才得来的, 但是没有“Virgin Islands”也就不会有“处女群岛”的译法, 您懂了吗?—Gzyeah (留言) 2008年12月1日 (一) 18:16 (UTC)[回复]

  • 举个例子: “此作家的作品名为‘我在处女群岛的故事’. 而这也是他的处女 (i.e. 第一个作品) ”
    简繁互换: “此作家的作品名为‘我在维尔京群岛的故事’. 而这也是他的维尔京 (i.e. 第一个作品) ”
    您觉得这样会没有任何问题么?!—Gzyeah (留言) 2008年12月1日 (一) 18:31 (UTC)[回复]
    • 所谓“BVI”就是“British Virgin Islands”的简称吧, 这不和“PRC”/“UK”/“DRC”差不多么. 即便需要强调, 也该说明清楚一点吧.
      如果你觉得我对简繁转换部分的考量过份严谨的话, 我也无可厚非, 毕竟对于此类条目, 我的了解也不多, 也并非原创者.
      Gzyeah (留言) 2008年12月6日 (六) 11:58 (UTC)[回复]

第六次动员令[编辑]

第六次动员令将在12月16日开始,1月15日结束,欢迎各位维基人参加。

本次动员令是大动员令+小动员令的模式,3个主题的小动员令分别是:消灭外文动员令经济、金融动员令科技动员令。规制与前次大致相同。

“消灭外文动员令”要求参与者从翻译任务的40个条目中选择条目,完成翻译。

详细规定参见Wikipedia:动员令/第六次动员令

请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将此邀请函发给其他维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维基的品质。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

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抢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08年12月2日 (二) 10:55 (UTC)[回复]

阁下被提名拓荒特别贡献[编辑]

本人注意到你于香港和英国政治方面的贡献,提名你得新建之拓荒特别贡献,如无意外你可于两周后成为维基资深主编,望此举可令你的条目更上一层数。窗帘布 (留言) 2008年12月6日 (六) 02:54 (UTC)[回复]

WP:NOR[编辑]

我说的原创不是指道格拉斯-霍姆先生的名字的英语读法,而是“休姆”这个译名。Google:"道格拉斯-霍姆"Google:"道格拉斯-休姆"Quarty 2008年12月14日 (日) 12:28 (UTC)[回复]

档案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File:Alec-Douglas-Home-arms.PN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2月15日 (一) 13:00 (UTC)[回复]

授予拓荒特别贡献奖及维基资深主编荣誉[编辑]

恭喜!现本人根据授奖提名投票之结果,授予阁下拓荒特别贡献奖之政治特别贡献以表彰阁下于政治范畴所作出的贡献。 同时您亦已符合获得维基资深主编的最低要求;虽然您未有申请荣誉但现在仍直接授予 阁下:

感谢您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根据您的贡献,现授予您维基资深主编荣誉。欢迎您继续帮助改进维基百科。

特此授予。

授予人:—J.Wong 2008年12月21日 (日) 07:26 (UTC)[回复]

关于瑞利[编辑]

感谢您对内容的编辑和完善。关于条目名称,我有一点看法。扩充这个条目时,原本我也打算参照英文版所用的条目名进行移动。但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所有中文资料都将他称为“瑞利”,或“瑞利勋爵”(即对应英文的Lord Rayleigh)。新华社93年版《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也收录他,译为“瑞利勋爵”。而人物本身的首要身份是物理学家,并且瑞利波瑞利散射瑞利准则瑞利-金斯定律瑞利泰勒不稳定性这些物理概念都以“瑞利”的名字命名。所以我就决定不做移动,而保留其最常用名称(尤其是物理学界的最常用名称)作为条目名。这就如同另一位物理学家Erwin Schrödinger,尽管直译过来可能是“埃尔文·施勒丁格”或类似名称,却以其最常用名称“薛定谔”作为条目名。不知道您的见解?

顺带,关于其父亲的中间名James,我原译作“詹姆斯”应无问题。本条目中所有名字,即使自己原已非常熟悉的,我全都一一查阅过译名手册。当然,“詹姆士”是James的另一个常见译法。--Teekkari (留言) 2008年12月21日 (日) 10:54 (UTC)[回复]

OK。我考虑了一下,阁下改的条目名也有兼顾到“瑞利勋爵”这一最常见名称,那便保留现状亦可。--Teekkari (留言) 2008年12月21日 (日) 11:56 (UTC)[回复]

档案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File:Dame Rosanna Wong Yick-ming.jp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Wing (留言) 2008年12月26日 (五) 12:27 (UTC)[回复]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Wikipedia:同行评审[编辑]

Clithering兄,请您移驾给点意见。在Wikipedia:同行评审,谢谢。--Zanhsieh (留言) 2009年1月3日 (六) 17:55 (UTC)[回复]

关于[[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建议将同行评审连结加入{{进行中的内容评选}}模版内]][编辑]

Clithering兄,希望您支持该案并发表意见。对本人三番两次打扰请求帮忙,在此说声抱歉。谢谢。--Zanhsieh (留言) 2009年1月4日 (日) 14:51 (UTC)[回复]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编辑]

正在参与特色评选 希望您去投一票 谢谢—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9年1月20日 (二) 06:46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编辑]

南海泡沫事件提名中,你忘记投支持票了,请尽快补回吧。可惜即使你补回一票,还需要多两票才能当选呢,但投票今日将会结束了。评选最无奈的事,就是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落选了。—沙田友 (留言) 2009年1月21日 (三) 05:30 (UTC)[回复]

你是如何找资料呢?也就是说,你的编写技考?Ktsquare 留言 2009年1月21日 (三) 20:43 (UTC)[回复]
感谢,我现在预备出门赴约,迟些email给你,可以么?Ktsquare 留言 2009年1月22日 (四) 17:19 (UTC)[回复]
OK。Ktsquare 留言 2009年1月22日 (四) 17:25 (UTC)[回复]
不好意思,由于出外游玩没有email你:你是一次编写完成后才放上来、边写边改、还是其他方法?Ktsquare 留言 2009年1月24日 (六) 04:10 (UTC)[回复]
多谢指教,看来很有用。顺便恭喜你新年快乐,万事胜意。Ktsquare 留言 2009年1月25日 (日) 05:01 (UTC)[回复]

星章一枚[编辑]

写作星章
阁下三位数的DYK真是震撼。送上星章一枚,以表敬意—Ben.MQ 2009年2月6日 (五) 15:39 (UTC)[回复]

香港少数族裔[编辑]

阁下看来对条目的评选真的很认真呢!那么一个新条目评选也给这么多的意见,好让在下感到惭愧。说回正题,在下其实都是因为上年学校教了点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又令在下结识了一个少数族裔的朋友,突然今天心血来潮(刚刚考完试,想发泄一下)便写了这篇条目。其实在下对于非洲这方面我不太知道(毕竟好像没教过 :P)…… 而大陆其实恕小弟不才,算是一个少数族裔吗?我不知道…… 但好像现在香港也不少大陆人(那这样还算少数族裔吗 = =,都是看新闻)。— Jazecorps Nekivaryやめて2009年2月27日 (五) 13:38 (UTC)[回复]

谢谢关于麦都思的修改[编辑]

谢谢关于伦敦会麦都思未赴太平天国的修改。Ibekolu (留言) 2009年3月3日 (二) 15:13 (UTC)[回复]

给你星章[编辑]

原星章

阁下对维基政治条目贡献极大,望他日再努力。 窗帘布(议会厅) 2009年3月13日 (五) 11:04 (UTC)[回复]

评选[编辑]

档案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File:House of Lords.jp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18日 (三) 12:29 (UTC)[回复]

档案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File:UK House of Commons Chamber.jp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18日 (三) 12:29 (UTC)[回复]

档案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File:Portrait hr.jp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19日 (四) 02:30 (UTC)[回复]

档案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File:Pinochet-Thatcher.jp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19日 (四) 02:31 (UTC)[回复]

档案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File:Thatcher2004.jp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19日 (四) 02:32 (UTC)[回复]

档案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File:MThatcher..jpg已列入Wikipedia:档案存废讨论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19日 (四) 02:37 (UTC)[回复]

请说明撤销的理由[编辑]

您好!我使用数天时间编辑温斯顿·邱吉尔,力求忠于原意/精简文字/便于阅读,并在其讨论页提出条目 [敬请查照!]。

请问您有否比较前后差别?撤销理由为何?本文同时贴于该讨论页,请您择一处回应。 # Philinwiki (留言) 2009年3月25日 (三) 12:20 (UTC)[回复]

  • 您好,谢谢您迅速留言回应!

您提及撤销的三点理由:

1. 数字及日期前后留一空格。
2. 部份句子,如“曾获荣誉有 KG、OM、CH、TD、FRS、PC (Can)。”等等前后文句不通,并不算“修饰语句”。
3. 首段人物头衔被删,造成与格式手册有出入。

我可以复原前两点,第三点只是重新安排文字顺序,并未删除头衔。“修饰语句”是维基的制式选项,日后我另外写清楚。

若我依原文改正这三点,您可能接受吗? # Philinwiki (留言) 2009年3月25日 (三) 14:17 (UTC)[回复]

请问香港是否把von翻译为“云”[编辑]

印象中似乎您把几个人名给这样翻译了,请回应 ——Flyflame (留言) 2009年4月3日 (三) 12:56 (UTC)[回复]

社会学星章[编辑]

社会学星章
感谢阁下对政治的贡献 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10日 (五) 08:11 (UTC)[回复]

校对[编辑]

眼看阁下对政治条目蛮有心得和研究,近日在下小试牛刀创立了白俄罗斯共和国青年团,由于组织和北俄罗斯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令政治新手的在下无所适从,甚至连自己也觉得似乎有点偏离本意,希望阁下能帮忙校对全文,诚心感谢。—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11日 (六) 13:42 (UTC)[回复]

在下仅想到这个简称了,总不能叫共国团或共和团吧?若阁下有好的简称,烦请添上,感激。—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11日 (六) 14:28 (UTC)[回复]

候选[编辑]

小弟的基斯·高汉列斯联足球会正在分别进行优良条目候选特色条目候选,欢迎阁下前往发表意见。—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13日 (一) 11:57 (UTC)[回复]

Re:有关元氏[编辑]

您好,感谢您对元氏 (北魏孝明帝女)的关注。我想,有关历史这种严谨的学科,应该以史书为准,查诸史料,完全没有所谓“敬哀公主”一号,实质是某人胡编乱造或美其名曰“私谥”,就像给溥仪婉容李玉琴加谥号一样不可理喻。当前条目的名称是经过多方讨论后的结果(请看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7年7月5日),完全没有歧义而且准确。至于到底是“事迹败露”还是“大局已定”(条目中是“人心已定”,条目初始贡献者的话,我觉得没有实质性错误就没改,现在可改为“人心已经安定”),也要看史书上是怎么写的,《魏书·宣武灵皇后传》:“经数日,见人心已安,始言潘嫔本实生女,今宜更择嗣君。”虽然“经数日”是不对的,实际只一天不到就把元氏废了,但“人心已安”应是事实,说“人心已经安定”应该没有错。以上回复,希望您权衡后会支持,谢谢。——苏州宇文宙武之太阳殿 ♨迎仙宫 ★尚书省 2009年4月21日 (二) 00:05 (UTC)[回复]

感谢您的支持,对于您的严谨态度以及为全体维基人和维基读者考虑的长远眼光小弟十分钦佩,知道您是维基的超重量级人物,小弟与您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请您不吝赐教。——苏州宇文宙武之太阳殿 ♨迎仙宫 ★尚书省 2009年4月22日 (三) 02:5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