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東邦文化學館·維基百科漢字文化圈專題聯絡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邦文化学馆·维基百科汉字文化圈专题联络站  
CJKVbbs  
  



※ 现在,本论坛正在寻找海外服务器,寻得后论坛将及时重开。如果大家可以相提供关信息,请告知我们。谢谢。 电子邮件
※ 지금, 당 포럼은 해외의 서버를 찾고, 찾은 후에 포럼은 즉시 재개합니다. 만약 모두는 서로 정보를 닫는 것에 제공하면을 수 있고, 우리들에게 통지해 주십시오. 감사합니다. 전자 우편
※ Bây giờ, diễn đàn này là tìm kiếm cho một máy chủ ở nước ngoài, sau khi chúng tôi tìm thấy một máy chủ mới, các diễn đàn sẽ được mở lại kịp thời. Nếu bất cứ ai có thể cung cấp cho chúng tôi một số thông tin liên quan, xin vui lòng thông báo cho chúng tôi. Cảm ơn. Thư điện tử
※ 今、当フォーラムは海外のサーバーを探して、探した後にフォーラムは直ちに再開します。もしみんなは互いに情報を閉めることに提供するならばことができて、私達に告知して下さ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電子メール












↓↓↓   ✉   留言板 · 방명록 · Sổ lưu bút · ゲストブック   ⇒ ✉

论坛信息·포럼 정보·Thông tin diễn đàn·フォーラム情報[编辑]

以往的信息[编辑]

【新人必读】论坛介绍+FAQ。[编辑]

2006-06-07 18:39

论坛介绍
东亚(汉字文化圈)文化论坛欢迎您!
동아시아 (한자 문화권) 문화 게시판에 오신 것을 환영합니다!
Chào mừng bạn đến Diễn đàn văn hóa Đông Á (Hán tự văn hóa khuyên)!
東アジア(漢字文化圏)文化掲示板へようこそ!


世界的东方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千百年来东方各国不断发展、互相交流,共同创造出了璀璨夺目、独具特色的东亚文化。其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古代深深的影响了周边各国,在几千年的交流和发展中,日、朝/韩、越等东亚国家逐渐形成了自己近似中国的文化,同时、他们在吸收中华文明的基础上亦保留和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无论从语言、文字、建筑、宗教、生活习惯、节日庆典等方面都有著类似于中国但又具本国特色的文化元素。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给光彩夺目的东亚文化更增添了几分神奇与奥秘。 本论坛以朝鲜、越南、日本文化为纲,此三国文化、言语、历史为主,兼容其他世界文化话题。欢迎四方的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研习这些课题,在交流与学习中共同进步。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漢字文化圈論壇! 論壇剛剛重建起來,有一些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漢字文化圈論壇是一個東亞文化學術交流社區,主題是東亞漢字文化圈(日、韓、越爲主)的文化、語言文字和歷史。 我們期望能把她辦一個有學術氛圍、有特色的東亞文化論壇。 本论坛不鼓励过激的政治言论,主张民族平等、和平亲善。欢迎理性的学术讨论与交流! 希望大家來報到的時候能先閲讀論壇的管理規定(「東亞(漢字文化圈)文化論壇」管理規定:http://bbs.gophor.cn/cjkv/read.php?tid=2465),並自我介紹一下。比如說你來自哪裏,比較精通哪方面的,希望本論壇能爲你提供啥服務,是從哪裏知道本論壇的呢。呵呵,歡迎暢所欲言啦! 发帖可以用中文,繁简皆可,亦欢迎日文、韩文、越文的评论。 謝謝! p.s. 新域名為http://www.cjkvbbs.org/bbs,“cjkv”意為 China, Japan, Korea, Vietnam。


祝:"汉字文化圈论坛"重建完成!

虽然以前的“汉字文化圈论坛"被黑了2次,我们还是把它重新建起来了!

2006年5月29日。(原论坛建于2005年8月末)

希望原来的论坛里的朋友们能早点回来!

正因为有你们这些热心又有才识的朋友们,才给了我们动力,才有了现在焕然一新的论坛!

谢谢大家!m(_ _)m

p.s. 新域名为 www.cjkvbbs.net , "cjkv" 意为 China, Japan, Korea, Vietnam。

http://bbs.gophor.cn/cjkv/read.php?tid=14


FAQ(常见问题)
  • 汉字文化圈的定义?

汉字文化圈指的是历史上使用过汉字、本国语言大量借用古汉语词汇的东亚地区,其特征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国民中信仰佛教者众,历史上或现在以汉字作为传播语言和文化载体。这些地区主要为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

汉字文化圈具体指汉字的诞生地中国和越南、朝鲜、琉球、日本。 这些地域主要是农耕民族,存在有册封体制。另外、有些游牧民族如蒙古、Xizang,虽然位于汉字文化圈地区内,但不使用汉字。

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常和朝鲜的儒学者用汉字笔谈的方式来争论儒学问题,来自安南的使节与朝鲜使节互赠汉诗。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的向心力减弱,册封体制下的各属国对汉字的支配地位开始怀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汉字废止政策作为摆脱从属地位的象征,开始被采取。

另外,其他汉字使用国家,开始了简化康熙字典标准汉字的工作,如中国大陆采用简体汉字,日本采用新汉字字体。

汉字是东亚国际文字的观点到最近才开始出现。

随著韩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启示,东亚共同体建立的呼声也逐渐提高,作为东亚国际文字的汉字的重要性将被重新评估。

那些过去属于汉字文化圈而在近代丢掉了汉字的国家,也逐步意识到汉字的重要性,汉字复活的呼声也开始被宣导。

http://bbs.gophor.cn/cjkv/read.php?tid=5214


  • 如何区别汉字和汉语的概念?

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意音文字。汉字主要用于在书面上表记汉语(又可称华语、中文),在古代或现代也被用于表记日语、朝鲜语/韩国语和越南语等语言。

汉语,指汉民族的语言,又称中文、华文、华语,属汉藏语系,分析语,有声调。

汉字和汉语(指现代汉语,后文若无特别说明,皆适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就所指具体内容来看。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现在常被用于表记汉语、日语等语言;汉语是一种语言,又称中文、华文、华语,其不仅包括口语的语音系统,也包括书面上的书写系统。就这一点来看,汉语的内容是包括汉字的。

就使用范围来看。汉字在古代被东亚国家广泛使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现在的朝鲜半岛)、安南(现在的越南)以及琉球(现在的冲绳),现在的中国、日本、韩国仍使用汉字,北朝鲜和越南虽然已废止汉字使用,但在一些传统场合仍可见汉字;汉语,主要在中国以及海外华人聚居区使用,汉语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等地被定为官方语言。从这一点来看,两者的使用范围也是不同的。


  • 汉字与东亚其他语言及他们的本民族文字的联系?

汉字在中国古代便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平,由于字形和发声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比较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都曾经有过不说汉语,但使用汉字和本国文字表记本民族语言的历史(这种书写形式在现在的日本和韩国仍有保留)。汉字曾长期充当东亚地区的共同文字(类似拉丁文在古代欧洲的作用)。在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汉字被融合成他们语言的文字系统之一,被称为“漢字(かんじ)”、“漢字(한자)”、“漢字(Hán Tự)”。现在,在日本和韩国人们仍然把汉字认为是书写体系的一部分,而朝鲜和越南则不再使用汉字。

日本、朝鲜、越南的本民族文字创制以前,他们只有口头语言,而无文字。引入汉字以以后,当地人在正式场合的书面语多采用古汉语文言文(亦称为“汉文”),但日常生活中仍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口语。由于汉字无法完全表记他们的本民族语言,而文言文与他们本民族语言差异很大(即使在中国,书面的文言文与古代的口语亦是有差别的),为了完整的表记本民族语言,在9世纪,13世纪和15世纪,日本、安南、朝鲜分别发明了符合自身语言特征和规律的本民族文字(日本语的假名,韩国/朝鲜语的谚文,越南语的喃字),本民族文字发明之后,他们采用本民族文字和汉字共同书写自己的语言,其中汉字多用于书写从古汉语传入的汉字词,本民族文字都用于书写自己语言中的固有词。这种国汉混用的文书方式在现在的日本、韩国仍可见到。然而,本民族文字发明之后,完全用汉字书写的文言文仍继续使用,其在官方、知识阶层、上流社会的地位仍未有大的变化。这也是古代乃至近现代东亚异国人之间可以笔谈交流的原因之一。

http://bbs.gophor.cn/cjkv/read.php?tid=6953&fpage=2

论坛QQ群:12449769。管理群:21453704(请各版主加入)[编辑]

2006-07-09 11:04

论坛管理群:21453704 (请各版主加入)

论坛会员群(综合)1:12449769

论坛会员群(综合)2:3816463

论坛会员群(语言文字):24631642

论坛会员群(历史):26343778

本论坛MSN群:[email protected] (直接添加联系人即可)

社群主页:http://groups.msn.com/cjkvunion

韩国/朝鲜史交流群:5059359

越南史交流群:42692635

08年下半年的闭馆留言[编辑]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东邦文化学馆(原:汉字文化圈论坛)”将暂时关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能会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三五个月也可能是永远。感谢大家这些日子对论坛的支持,感谢大家在这个虚拟社区分享的知识、人生态度和情感,因此无论是管理者们还是会员们在我们共同的志趣领域都受益匪浅。创办者的初衷即是通过网络社区,结识一些对东方语言、历史、文化有著共同喜好的朋友,谈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当然,这个目标我们实现了。今管理人员多仕事繁忙,无暇长顾论坛,而在管理上、论坛形式上我们亦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今暂时关闭之事实在所难免。若阁下对论坛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对论坛今后的发展有什么看法,请与我们联系: 再次感谢!(现、本论坛海外服务器找寻中,寻得后论坛将及时重开。若大家可以提供相关信息,请联系我们,谢谢。)

2009年9月13日的闭馆留言[编辑]

本论坛暂时闭馆中,重开日期未定。

당 포럼은 잠시동안 폐관하고 있었습니다만, 재개일은 미정입니다.

Diễn đàn này là tạm thời đóng cửa, mở cửa lại ngày là chưa xác định.

当フォーラムはしばらく閉館していましたが、再開日は未定です。

✉ 论坛信息及留言板 / 포럼 정보 및 방명록 / Thông tin diễn đàn và Sổ lưu bút / フォーラム情報およびゲストブック ✉

※ 现在,本论坛正在寻找海外服务器,寻得后论坛将及时重开。如果大家可以相提供关信息,请告知我们。谢谢。

※ 지금, 당 포럼은 해외의 서버를 찾고, 찾은 후에 포럼은 즉시 재개합니다. 만약 모두는 서로 정보를 닫는 것에 제공하면을 수 있고, 우리들에게 통지해 주십시오. 감사합니다.

※ Bây giờ, diễn đàn này là tìm kiếm cho một máy chủ ở nước ngoài, sau khi chúng tôi tìm thấy một máy chủ mới, các diễn đàn sẽ được mở lại kịp thời. Nếu bất cứ ai có thể cung cấp cho chúng tôi một số thông tin liên quan, xin vui lòng thông báo cho chúng tôi. Cảm ơn.

※ 今、当フォーラムは海外のサーバーを探して、探した後にフォーラムは直ちに再開します。もしみんなは互いに情報を閉めることに提供するならばことができて、私達に告知して下さ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编辑]

留言板 · 방명록 · Sổ lưu bút · ゲストブック
[ ⇒ ✉ ]
※ 没有维基百科帐号者,也可以直接留言。
※ Không có tài khoản của Wikipedia, cũng có thể trực tiếp để lại lời nhắ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