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業餘無線電應急通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危機和自然災害時期,當有線通信、手機和其他傳統通信手段出現故障時,業餘無線電經常被用作緊急通信手段,協調救災活動。

與商業通信系統不同,業餘無線電通常獨立於可能在災害期間失效的地面通信設施。它分散在一個沒有短板(例如,可能出現超載現象的手機基站)的環境內,再加上台站數量大,愛好者技術全面且勇於奉獻等優勢[1],使得業餘無線電有足夠強的健壯性來應對緊急情況下的通信

業餘無線電操作員在應急製作天線和電源方面經驗豐富,並且當今大多數業餘無線電設備都可以由汽車電池供電。同時,業餘無線電操作員可以使用數百個頻率,並可以快速建立業餘無線電通信網,將不同的機構連接在一起,以提高互操作性。這就為應急通信帶來了便利。許多國家每年舉辦「戶外通信日」,以練習這些緊急通信技能。[2]

2004年9月2日,業餘電台被用來向天氣預報員提供來自巴哈馬的颶風弗朗西斯實時信息。

2004年12月26日,一場地震和由此產生的橫跨印度洋的海嘯摧毀了與安達曼群島的所有通信,但為協調救濟工作提供了便捷途徑的業餘電台依然正常工作。

2005年8月25日,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作為第一類颶風經過佛羅里達州邁阿密並引起山體滑坡。美國業餘無線電操作員及時進行響應,超過1,000名業餘電台操作員在格爾夫海岸努力為救災提供應急通信幫助。

2008年5月12日的「512」汶川大地震,成都業餘無線電應急通信網在地震發生不到3分鐘後,便啟用了應急通信程序,後又使用BY8AA作為主控台呼號,利用短波/超短波電台與外界取得聯繫,支援救災工作。

2017年,紅十字會要求,在颶風「瑪麗亞」襲擊之後,向波多黎各派遣50名業餘無線電操作員,以提供通信服務。[3]

例子[編輯]

台灣[編輯]

台北市跨年為避免人潮癱瘓通訊,均有中華民國業餘無線電促進會(CTARL)支援臺北最HIGH新年城緊急醫療通信支援服務。


中國大陸[編輯]

2008年5月12日14:28在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地震。14:31分,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市業餘無線電應急通訊網啟用439.225和439.800MHz向外界廣播。BH8AAA隨即向中繼台上的HAM發布應急通信響應請求。短時間內共有200餘人向主控台報到,收集災情報告100餘條。

14:45分,通過應急通信網向各台傳遞了震中與烈度信息,並發布動員令,要求各台做好應急通信保障,各中繼設台人全力保障中繼台正常運行。

13日,經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批准,四川省業餘無線電應急通信網正式成立,並使用BY8AA擔任主控台

14日,中國無線電協會在發布《協會總部號召全體HAM參與抗震應急通信》的通知,通知要求HAM:

2008年5月12日下午,我國四川汶川地區遭受地震災害。目前周邊部分地區出現通信中斷現象,部分保持通信服務的地區,也因為通話量激增造成網絡擁塞。

為此,協會總部希望廣大會員積極行動,確保所設置的個人業餘電台工作正常,在條件可及的情況下,守聽短波電台平時常用頻率,如遇到災區電台出現,應盡最大可能了解當地人民所急需資源,並報告當地政府部門。
遇到災害周邊地區需要通過電台向家人報平安等信息時,力爭用最短時間與其家人聯繫,將消息傳送出去。
受災當地及周邊地區業餘電台如尚可工作,應無條件配合當地抗震救災部門的行動,在抗震救災部門的允許下,為其提供通信服務。
按照業餘電台應急通信的原則,也可為當地居民做臨時傳遞信息服務,直至當地電信服務恢復。

各地業餘電台在遇到應急通信時,應予以避讓,並注意收聽.

17日,四川省業餘無線電應急通信網完成應急通信與前線支援任務,轉為調度城市之間的物資運輸。

2009年2月4日,美國無線電中繼聯盟英語American Radio Relay League(ARRL)將2008年度人道主義獎授予四川省無線電體育協會、中國無線電體育協會(CRSA)的業餘愛好者,以及在中國2008年5月地震後協助提供通信支持的中國業餘無線電愛好者[4],以表彰他們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做出的貢獻。

參考資料[編輯]

  1. ^ 童效勇(BA1AA)/陳方(BA4RC). 业余无线电通信(第五版).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21-4: 7. ISBN 978-7-115-55628-8 (中文(簡體)). 
  2. ^ 童效勇(BA1AA)/陳方(BA4RC). 业余无线电通信(第五版).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21-4: 26. ISBN 978-7-115-55628-8 (中文(簡體)). 
  3. ^ Murphy, Paul P.; Krupa, Michelle. Ham radio operators are saving Puerto Rico one transmission at a time. CNN.com. CNN. [29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4. ^ Awards Conferred at 2009 ARRL Board of Directors Annual Meeting. www.arrl.org. [2022-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