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共產黨長沙市委員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共產黨長沙市委員會


格言口號

為人民服務

第十四屆
(2021年9月—2026年)
現任委員
書記 吳桂英
副書記(2) 周海兵譚勇
常務委員(9) 馮紫英、彭華松、羅纘吉、朱東鐵、陳澎、張敏、劉匯、邱繼興、陳剛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中國共產黨長沙市代表大會
行政級別 正地廳級
授權法源 中國共產黨章程
本級紀檢機構 中國共產黨長沙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常設機構 中國共產黨長沙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
聯絡方式
中共長沙市委辦公廳
 實際地址 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大道218號
 電話號碼 +86 (0)731 8666677

中國共產黨長沙市委員會(簡稱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委),是中國共產黨湖南省長沙市的領導機關。現任市委書記是吳桂英。

沿革[編輯]

1923年上半年,中共長沙地方執行委員會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領導下成立。地委機關曾一度設在營盤街17號。陳佑魁夏明翰等歷任書記職務[1]:6。1926年7月北伐軍進入長沙後,改稱中共長沙市委員會。從1926年7月至1927年9月,李亞農陳競生彭公達歷任市委書記。1927年10月,塗正楚任市委書記。同年12月19日,塗正楚在灰日暴動中被捕犧牲[2],黨組織被破壞。1930年7月,紅三軍攻占長沙,黨組織曾一度恢復。但在撤軍後再遭破壞[1]:7

1937年,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1937年12月9日,徐特立王凌波赴長沙建立八路軍駐湘通訊處。1938年1月,中共長沙市臨時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任作民丁務淳等歷任書記職務。1938年5月,中共長沙市委員會正式成立。任作民、宋濂、毛達恂等歷任書記職務。11月,長沙市委與長沙縣委合併(一套人馬,兩塊牌子)。1939年至1945年,市一級黨組織中斷[1]:8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黨組織開始恢復。1945年11月,中共長沙縣委正式恢復成立,謝介眉、周禮、沈立人等歷任書記。縣委機關曾一度設在南陽街熊子烈家中的小閣樓上。

1948年8月,中共長沙特別支部成立,直屬中共中央上海局領導。陳克東、劉晴波歷任特支書記。1949年1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決定,在中共長沙縣委的基礎上,分別建立長沙市工作委員會和長沙縣工作委員會。1949年7月1日,中共長沙特別支部合併至中共長沙市工作委員會[1]:10

1949年8月初,長沙解放。25日,經中共湖南省委批准,中共長沙市工委與隨軍南下的市委合併,成立新的中共長沙市委員會。曹瑛、曾直、秦雨屏歷任書記職務。1956年5月15日至22日,中共長沙市第一屆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中共長沙市第一屆委員會[1]:12

1968年2月27日,長沙市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同年11月,湖南省革命委員會湘政(68)51號文件決定,在市革委會設立黨的核心小組。1970年5月進行了一次人事調整。丁健、景林歷任組長;孫雲英、鄒恆軍、李照民歷任副組長[1]:15

歷屆組成人員[編輯]

第一屆市委(1956年5月-1959年7月)
  • 第一書記:秦雨屏曹痴李瑞山(兼)
  • 書記:曹痴(1957年5月免,1958年1月重任)、孔安民苑洪武韓曙光王群伍
  • 常委:秦雨屏、曹痴、孔安民、苑洪武、韓曙光、王群伍、丁維克、劉健、林楠、張惠民、覃正光、李瑞山(增補)、陳學源(增補)、楊如彭(增補)、范志德(增補)
第二屆市委(1959年7月-1961年9月)
  • 第一書記:李瑞山(兼)、胡云初(未到職)
  • 書記:曹痴、孔安民、王群伍、韓曙光、丁維克、范志德
  • 常委:李瑞山、胡云初(未到職)、曹痴、孔安民、王群伍、韓曙光、丁維克、劉健、林楠、陳學源、范志德、張惠民、楊如彭、羅秋月(增補)、張庶民(增補)、劉英(增補)、戴巍(增補)、王秀仁(增補)、王鳳余(增補)
第三屆市委(1961年9月-1965年8月)
  • 第一書記:李瑞山(兼)
  • 書記:孔安民、王群伍、韓曙光
  • 副書記:白連城、趙陽城
  • 常委:李瑞山、孔安民、王群伍、韓曙光、劉健、張惠民、張庶民、楊如彭、陳學源、劉英、羅秋月、戴巍、王秀仁、王鳳余、白連城(增補)、趙陽城(增補)、張本科(增補)
第四屆市委(1965年8月-1971年1月)
  • 第一書記:李瑞山(兼)
  • 書記:孔安民、王群伍、韓曙光、白連城(1963年6月任)、趙陽城(1964年2月任)
  • 常委:李瑞山、孔安民、王群伍、韓曙光、白連城、趙陽城、劉健、劉英、張惠民、張庶民、張本科、楊如彭
第五屆市委(1971年1月-1980年9月)
  • 第一書記:景林、于明濤(兼)、齊壽良
  • 書記:寧生、張厚、石新山
  • 副書記:鄒恆軍、李照民、蘇明、武祚春、韓曙光 、柳同仁、雷志忠、張庶民、王守仁、李朗秋、李明來
第六屆市委(1980年9月-1985年10月)
  • 第一書記:劉夫生 (兼,1982年任)
  • 第二書記:熊清泉、齊振瑛(1982年11月-1985年6月)
  • 書記:石新山鄒乃山、王眾孚(1985年6月任)
  • 常務副書記:齊振瑛(1980年9月-1982年11月)
  • 副書記:李照民、張惠民、齊振瑛(1981年8月-1981年12月)、王克儉、高喜華、羅海藩、王眾孚(1984年8月-1985年6月)、曾昭宣、俞又昌、王克英
第七屆市委(1985年10月-1990年)
  • 書記:王眾孚
  • 副書記:王克英、曾昭宣、俞又昌
第十三屆市委(2016年9月-2021年9月)
  • 書記:易煉紅(2016年9月-2017年7月)、胡衡華(2017年7月[3]-2020年10月)、吳桂英(2021年2月[4]-)
  • 副書記:徐宏源(2016年9月[5]-2018年11月)、陳文浩(2016年12月[6]-2018年1月)、胡忠雄(2018年2月[7]-2020年1月)、朱健(2019年2月[8]-2020年2月)、鄭建新(2020年2月[9]-)、闞保勇(2021年5月-)
  • 常委:胡衡華、徐宏源、李軍(-2016年12月)、張迎春、鍾鋼(-2020年8月)、夏建平、曹立軍、王忠斌、黎春秋、高山、譚小平、張宏益、蔡亭英(2016年12月-2020年11月)、廖建華(2020年8月-)
第十四屆市委(2021年9月-)
  • 書記:吳桂英
  • 副書記:鄭建新(-2023年5月)、闞保勇(-2022年3月)、譚勇(2022年6月-)、周海兵(2023年5月-)
  • 常委:吳桂英、鄭建新(-2023年5月)、闞保勇(-2022年3月)、譚勇、胡衛兵(-2023年1月)、馮紫英、彭華松、何朝暉(-2022年6月)、羅纘吉、朱東鐵、陳澎、劉擁兵(-2023年5月)、張敏、邱繼興(2022年6月-)、劉匯(2022年8月-)、陳剛(2023年5月-)、周海兵(2023年5月-)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長沙市志編纂委員會 (編). 中国共产党长沙地方组织. 《长沙市志·第三卷》.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ISBN 9787543834576. 
  2. ^ 萬里 (編). 《湖湘文化辞典》.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年 [2020-02-05]. ISBN 97875438423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5). 
  3. ^ 长沙主要领导职务调整:胡衡华任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澎湃新聞. 2017-07-27 [202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4). 
  4. ^ 湖南省副省长吴桂英履新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澎湃新聞. 2021-02-10. 
  5. ^ 湖南省委决定:徐宏源同志任长沙市委副书记. 人民網. 2015-07-22 [202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4). 
  6. ^ 陈文浩任湖南长沙市委副书记,龙晓华任湘西州委副书记. 時刻新聞. 2016-12-12 [202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4). 
  7. ^ 湖南岳阳市委书记胡忠雄调任长沙市委副书记,刘和生接任. 時刻新聞. 2018-02-02 [202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4). 
  8. ^ 鍾煜豪. 75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任长沙市委副书记. 澎湃新聞. 2019-02-19 [202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4). 
  9. ^ 郑建新任长沙市委副书记. 中國經濟網. 2020-02-11 [2021-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