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員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員會
第十四屆
(2017年6月至今)
主要領導
主任委員 楊安娣
副主任委員(7) 孫豐月陳光劉寶田玉山孫秀雲郝東雲封雪梅(專職)
常務委員(25) 丁肇勇、盧冶、田玉山、朱廣山、劉寶、關今、許峰、孫豐月、孫秀雲、李莉、李玉良、楊安娣、楊克非、宋學思、陳光、苗琦、歐陽繼紅、封雪梅、郝東雲、胡亮、徐群麗、高勁松、梁弘、樊宇、穆金輝
機構概況
機構類型 省級行政區委員會
行政級別 正廳級
組織法規 中國民主同盟章程
常設機構 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 吉林省長春市工農大路825號團結大廈11樓
 電話號碼 +86 (0)431 8595 3854
 官方鏈接 www.jlmm.net.cn

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員會,簡稱吉林省民盟民盟吉林省委[1],是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的地方組織。

沿革[編輯]

組織建設[編輯]

1950年11月,中國民主同盟吉長(吉林省暨長春市)支部臨時工作委員會籌委會在長春成立。成立會由東北總支部主任委員高崇民主持,關俊彥杜若君聶恆銳丁克全為籌委會委員。1951年4月,關俊彥、杜若君、馬志振等3人被任命為民盟吉長支部臨時工作委員會委員,其中關俊彥為主任委員、杜若君為副主任委員。1955年1月,吉林省第一次盟員大會在長春市召開,正式宣布建立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支部。1956年3月,根據民盟全國第二次代表大會修改的《中國民主同盟章程》規定,民盟中央和地方組織的名稱均改稱委員會。民盟吉林省支部改稱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員會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民盟吉林省委員會被迫停止工作。直到1977年12月,中共吉林省委邀請省級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負責人舉行座談會,建議恢復活動。1978年6月,民盟吉林省委員會成立臨時領導小組,由徐壽軒(擔任組長)、關夢覺俞建章趙汝翼王正緒等5人組成[2]:107

2003年正式開通門戶網站。2012年6月的民盟吉林省第九次代表大會成立了民盟吉林省第一屆監督委員會。

盟員發展[編輯]

1951年底,全省共有盟員52人。1956年,《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共八大會議精神,推進了民盟等民主黨派的發展[3]。然而,1957年發生的反右運動,致使全省有68人被劃為右派分子,有45人被開除盟籍[2]:121文化大革命期間完全停止工作,直到198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才達到組織發展的高峰。

截至2018年12月底,民盟吉林省委員會一共召開了4次盟員大會和10次盟員代表大會,產生了14屆委員會。共有基層組織402個(其中:基層委員會47個、總支14個、支部341個)。全省盟員共計10345人[4]

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員會盟員人數演變
來源:《吉林省志·民主黨派 工商聯志》

歷任主委[編輯]

# 姓名 任期 注釋
1 關俊彥 1951年-1955年 民盟吉長支部臨時工作委員會主委
2 徐壽軒 1955年-1985年 任內逝世
3 關夢覺 1985年-1990年 任內逝世
趙汝翼 1990年-1992年 代理主委
4 曾孝箴 1992年-2002年
5 陳曉光 2002年-2012年
6 楊安娣 2012年-

歷屆委員會[編輯]

第一屆[編輯]

1955年1月30日,民盟吉林省第一次盟員大會在長春市召開,正式宣布建立民盟吉林省支部。選舉產生第一屆支部。包括支部委員19人,候補委員2人。

  • 主任委員:徐壽軒
  • 副主任委員:關夢覺喻德淵余瑞璜
  • 常務委員:徐壽軒、關夢覺、喻德淵、余瑞璜、關俊彥、靳雲漢、呂寶軒
  • 秘書長:陳培洪

第二屆[編輯]

1956年5月27日,民盟吉林省第二次盟員大會在長春市、吉林市同時召開。選舉產生第二屆委員會。包括委員21人。

第三屆[編輯]

1958年9月27日至28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三次盟員大會。選舉產生第三屆委員會。包括委員20人。

第四屆[編輯]

1961年7月2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四次盟員大會。選舉產生第四屆委員會。包括委員24人。

第五屆[編輯]

1964年1月30日至2月7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五屆委員會。包括委員25人。

  • 主任委員:徐壽軒
  • 副主任委員:關夢覺喻德淵俞建章
  • 常務委員:徐壽軒、關夢覺、喻德淵、俞建章、丁錫祉、王正緒、周希綱、趙汝翼、崔步青
  • 秘書長:崔步青

第六屆[編輯]

1980年6月30日至7月4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二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六屆委員會。包括委員25人。

第七屆[編輯]

1984年4月5日至11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三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七屆委員會。包括委員35人。候補委員5人。

第八屆[編輯]

1988年2月6日至8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四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八屆委員會。包括委員46人。

  • 主任委員:關夢覺趙汝翼(代理)
  • 副主任委員:余瑞璜趙汝翼劉克靜曾孝箴穆中魂、馬寧(1989年7月增選)
  • 常務委員:丁克全、馬寧、王國琴、王隆甫、方眾孚、劉克靜、劉家駒、關夢覺、李載柔、吳伯威、余瑞璜、尚可、鄭國棟、張世達、趙汝翼、郭作揚、曾孝箴、蔣端方、穆中魂、王淑蓮(1988年5月增選)、孫家珍(1988年5月增選)、李明瑚(1988年5月增選)
  • 秘書長:劉家駒→方眾孚(代理)
  • 顧問:馬忠林、王正緒、劉家瑞、關守身、何善周、楊先敏、楊建元、陳鴻鈞

第九屆[編輯]

1992年6月24日至26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五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九屆委員會。包括委員47人。候補委員1人。

  • 主任委員:曾孝箴
  • 名譽主任委員:趙汝翼余瑞璜
  • 副主任委員:穆中魂、馬寧、郭作揚賈裕觀歐陽謙
  • 常務委員:馬寧、關品三、劉孝嚴、孫家珍、李明瑚、李復生、張世達、周連祥、歐陽謙、鄭國棟、趙錫謙、侯國棟、郭作揚、賈裕觀、曹曄、曾孝箴、蔣端方、穆中魂
  • 秘書長:郭作揚(兼)
  • 顧問:馬忠林、王正緒、王國琴、王隆甫、劉克靜、劉家瑞、何善周、楊先敏、楊建元

第十屆[編輯]

1997年?月召開民盟吉林省第六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十屆委員會。

第十一屆[編輯]

2002年6月26日至30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七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十一屆委員會。

  • 主任委員:陳曉光
  • 名譽主任委員:曾孝箴
  • 副主任委員:樊玉國、楊金順、張釜、黃百渠、謝京江、何宛英、楊建東、孫豐月(2006年增補)
  • 常務委員:於鵬翔、王志東、王志剛、王犁犁、申德振、關今、任文雙、劉大有、劉孝嚴、楊建東、楊金順、李勇、李麗娜、李悅生、何宛英、張釜、陳小冬、陳曉光、袁清華、徐明、黃百渠、謝京江、樊玉國、孫豐月(2006年增補)
  • 秘書長:關今(兼)

第十二屆[編輯]

2007年6月1日至2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八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十二屆委員會。

  • 主任委員:陳曉光
  • 副主任委員:楊金順、張釜、黃百渠、謝京江、何宛英、楊建東、孫豐月、關今、陳光(增補)、楊安娣(2012年增補)
  • 常務委員:
  • 秘書長:關今(兼)→李麗娜

第十三屆[編輯]

2012年6月28日至30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九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十三屆委員會。

  • 主任委員:楊安娣
  • 副主任委員:楊金順、謝京江、何宛英、楊建東、孫豐月、關今、陳光、劉寶
  • 常務委員:
  • 秘書長:李麗娜

第十四屆[編輯]

2017年6月12日至14日召開民盟吉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委員會[5]

  • 主任委員:楊安娣
  • 副主任委員:孫豐月關今(2017年調職離任)、陳光劉寶田玉山孫秀雲郝東雲、封雪梅(2018年12月起任專職副主委)
  • 常務委員:丁肇勇、盧冶、田玉山、朱廣山、劉寶、關今、許峰、孫豐月、孫秀雲、李莉、李玉良、楊安娣、楊克非、宋學思、陳光、苗琦、歐陽繼紅、封雪梅、郝東雲、胡亮、徐群麗、高勁松、梁弘、樊宇、穆金輝

機構設置[編輯]

職能部門[編輯]

  • 辦公室
  • 組織部
  • 宣傳部
  • 參政議政部
  • 社會服務部

專門工作委員會[編輯]

  • 高教委員會
  • 普教委員會
  • 科技委員會
  • 文化委員會
  • 衛生委員會
  • 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
  • 農業與農村委員會
  • 婦女委員會
  • 社會法制委員會
  • 經濟委員會

參考文獻[編輯]

  1. ^ 潘躍; 祝大偉. 凝心聚力推动长白山生态保护. 人民日報. 2018年9月5日: 第19版 [2020年1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9月5日). 
  2. ^ 2.0 2.1 吉林省地方志編篡委員會 (編). 吉林省志 卷十 民主党派 工商联志.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年8月. ISBN 9787206022951. 
  3. ^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56年.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5). 
  4. ^ 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员会简介. 民盟吉林省委員會. 2019-03-02 [202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7). 
  5. ^ 民盟吉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 人民政協網. 2017年6月16日 [202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