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丹江口水庫

座標32°43′8.39″N 111°33′3.20″E / 32.7189972°N 111.5508889°E / 32.7189972; 111.550888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庫在中國的位置
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庫在中國的位置
代碼BFG00000031
級別大(一)型水庫
水庫位置 中國湖北省河南省
大壩位置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座標32°43′8.39″N 111°33′3.20″E / 32.7189972°N 111.5508889°E / 32.7189972; 111.5508889
上游流入漢水丹江淅水
下游流出漢水
集水面積9.52萬平方千米
水庫面積750,將增加到1022.75平方千米
最大水深53.2,將增加到80米
正常水位157米,將升至170米
總庫容339.1億立方米
正常庫容175億,將升至290.5億[1][2]立方米
壩頂高程176.6米
壩頂長度3442米
裝機容量105萬千瓦
水質Ⅱ類[3][4]
開工時間1958年
竣工時間1973年
地圖

丹江口水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部漢江中上游的一座大型水庫,橫跨兩省,庫區主要分布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境內。丹江口水庫是以供水、防洪、發電為主,兼具灌溉、養殖等功能的大(一)型人工水庫,屬多年調節型水庫,由1958年修建的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和2005年10月開工的丹江口大壩主體加高工程完工後蓄水形成。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使丹江口水庫的總面積達1022.75平方公里,庫容339.1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70米,死水位150米。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唯一水源地,也是中國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5]

水源

[編輯]

丹江口水庫的水源分別由發源自陝西省寧強縣蟠冢山的漢江、發源於陝西省秦嶺地區商洛市西北部鳳凰山南麓的丹江和發源自河南省欒川縣小廟嶺的淅水組成。丹江口水庫最開闊處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縣交界處,形成長30餘公里、寬20餘公里的水面,被譽為「小太平洋」。

大壩

[編輯]

丹江口水庫的大壩是一個混凝土大壩[6]。除了供水、發電設想之外,丹江口大壩工程最初還有為三峽工程提前練兵的使命。[7]

建設歷史

[編輯]

建設背景

[編輯]

1950年7月22日,為治理開發漢江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漢江治本委員會。該會由中南財經委員會、湖北省人民政府、長江水利委員會等單位組成。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任主任、林一山任副主任,長委中游工程局局長任仕舜任秘書長。1952年10月,水利部部長傅作義、副部長李葆華、水利專家張含英須愷、林一山以及蘇聯專家布可夫組織近百人的查勘團,查勘了漢江中、下遊河段,重點是丹江口壩址和碾盤山壩址,認為丹江口是少有的良好壩址,碾盤山是必是不可少的梯級,但後者不宜列為漢江的第一期工程。此後即加快了漢江流域規劃和丹江口工程的勘測設計步伐。195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武漢長江南京,時任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林一山陪同。毛和林在途中探討了「南水北調」問題,丹江口被毛澤東確定為水利樞紐工程大壩選址地點。1954年10月,國家計委、水利部、燃料工業部會同黃河規劃蘇聯專家組對漢江幹流進行了查勘,重點查勘了丹江口壩址,同時提出了綜合利用,梯級開發的初步意見,對漢江流域規劃起到重要作用。

初期工程

[編輯]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市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決定修建丹江口大壩。1958年6月,湖北省和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聯名向黨中央、國務院報送了《關於丹江口工程鑑定會議的報告》,確定了丹江口水庫正常高水位170米、大壩高程175米、電站裝機容量75.5萬千瓦的設計方案。6月7日,時任湖北省省長張體學在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召開了修建丹江口水利樞紐第一次預備會,8月8日,他又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工程會,提出9月1日開工。丹江口工程工期的設想是在1958年10月份開工,保證1961年底完工,三年建成丹江口大壩工程,而且要「爭取1960年完工」。穩妥起見,「對外宣傳保證1962年完工,爭取1961年完工。」實際上丹江口工程用了15年才完成了一半。

當時的丹江口實際上是一塊名叫沙陀營的河谷地,只有38戶人家。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舉行開工儀式。參加典禮的有湖北省、河南省及有關專署的負責同志、還有參加施工的職工、民工等共五千多人。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長兼漢江丹江口工程委員會主任、總指揮長張體學、河南省副省長邢肇棠在會上發表講話。工地黨委副書記任士舜。蘇聯專家組組長巴克塞耶夫,總工程師趙鍾靈。工程總指揮部下設政治部、器材運輸司令部、後勤司令部及左翼、右翼兩個兵團。襄陽專區專員夏克任總指揮部後勤司令部政委兼司令員專管民工的吃、用等生活供應。首先在漢江右岸建圍堰,江水在左側三分之一的河道中下泄;然後把右岸圍堰中的水抽出,清理河床壩基,在此澆築混凝土建大壩和導流孔。由於缺乏建鋼板樁圍堰的鋼材,建木板樁圍堰遭難以穿過大卵石層的困難,採用了工程師楊銘堂提出的土石圍堰。為此,1958年10月從湖北、河南兩省所屬的襄陽、荊州、南陽3個專區17個縣的10餘萬民工,其中襄陽專區調集5萬民工,組建4個民兵師;河南省南陽地區調集2萬民工,組成2個民兵師;湖北荊州地區調集2萬民工,組成2個民兵師。每個民兵師分別由縣級領導擔任師長、政委,專設副政委管後勤。師下設團、營、連。一個公社為一個團,一個大隊為一個營,一個小隊為一個連。另有從淮河水利委員會和武漢水利部門等地來的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組成機械師。9個民兵師又分別由左翼兵團和右翼兵團統領。用扁擔、筐子、小木船,運載着黏土、砂石建右岸圍堰。1958年11月5日,右岸圍堰工程正式啟動。1958年12月25日,右岸圍堰勝利合攏,右岸黃土嶺北剷平填進漢江,築起了1320米長的圍堰。到1959年2月,歷時僅151天,右岸「以土趕水」圍堰工程順利完成,並完成深挖基坑34米。1959年4月26日至4月28日,丹江口大壩工程總指揮部勞動模範表彰大會在工程總指揮部大禮堂隆重開幕,1500名勞模出席了表彰大會。4月27日早上,1500名勞模乘坐45輛卡車,到試通航首飛的老河口機場乘飛機體驗飛行。[8]1959年7月18日,總指揮部發出了「腰斬漢江,今冬截流」的號召,並且將截流日期定在12月26日。1959年12月24日11時55分僅用時3小時10分鐘就完成了漢江截流。1959年水電部在丹江口成立了(大壩)基礎驗收委員會,由設計、地質、施工質檢三方面技術人員組成的基礎驗收小組,日夜守護在澆築中的大壩基坑。

1960年,丹江口工程因國家財政困難,精簡施工隊伍,由10多萬人壓縮到35000人。

1961年,水利電力部與湖北省組成質量檢查組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已澆築的壩體混凝土出現架空和冷縫達427處,裂縫有2463條之多,其中性質較嚴重的基礎貫穿裂縫有17條。1962年中共中央召開了著名的七千人大會,次日丹江口工程被要求下馬。水電部準備了「文下」「武下」兩種方案:文下是國家再作一些投資,讓已澆好的混凝土工程對丹江防汛能起點滯洪作用;武下是就地解散。經張體學多方努力,丹江口大壩沒有下馬,而是將主體工程停下來,開始處理質量事故。

1964年12月,國務院批准了丹江口工程復工,分期進行。首期工程將大壩修建到162米高程,實現能夠防洪、發電。著名作家碧野到丹江口工地深入體驗生活,創作了長篇小說《丹鳳朝陽》,是描寫長江水利開發建設的第一部長篇小說,1979年8月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首版,印了10萬冊。[9]

1968年5月7日,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第一台15萬千瓦機組投產發電。12月29日,水電部軍管會生產指揮部對長辦革委會、丹江口工程局革委會「批覆丹江口升船設計方案」原則上同意該設計方案。

1969年1月26日陶岔渠在當時的鄧縣九重鄉陶岔村石盤崗舉行開工典禮。5月15日河南、湖北兩省革委員和長辦聯合辦文上報國務院,一致意見將丹江口水庫蓄水位從145米高程提出到155米。

1974年2月24日,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全部完成。此時的丹江口大壩總長2.5公里,壩頂高程162米,裝機容量90萬千瓦。10月21日,丹江口水庫壩前水位第一次達到高程157.7米,超過正常蓄水位2.7米。

1984年,國務院批准從丹江口超發電收入中籌措3億元,分10年安排解決水庫移民遺留問題。

加高工程

[編輯]

2005年9月,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開工。丹江口大壩加高需要對庫區約33萬人動遷安置,其中湖北省18.2萬人,河南省15萬人。

2006年,國務院17號文件下發,對2006年6月30日之前的水庫移民進行後期補償。納入扶持範圍的移民每人每年補償標準為600元,連續補償20年。

2009年6月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竣工。丹江口大壩從162米加高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將從157米提高至170米,水面從700餘平方公里擴張到1000平方公里,庫容從174.5億立方米增加到290.5億立方米。工程概算投資為24.25億元。2014年蓄水位提高後,每年可通過渠道向北京、天津、河北與河南送水130億立方米。[1][10]

2013年8月,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在丹江口市宣布,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通過蓄水驗收,水庫正式具備蓄水條件。

南水北調

[編輯]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丹江口水庫為水源地,中線工程的渠首、向華北地區輸水的閘門陶岔渠位於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陶岔渠工程完工後[何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等4省市的居民[誰?],將會喝上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水[來源請求]

影響

[編輯]

漢江中上游洪水峰高量大,來勢迅猛,徑流分配很不均勻。下遊河槽愈往下游愈窄,宣泄能力不斷遞減,又常受長江水位的頂托,每遇洪水湖北省極易成災。1935年的洪水造成14處潰口,湖北省老河口市以下悉成澤國,淹沒耕地670萬畝,受災人口370萬,淹死8萬餘人。從1931年至1948年的18年間,漢水發生大的水災有9次之多,11次潰口。當時在湖北省江漢平原流傳民謠:"漢江大水浪滔天,十年倒有九年淹。賣掉兒郎換把米,賣掉妮子好上捐。打死黃牛餓死狗,背起包袱走天邊。" [11]

丹江口大壩的建成增強了漢江的防洪能力[來源請求],保護着[來源請求]下游1700萬畝耕地,1390萬人口[來源請求],以及襄陽武漢等重要城市。1998年夏季,長江流域發生繼1954年特大洪水之後的又一次全流域型洪水,漢江上游8月份總來水量高達110.7億立方米,經丹江口水庫調蓄削峰率60~93%,水庫超蓄洪水37億立方米[來源請求]

負面影響

[編輯]

移民

[編輯]

丹江口大壩一期工程移民38萬人,其中包括河南省淅川縣20.5萬人,對於移民問題,當時中共中央的政策是當地自己解決。南陽政府從1959年4月開始將22342名移民送往青海高原支援邊疆,由於環境惡劣,移民決定回遷河南淅川,但青壯年勞動力被強迫扣留,其他老弱病殘的移民依靠沿路乞討離開了青海。

1961年,丹江口大壩蓄水,庫區124米以下的居民需全部遷走,淅川有2萬6千多移民,移民每人有170元搬遷費。

1964年,河南淅川有6萬8千多移民遷往湖北荊門鍾祥,其中4.9萬人被安置在鍾祥市柴湖鎮,柴湖原本是一片沼澤之地,條件惡劣,無人居住。柴湖地下水中的鐵、錳及細菌總數嚴重超標,搬遷到這裡的居民食道癌發病率極高。移民開墾的土地,經常被當地人霸占,移民與當地人之間的暴力事件時有發生,移民的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種種惡劣環境下,有大量移民回遷淅川,但他們卻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

經濟影響

[編輯]

在陶岔渠建成丹江口大壩下閘蓄水後,淹沒了淅川縣土地面積36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占當時全縣總耕地面積55%的28.5萬畝耕地,各項損失達7.4億元。對淅川縣經濟造成嚴重影響,製造出一大批貧困人口。

1990年丹江口水庫開始執行國家淹沒區禁止建設的政策,致使丹江口市和淅川縣位於海拔172米水位線以下所有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停止。

丹江口大壩壩高由162米提高到176.6米,正常蓄水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淅川新增淹沒面積144平方公里(占新增淹沒總面積的47.6%),淹沒3個集鎮、36家工礦企業及大批基礎設施,各項淹沒指標占庫區兩省六縣市總淹沒指標的一半,靜態損失約90億元。

環境問題

[編輯]

在丹江口大壩建設過程中,丹江口市漢江兩岸25萬畝林木被砍伐了50多萬立方米,10萬建設工人燒柴達30萬噸,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1983年,由於丹江口水庫使得安康下游的河槽不斷淤積抬高,最終導致了江流不暢乃至下游倒灌,成為安康特大洪災的原因之一[12]。此次洪災共造成870死亡、89600人受災,3.2平方公里被淹,經濟損失4億餘元人民幣[13]

誘發地震

[編輯]

丹江口水庫自1970年1月蓄水到1985年12月,庫區共誘發地震800餘次,震源深度在4-9km之間,其中Ms≥2.5級31次,1973年南陽市淅川縣宋灣發生里氏4.7級水庫誘發地震,震中烈度為Ⅶ度,損壞房屋1900餘間,地面裂縫,庫區內產生滑坡;[14]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大壩再次加高工後,壩高將由162米增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將升至170米,庫容將從210億立方米增至339.1億立方米,從而加大了水庫再次誘發地震的可能性。[15]

淹沒的古城以及古物

[編輯]

旅遊

[編輯]

丹江口水庫的淅川雁口一帶,江面狹長,奇峰對立,石壁陡峭,被稱為丹江「小三峽」(雁谷峽、雲嶺峽、太白峽)。

獅子山的山壁上有一天然石佛,高度約15米,面向庫區,端莊安詳,雙手合十。

坐禪谷丹江大觀苑淅川八仙洞以及始建於唐代的著名寺廟香嚴寺也位於庫區附近。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近15米库容增加四成. [2010-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0). 
  2. ^ 戚琪,彭虹,張萬順 等. 丹江口水库垂向水温模型研究. 人民長江. 2007, 38 (2) [2010-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3. ^ 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 已符合南水北调标准. [2010-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4. ^ 宋國強,張衛東,殷明 等. 丹江口水库总氮监测与综合分析.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9, 32 (11) [2010-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5. ^ 付建軍; 王夢涼 王保紅 謝丹雄. 丹江口大坝加高施工和枢纽运行管理. 人民長江. 2015, 46 (6): 14–16,34 [2021-01-13].  [失效連結]
  6. ^ 丹江口大坝坝顶全线贯通 加高至176.6米. 秦楚網. 2009年6月21日 [2010-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5) (中文(簡體)). 
  7. ^ 南水北调工程的提出与丹江口大坝建设. 十堰南水北調網. 2010-08-11 [201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7) (中文(簡體)). 
  8. ^ 常怀堂:“张体学与丹江口大坝”,来源:《十堰晚报》,2018-05-04. [2022-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2). 
  9. ^ 常懷堂:「碧野與丹江口工程」,來源:長江水利網 2019年11月04日 [失效連結]
  10. ^ 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湖泊科學. 20230425, 35 (3): 821–832. doi:10.18307/2023.0306. 
  11. ^ 南水北调工程史诗性纪实《大江北去》:第34节:丹江口大坝:十万人生命铸就的丰碑. 騰訊網. [201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7) (中文(簡體)). 
  12. ^ 【追记】大水为何难以避免 1983年安康洪灾. 鳳凰網. 《生活》雜誌. 2007-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1) (中文). 雨水至多只是這場浩劫的成因之一。雨水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則是江流不暢。黃萬里談到,修建於1958年、位於安康下游的丹江口水庫,在此前的25年使安康下遊河槽不斷淤積抬高,「否則洪水再大也可以從寬深的河槽里排出去」 。也就是說,洪峰來臨之時,江流不暢乃至下游倒灌,是安康幾個小時內水位暴漲的主要原因。 
  13. ^ 7月31日 再忆1983年安康特大洪灾 一座城市的灭顶之灾(组图). 人民網. 《華商報》、《三秦都市報》. 2014-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中文). 
  14. ^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简介. 十堰地震局. 2009-08-31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5. ^ 浅析丹江口水库地震应急管理工作. 清華大學領導力. 2010-08-20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