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碣岩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碣岩之戰
努爾哈赤征服海西女真諸部的戰爭的一部分

滿洲實錄》中描繪褚英代善大敗烏拉兵的情景
日期1607年農曆正月末至二月
地點
朝鮮鍾城烏碣岩一帶
結果 建州獲勝
參戰方
建州 烏拉
指揮官與領導者
舒爾哈齊
褚英
代善
費英東
扈爾漢
揚古利
博克多
常柱
胡里布
兵力
3,000 10,000
傷亡與損失
不詳 約3000

烏碣岩之戰朝鮮史稱門岩之敗[1]文岩大敗[2],爆發於1607年農曆正月末至二月初。因原屬烏拉東海女真蜚優(位於今吉林省琿春市三家子滿族鄉古城村[3])城主策穆特黑決定投靠建州,建州統治者努爾哈赤命其弟舒爾哈齊等派兵迎接,在圖們江朝鮮鍾城附近的烏碣岩(位於今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咸鏡北道一帶[4])與前來截擊的烏拉軍隊遭遇。交戰中,烏拉主帥博克多陣亡,烏拉大敗,其勢力至此退出圖們江流域。

背景[編輯]

東海女真各部自1600年以後從屬於烏拉,其珍珠紫貂等成為烏拉重要經濟來源的一部分,與明朝的貿易也一度被烏拉壟斷;同時,建州也尋求在其中分得利益,故也不斷與東海女真各部進行接觸[5]。1607年正月,從屬於烏拉的瓦爾喀部蜚優城主策穆特黑不堪布占泰壓迫,希望率眾投靠建州[6]。不同觀點則認為,策穆特黑因距離路途遙遠難以交易其大量珍珠、紫貂等存貨,而努爾哈赤主動聯絡策穆特黑並決定全部以高價收購,此舉最終誘使其舉族來投[7]。儘管建州自護送布占泰回烏拉繼貝勒位後,二者屢次和親並結為同盟,有互相不納降人的約定,但努爾哈赤依然派遣其三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次子代善、大將費英東扈爾漢揚古利率三千人馬前去迎接[8]

經過[編輯]

聽聞蜚優城改投建州後,布占泰不願與其岳父努爾哈赤對陣,於是派其叔博克多、從兄常柱、從弟胡里布統兵一萬前去截擊,令生擒策穆特黑回來審問[8]。舒爾哈齊認為師出無名,本不欲發兵,行軍途中有一白光在軍旗上一閃而過,舒爾哈齊認為是凶兆,故有意班師,但遭到褚英和代善的反對[9]。月末,建州軍隊抵達蜚優城,遷走城內全部百姓後,將該城和附近存在全部焚毀後返程[9]。二月初,建州軍隊行進至圖們江畔朝鮮邊境鍾城附近的烏碣岩時與前來截擊的烏拉軍隊相遇。當時大雪紛飛,舒爾哈齊與部將常書納齊布止步於山上,按兵觀望。扈爾漢、揚古利分兵保護蜚優城降人後,率二百兵與烏拉軍先鋒展開激戰,緊接着褚英、代善各率兵五百從兩翼夾擊。混戰中,代善陣斬博克多,意外失去主帥的烏拉軍因此大亂,盡棄器械馬匹,慌忙奔逃,建州軍斬殺烏拉軍三千餘眾,常柱父子、胡里布被俘。建州軍戰後打掃戰場得馬匹五千餘、甲三千餘[10]

影響[編輯]

戰後,烏拉失去了對圖們江流域的控制權,儘管大部分東海女真部族仍從屬於烏拉,但因建州打通了前往東海女真各部的要道,此後窩集庫爾喀等部在努爾哈赤一系列的征撫後逐漸被建州掌控,並為其輸送了兵源[11]。此戰舒爾哈齊的觀望不動也成為兄弟二人此後決裂的導火索之一[12]

來源[編輯]

引證
  1. ^ 朱誠如 2002,第72頁;引自《光海君日記》元年三月辛卯
  2. ^ 朱誠如 2002,第72頁;引自《光海君日記》二年十一月己未
  3. ^ 趙力 2012,第438頁
  4. ^ 朱誠如 2002,第69頁
  5. ^ 趙東升 & 宋占榮 1992,第65-66頁
  6. ^ 趙爾巽等 1998,第9147頁
  7. ^ 趙東升 & 宋占榮 1992,第66頁
  8. ^ 8.0 8.1 趙東升 & 宋占榮 1992,第67頁
  9. ^ 9.0 9.1 趙東升 & 宋占榮 1992,第68頁
  10. ^ 閻崇年 2006,第59-60頁
  11. ^ 趙東升 & 宋占榮 1992,第70-72頁
  12. ^ 閻崇年 2006,第290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