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二十世紀大舞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二十世紀大舞台
學科戲曲
語言中文
出版資訊
出版歷史1904年
ISO 4在此搜索

二十世紀大舞台》,是1904年,陳去病汪笑依等在上海發起創辦的、中國第一種以戲曲為主的文藝期刊[1]

概述[編輯]

1904年10月,《二十世紀大舞台》創刊,其主張京劇改良運動,但僅出版了兩期,便被查禁[2]。第一期發表了陳去病、汪笑儂等的文章,明確提出刊物的宗旨:「本報以改惡俗,開通民智,提倡民族主義,喚起國家思想為唯一之目的。」[3]柳亞子撰寫了《發刊詞》,他提醒人們重視戲曲的社會作用,並痛斥在民族危亡之際依然演唱《燕子箋》、《春燈謎》等充滿閒情逸緻的戲文,要求編演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之類的以揭露統治者的兇殘暴虐、歌頌烈士遺民的忠誠為主的歷史劇目。他把京劇改良與革命運動聯繫起來,將矛頭直接指向清朝統治者[4]

陳去病以陳佩忍為署名,在《二十世紀大舞台》第一期發表了重要文章《論戲劇之有益》。文章從當時帝國主義侵略、清政府腐敗、民族危亡的現狀出發,認為救國乃是國人之要務,而戲劇是喚醒民眾、推動民黨革命活動的重要一環。作者把戲劇與救國聯繫起來,從而充分肯定了戲劇的社會功能。第二期又發表了白話體文章《告女優》一文。文章呼籲提高藝人的社會地位,勉勵上海女藝人向汪笑依學習。《二十世紀大舞台》第一、二期共刊登理論文章10篇,劇本8個。出版後,引起強烈的反響[5]孫中山在香港所辦的《中國日報》對此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6]

參考[編輯]

  1. ^ 《中華上下五千年》編委會編. 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6卷. 中華書店. 2011.07: 2585. ISBN 978-7-80663-118-8. 
  2. ^ 夏征農,陳至立主編;熊月之等編著. 大辞海 中国近现代史卷.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3.12: 92. ISBN 7-5326-4071-X. 
  3. ^ 李默主編.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 2013.10: 134. ISBN 978-7-80766-662-2. 
  4. ^ 張春田著. 革命与抒情 南社的文化政治与中国现代性 1903-192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07: 134. ISBN 978-7-208-13100-2. 
  5. ^ 張福海著. 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研究 1902-191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03: 32–35. ISBN 978-7-5325-7426-1. 
  6. ^ 趙艷紅編著. 中国文学简史.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4.02: 355. ISBN 978-7-5034-45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