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傅文俊

傅文俊(1955年),中國當代藝術家,現生活和工作於中國重慶。其作品主要反映對東西方歷史、文化、人文方面問題的思考與反思,以攝影數字藝術裝置油畫為主要的藝術形式,提出並創立了「數繪攝影」藝術流派[1]

生平[編輯]

傅文俊出生於中國重慶,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藝術探索中將攝影藝術與水墨油畫雕塑裝置等其他藝術形式進行融合性地表達與呈現方面進行摸索,提出並創立了「數繪攝影」流派[2][3][4][5]。曾在歐洲現代藝術博物館[6]中國美術館[7]香港大學[8]、紐約聯合國總部廣東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等藝術機構舉辦個人展覽。傅文俊的作品曾在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德國北部藝術區國際藝術大展(NordArt)、第18屆葡萄牙塞爾維爾雙年展、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現的聲音」等展覽中展出[9]。2016年受邀參加羅馬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美國半島藝術中心雙年展、意大利當代藝術三年展[10]等藝術展覽。2017年受邀參加首屆地中海國際藝術雙年展[11] 、倫敦藝術雙年展[12] 、羅馬視覺藝術三年展[13]等國際藝術展覽。

數繪攝影[編輯]

數繪攝影(Digital Pictorial Photography),由傅文俊提出並創立的攝影藝術風格流派

「數繪攝影」的創作理念,重新闡釋攝影藝術核心的傳統。傅文俊在過程中融入了其它藝術媒介的元素,開創了美學上一種嶄新的愉悅體驗。傅文俊擁抱各類藝術形式,將它們結合成獨特及具紀念價值的作品,遠超出純粹地記錄影像的範圍。他的作品糅合了攝影的務實和各種視覺藝術的美感,透過攝影和其他藝術形式互相配合,把看似難以理解的訊息轉化成平易近人的概念,反思歷史與人文的各種問題。[14]

個人展覽[編輯]

  • 2019年
  • 《再次進場——傅文俊數繪攝影作品展》,重慶美術館。中國重慶[15]
  • 《相機繪畫:傅文俊的攝影創作》,香港大學,中國香港[16]
  • 2018年
  • 《這是攝影嗎?——傅文俊數繪攝影個人展覽》,戴爾瑞藝術中心,美國博爾德[17]
  • 2017年
  • 《傅文俊:數繪攝影的寫意方式》,四川美術學院,中國重慶[18]
  • 《內心的自省:傅文俊數繪攝影的藝術表達》,歐洲現代藝術博物館,西班牙巴塞羅那[19]
  • 《和而不同:傅文俊數繪攝影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20]
  • 2015年
  • 《迷思之像——傅文俊抽象觀念攝影作品展》,廣東美術館,中國廣州[21]
  • 《攝影敘事——傅文俊觀念攝影作品展》,聯合國總部,美國紐約[22]
  • 2014年
  • 《幻化》夏布系列觀念攝影作品展,美國佛羅里達州[23]
  • 2013年
  • 《他心通》觀念攝影作品展,美國邁阿密
  • 2010年
  • 《精神的圖示》,北京圓明園遺址博物館,中國北京
  • 《圓明園南移1400公里》,上海非藝術中心,中國上海
  • 《走過場》傅文俊歷史觀念攝影展,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

獎項[24][編輯]

  • 2018年:全球藝術獎[25]
  • 2017年:「加納萊托獎」[26]
  • 2016年:意大利「藝術與科學獎」[27]
  • 2015年:第一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文化遺產諾托城市獎
  • 2015年:第十屆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洛倫佐國際藝術大獎」 [28]
  • 2014年:第二屆阿根廷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金獎
  • 2014年:埃菲爾鐵塔大展「世界最佳藝術家」獎
  • 2012年: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稱號

收藏[編輯]

作品曾被歐洲現代藝術博物館[29]中國美術館 [30]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今日美術館中國三峽博物館、中國北京圓明園遺址博物館、中國華亞藝術基金會、日本東京都美術館、阿聯酋迪拜文化藝術中心收藏,美國肯尼迪家族、聯合國世界人民理事會、大足石刻博物館重慶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法國國家美術家協會、埃及艾哈邁德•邵基博物館等知名機構和藏家收藏。

代表作品[31][編輯]

攝影裝置《後工業時代》、數繪攝影《斗轉星移》系列、《錯位》系列、《問茶》系列、《食色》系列、《F1》系列[32]、《和而不同》系列、《昨夜西風》系列[33]、《迷思之像》系列、《故鄉的雲》系列、《他心通》系列、《無界》系列、《幻化》系列、《退場》系列、《萬國園記》系列、《十二生肖》系列、《圖騰》系列等[34]

參考資料[編輯]

  1. ^ 新华网:傅文俊摄影展“和而不同”.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1). 
  2. ^ 《中国文化报》2017年3月12日第4版:用摄影介入文化思考——观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2017-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1). 
  3. ^ 《华夏时报》2017年3月16日:傅文俊数绘摄影:博弈的镜像. [2017年9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9月21日). 
  4. ^ 《北京青年报》2017年3月10日B8版:被篡改的摄影. [2017年9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9月21日). 
  5. ^ 傅文俊:谈数绘抽象摄影的创立.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6. ^ 重庆艺术家傅文俊在欧洲举办个人展览.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7. ^ “和而不同”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6). 
  8. ^ “相机绘画:傅文俊的摄影创作”. [2019-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9. ^ 华龙网专访自由艺术家傅文俊. [2016-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10. ^ 傅文俊:首届意大利国际当代艺术三年展重点推介的艺术家. [2016-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6). 
  11. ^ 傅文俊代表中国参加首届地中海国际艺术双年展.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6). 
  12. ^ 傅文俊数绘摄影作品成功进入英国伦敦艺术双年展.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2). 
  13. ^ 罗马三年展上傅文俊以东方哲思回应展览主题.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1). 
  14. ^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相机绘画:傅文俊的摄影创作. [2019-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15. ^ 傅文俊数绘摄影个展“再次进场”在重庆美术馆开幕. [2019-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5). 
  16. ^ 相機繪畫:傅文俊的攝影創作. [2019-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17. ^ 傅文俊数绘摄影美国个展延展了摄影艺术的边界. [201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6). 
  18. ^ 傅文俊受邀参与实施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影像1+2”新的教学实验计划. [2018-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19. ^ 重庆艺术家傅文俊个展在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 [2018-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0). 
  20. ^ "和而不同:傅文俊数绘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8-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21. ^ 迷思之像——傅文俊抽象摄影作品展. [2018-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22. ^ 观念摄影:中国当代文化新的叙事方式. [2018-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23. ^ 中国艺术的国际观. [2018-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24. ^ 傅文俊个人主页. [2016-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2). 
  25. ^ 艺术家傅文俊摘得“全球艺术奖”桂冠. [201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6). 
  26. ^ 傅文俊获得“加纳莱托奖”之后的思考. [2018-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0). 
  27. ^ 傅文俊荣获意大利“艺术与科学奖”. [2016-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6). 
  28. ^ 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获奖艺术家. [2016-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3). 
  29. ^ 中国文艺网(中国文联):傅文俊数绘摄影作品被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7-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6). 
  30. ^ 傅文俊两件数绘摄影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31. ^ 华龙网:傅文俊作品欣赏. [2017-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1). 
  32. ^ 再次進場——傅文俊數繪攝影作品展今日開展
  33. ^ 《Chinadaily中国日报》2017年3月7日: When Photographs Look Like Painting. [2017年9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3月3日). 
  34. ^ 傅文俊艺术网. [2016-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