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元太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元太興(5世紀—498年),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孫,侍中、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青州刺史、京兆康王拓跋子推之子,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編輯]

元太興承襲了父親的爵位京兆王,出任長安鎮都大將,因為貪污受賄,在太和十四年十月庚辰(490年11月13日)被免除官職削奪爵位[1][2],後來出任秘書監。太和二十年十一月乙酉(496年12月16日),元太興的京兆王爵位被恢復[3][4],出任統萬鎮將,又改封為西河王。統萬鎮後來被改為夏州,元太興仍然擔任刺史,又代理衛尉卿。當初,元太興身患疾病,請了許多僧人作法事道場,他所有的財產一下子全部布施出去,乞求疾病痊癒,名叫「散生齋」。齋會結束後,僧人們四散離去,有一個僧人才說自己來乞討齋會剩下的食物。元太興對他開玩笑的說:「齋食已經吃完了,只有酒肉。」僧人說:「我也能吃。」元太興就拿出一斗酒,一隻羊腿,僧人吃完後還說沒吃飽。等他告辭出門後,元太興發現酒肉還在,就出門追趕這個僧人,一無所見。元太興於是在佛像前許願說:「剛才的師傅應當不是世俗之人,如果我的疾病痊癒,就捨棄王爵進入佛門。」沒多久元太興的病就痊癒了,他於是向魏孝文帝元宏請求出家,上表十餘次之後才被許可。當時魏孝文帝在南征的軍隊中,下詔皇太子元恂在四月八日為元太興剃髮,施予布帛兩千匹。元太興出家後,法名僧懿,居住在嵩山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去世,朝廷贈予雍州刺史,諡號康王[5][6][7]

家庭[編輯]

兄弟[編輯]

  • 元遙,北魏徵北大將軍、中護軍、右光祿大夫、饒陽宣公
  • 元恆芝,北魏儀同三司、宣穆公
  • 元泰安,北魏廣平內史
  • 元坦,北魏步兵校尉、城門校尉

兒子[編輯]

  • 元昴,北魏青州刺史、西河穆王[7]
  • 元仲景,西魏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豳州刺史、順陽王
  • 元暹,東魏侍中、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汝陽文獻王

參考資料[編輯]

  1. ^ 《魏書·卷七下·帝紀第七下》:庚辰,帝居廬,引見群僚於太和殿,太尉、東陽王丕等據權制固請,帝引古禮往復,群臣乃止。語在禮志。京兆王太興有罪,免官削爵。
  2. ^ 《北史·卷三·魏本紀第三》:庚辰,帝居廬,引見群僚於太和殿。太尉、東陽王丕等據權制固請。帝引古禮往復,群臣乃止。京兆王太興有罪,免官削爵。
  3. ^ 《魏書·卷七下·帝紀第七下》:十有一月乙酉,復封前汝陰王天賜孫景和為汝陰王,前京兆王太興為西河王。
  4. ^ 《北史·卷三·魏本紀第三》:十一月乙酉,復封前汝陰王天賜孫景和為汝陰王,前京兆王太興為西河王。
  5. ^ 《魏書·卷十九上·列傳第七上》:子太興,襲。拜長安鎮都大將,以黷貨,削除官爵。後除秘書監,還復前爵,拜統萬鎮將,改封西河。後改鎮為夏州,仍以太興為刺史。除守衛尉卿。初,太興遇患,請諸沙門行道,所有資財,一時布施,乞求病癒,名曰「散生齋」。及齋後,僧皆四散,有一沙門方雲乞齋餘食。太興戲之曰:「齋食既盡,唯有酒肉。」沙門曰:「亦能食之。」因出酒一斗,羊腳一隻,食盡猶言不飽。及辭出後,酒肉俱在,出門追之,無所見。太興遂佛前乞願,向者之師當非俗人,若此病得差,即捨王爵入道。未幾便愈,遂請為沙門,表十餘上,乃見許。時高祖南討在軍,詔皇太子於四月八日為之下髮,施帛二千匹。既為沙門,更名僧懿,居嵩山。太和二十二年終。
  6. ^ 《北史·卷十七·列傳第五》:子太興襲,拜長安鎮大將。以黷貨削除官爵。後除秘書監,還復前爵,改封西河。轉守衛尉卿。初,太興遇患,請諸沙門行道,所有資財,一時布施,乞求病癒,名曰散生齋。及齋後,僧皆四散,有一沙門方雲乞齋餘食。太興戲之曰:「齋食既盡,唯有酒肉。」沙門曰:「亦能食之。」因出酒一斗,羊腳一隻。食盡,猶言不飽。及辭出後,酒肉俱在。出門追之,無所見。太興遂佛前乞願:「向者之師,當非俗人。若此病得差,即捨王爵入道。」未幾便愈,遂請為沙門。表十餘上,乃見許。時孝文南討在軍,詔皇太子於四月八日為之下髮,施帛二千疋。既為沙門,名僧懿,居嵩山。太和二十二年終。
  7. ^ 7.0 7.1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王諱悰,字魏慶,河南洛陽人。原流浚發,望滄海而稱大;基構崇高,臨天下以為小。祖雍州」康王,拂衣獨往,脫屣千乘。父青州穆王,驅車不息,褰帷萬里。公以天地交泰,日月光華,」乃得英靈,以挺英俊。而神寓瑰奇,天姿秀異,體局沉凝,風度閒遠,不待規矩,直置成器,無假」琢磨,自然為寶,立言必踐,有志無違,德合珪璋,信同符挈。乃襲舊爵,為西河王。設醴待賢,擁」篲趨士,雅有明德,實著高義,河間之好禮不群,東平之為善最樂,彼各壹時,豈足多尚。初為」中書侍郎,又轉武衛將軍大宗正卿熒陽太守。存緩急於弦韋,濟寬猛於水火,思與春露俱」深,威共秋霜比厲。蓋亦立祠表德,配社稱功,豈直後來興歌,不留致恨而已。又為使持節都」督北華州諸軍事安西將軍北華州刺史。政等神明,化同風雨,廉平致治,信義成俗。是使西」河之童,躍竹候反;北漠之虜,懷金願閒。又除侍中衛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進拜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如故。至於出入詔命,喻指公卿,強識博聞,潛功內補。又以本將軍為司州牧。都」邑隱軫,風俗雜錯,競為氣俠,爭逐名利。於是振領持綱,誅豺制兕,德刑既舉,奸軌不作。故亦」閒闊止行,恐當諸葛之路;休沐不歸,慮有校尉之貴。乃遷太尉公。及其論道台階,補闕袞職,」鹽梅自和,陰陽得序,眷言政本,實曰喉唇,天下樞機,人倫淵藪,自非德表民宗,器光國望,無」以總一朝綱,折中天府。乃加侍中錄尚書事。既而喧訟盈階,薄領填席,獨運神機,常有遊刃。」又以王者之居,實稱根本,舊德不忘,去思結慕。乃復為司州牧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來朝獨坐,出遊分乘,機鑒外照,清明內朗,導民用德,率下以信,無思犯禮,莫敢隱情,海岱之」閒,都會斯在,降德東夏,義實得人。乃除使持節都督青州諸軍事本將軍青州刺史,開府儀」同如故。公望重一時,道高萬物,未言已信,不肅而成,亦既登舟,鵄梟自徙,甫及下車,雚蒲輒」散。至止未幾,構疾彌留,以興和四年十一月廿日薨。工女停機,商人罷市,設祭滿道,制服成」群。公為國棟梁,作民舟楫,嚴而不害,溫而難犯。唯德是據,內無聲色之娛;非禮不行,外絕犬」馬之好。簡通賓客,獨隔囂塵,苞苴弗行,請託目息。若乃驂駕四馬,謁帝承明,冠冕庶尹,領袖」群辟,風神爽發,儀貌端華,進退有度,折旋成則,動淵泉於衿袖,懸日月於匈懷,九流歸之若」江海,百僚仰之若嵩岱。夷甫之岩岩壁立,詎可比其清高;會稽之軒軒霞舉,未足方其秀出。」春秋鼎盛,志業方隆,天道如何,人亡奄及,追贈使持節侍中太傅司徒公假黃鉞都督定瀛」滄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定州刺史,諡曰文靖。以武定元年歲次癸亥三月辛卯朔十九」日葬於鄴城西北十五里。恐兩宮夾墓,後代未詳其名;九圖出壙,來世不記其德。乃作銘曰:」自天生德,維岳降神,膺期名世,實在斯人。忠孝為寶,瓊銑非珍,空城比寂,澹水方真。數刃難」窺,萬頃誰測,鳴佩鏘鏘,驂駕翼翼。雞樹唯才,鳳池聊即,磐石增美,王言以飾。作衛稱嚴,司宗有」序,兩岐在詠,二難皆去。切問俄及,司會攸佇,入區益峻,萬事咸舉。帝曰亞獻,實資全德,金鉉」用珍,玉墀非忒。眷言畿甸,誰除枳棘,降道開中,刑清訟息。天齊形勝,表海控河,褰襜未幾,來暮」已歌。舟無緩舳,壑有驚波,清暉奄謝,遺愛徒多。斧座哀隆,彤庭樂弛,雖加文物,詎榮青紫。」地久天長,陵移谷徙,空傳蘭菊,誰遮螻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