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格式化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先進格式化(Advanced Format, AF)
先進格式化512e徽標
初代標準
每個扇區4096 (4 KB)字節。
初代種類
模擬512 (512e)存儲介質上物理扇區大小是4K,配置的邏輯扇區是512字節
原生4K (4Kn)存儲介質上物理扇區大小是4K,直接報告給主機。
支持4K的主機[1]傳統512扇區硬盤和512e硬盤都能正常運作的主機
標準制定時間
2010年3月
制定者
IDEMA長數據扇區委員會,成員有戴爾富士通 (現在的東芝存儲公司)、惠普昱科環球儲存IDEMALSI公司, 邁拓 (現在的希捷)、微軟, 鳳凰科技, 三星希捷西部數據

先進格式化(英語:Advanced Format,AF),又稱高級格式化高階格式化進階格式化,是一種磁盤扇區格式,特點是用於存儲數據的每個扇區大小超過512,520或528字節,達到4096、4160甚至4224字節(4KB)。更大的扇區可以集成更強的錯誤檢測與糾正算法,在更高的數據密度下維持數據的完整性。

歷史[編輯]

長數據扇區的使用最開始是由美國國家存儲產業聯盟(National Storage Industry Consortium,NSIC)在一篇技術論文上提出[2],論文指出日益增大的數據密度和512字節大小的硬盤扇區格式存在衝突。[3]在磁介質記錄系統技術、數據密度和容量都沒有革命性進展的情況下,硬盤技術的發展預計會趨於停滯。

作為對這一問題的回應,存儲工業的貿易組織國際磁盤設備和材料協會(International Disk Drive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Association, IDEMA),於2000年成立了IDEMA長數據委員會,以幫助IDEMA、行業頭部企業和軟件供應商在長數據扇區標準的定義和發展方面合作,包括討論兼容傳統計算組件的方法。[3]2005年8月,希捷給產業夥伴提供了1K物理扇區的測試設備供測試。[4]:Figure 32010年,官方第一代長數據扇區工業標準完成了,使用每扇區4096字節的配置。所有硬盤製造商承諾在2011年1月前面向桌面設備和筆記本產品推出帶有先進格式化扇區格式的新硬盤。[4][5]

"先進格式化"這個名詞的產生是為了解釋這一長期迭代的長數據扇區技術,其徽標是為了方便用戶區分長數據扇區硬盤和傳統的512、520、528扇區硬盤。[6][與來源不符]

概述[編輯]

512字節和4096字節扇區格式的對比[7]
描述 512字節扇區 4096字節扇區
數據段間隔、同步位、地址標記 15字節
用戶數據 512字節 4096字節
糾錯碼 50字節 100字節
總計 577字節 4211字節
數據使用效率 88.7% 97.3%
模擬512字節設備的扇區大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物理扇區1 物理扇區2

初代先進格式化,4K扇區技術,可以通過把本來應該存在8個512扇區的數據聚合成為1個4096字節的扇區,來更有效地利用存儲表面介質。傳統的512字節扇區架構中的關鍵設計元素被保留了,具體而言,包括扇區頭部的認證和同步標記以及扇區尾部的糾錯碼(ECC)區域。在扇區頭和糾錯碼區域中間,是被合併的8個512字節扇區,這消除了每個塊之間多餘的頭部區域。長數據委員會選擇了4K塊大小作為初代AF標準有很多原因,比如4K和CPU操作系統使用的頁面大小一致,並且和數據庫系統中的標準事務大小有一定關係。[8]

4K扇區結構帶來的格式化效率收益是使磁盤可用空間有7%到11%的提升。[9]4K扇區為ECC區域從50字節拓展到100字節提供了足夠了空間,以適應新的ECC算法。增強的ECC覆蓋率提升了檢測和糾正所處理數據錯誤的能力,超越了傳統512字節扇區的50字節缺陷檢測長度。[10]先進格式化標準也使用了和傳統512字節扇區相同的數據間隔同步位地址標記格式,但是把8個512字節的扇區合併到一個數據域中了。[11]

使用先進格式化和分散ECC的硬盤格式效率

在2010年年中,市面上出貨的傳統512字節扇區磁盤數量是巨大的,很多系統、程序、和訪問硬盤的應用都是面向512字節扇區的慣例而設計的。與長數據扇區委員會的前期合作給組件和軟件供應商提供了遷移到先進格式化的機會。

例如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Server 2008 R2(裝有特定熱補丁)支持512e格式的硬盤 (但不支持4Kn),[12]FreeBSD[13][14][15]Linux的現代版本同樣支持。[16][17] Mac OS X Tiger之後的版本可以使用先進格式化硬盤[18]並且OS X Mountain Lion 10.8.2還支持加密他們。Windows 8Windows Server 2012同樣支持4Kn先進格式[12] Oracle Solaris 10和11支持4Kn和512e格式的硬盤,對於不是根分區的ZFS文件系統,不過11.1版提供了在512e設備上安裝和啟動系統的支持。[19]

分類[編輯]

在長數據部門委員會開展的先進格式化提案中,還涉及到了與傳統計算解決方案保持向後兼容的方法。為此,創建了幾個先進格式設備的類別。

模擬512(512e)[編輯]

許多電腦軟硬件組件都假定硬盤的物理扇區大小是512字節。包括芯片組操作系統數據庫引擎、硬盤分區鏡像工具、備份以及文件系統工具、還有一小部分其他軟件。為了兼容傳統計算組件,許多磁盤供應商在記錄媒介上支持先進格式化,同時使用512字節轉換固件。配置成4096字節物理扇區並且帶有512字節固件的硬盤,被稱為先進格式化512e,或者模擬512驅動器。

可能使用到基於512字節代碼的地方

從4096字節物理格式到512字節虛擬格式的轉換對訪問硬盤的實體是透明的。讀和寫命令都會以和傳統設備同樣的格式發送給先進格式化設備。然而,在讀的過程中,先進格式化硬盤加載包含了所需512字節數據所在的整個4096字節的扇區到設備內存中。在數據被送往主機之前,模擬固件提取並將特定數據重新格式化成512字節的塊。一般而言,整個過程幾乎不會帶來性能上的損失。

當寫入數據的數據大小不是4K的倍數,或者沒有對齊4K的邊界時,轉換的過程就更加複雜了。在這種情況下,硬盤必須把包含目標數據的整個4096字節扇區讀到內存中,然後把新數據合併到先前存在的數據上,然後再向磁盤介質重寫整個4096字節扇區。這樣的操作,被稱為read-modify-write (RMW),可能需要磁盤旋轉額外的次數,從而對系統用戶造成可感知的性能影響。IDEMA所做的的性能分析表明,在商業PC環境下5%到10%的寫請求是不對齊的,這會導致RMW性能損失。[20][21]

用戶在舊操作系統上使用先進格式化設備時,使用硬盤製造商提供的軟件重新對齊磁盤很重要。對於避免所謂跨分配單元的性能降級問題,即偏移的分區導致文件系統分配單元跨越多個物理磁盤分區,磁盤重新對齊是很有必要的。由於分配單元到扇區的對齊時在創建硬盤分區時決定的,而重對齊軟件是在創建硬盤分區之後使用的。這有助於減少計算生態系統生成的未對齊寫的數量。為了讓應用程序準備向高級格式技術過渡而開展的進一步活動是由"高級格式技術委員會"(即先前的長數據扇區委員會[22][23]和硬盤製造商帶頭進行的。[24][25][26]

原生4K(4K native, 4Kn)[編輯]

先進格式化原生4K徽標

對於使用原生4K模式的硬盤,不存在模擬層,硬盤設備直接向系統固件和操作系統暴露它的4096、4112、4160或是4224字節大小的物理扇區。通過這種方式,原生4K設備外部可見的邏輯扇區組織會被直接映射到他們內部的物理扇區組織。自2014年4月起,企業級的原生4K硬盤已經上市。[27][28]

操作系統對4KB邏輯扇區的支持依種類、製造商和版本有所區別[12]。比如,Microsoft WindowsWindows 8Windows Server 2012(都是在2012年發布)開始支持原生4K[29],自Linux kernel版本2.6.31和util-linux-ng版本2.17開始Linux支持原生4K (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發布)。[30][31]

原生4K和模擬512徽標的顏色不同,前者有4個圓角,藍色背景,以及徽標中心的文本"4Kn"。[32]

另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Advanced Format Definitions, Abbreviations, and Conventions. IDEMA. [March 13,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6). 
  2. ^ Home- INSIC | Information Storage Industry Consortium. INSIC. [2014-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2). 
  3. ^ 3.0 3.1 先进格式化的产生. IDEMA. [2013-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7). 
  4. ^ 4.0 4.1 Transition to Advanced Format 4K Sector Hard Drives. Seagate. [2014-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0). 
  5. ^ Advanced Format – 迈向4K扇区. Seagate Technology. [June 27,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May 2011). 
  6. ^ Martin K. Petersen. Linux数据完整性 (PDF). Oracle Corporation: 7. 30 August 2008 [14 Dec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9 January 2015). 絕大多數磁盤使用512字節扇區。[...] 企業級存儲設備 (並行SCSI/SAS/FC) 支持520/528字節的"胖"扇區。 
  7. ^ Mueller, Scott. Upgrading and Repairing PCs (21st Edition). Que Publishing. 2013: 472–473. ISBN 0789750007. 
  8. ^ Smith, Ryan. Western Digital's Advanced Format: The 4K Sector Transition Begins. www.anandtech.com. 18 December 2009 [14 Dec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6). 
  9. ^ Swinburne, Richard. The Facts: 4K Advanced Format Hard Disks. bit-tech.net. April 1, 2010 [March 13,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6). 
  10. ^ Hassner, Martin; Grochowski, Ed. 4K Byte-Sector HDD-Data Format Standard. Windows Hard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 May 31, 2005 [March 13,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28, 2012). 
  11. ^ Curtis E. Stevens. Advanced Format in Legacy Infrastructures: More Transparent than Disruptive (PDF). idema.org. 2011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1-05). 
  12. ^ 12.0 12.1 12.2 Advanced format (4K) disk compatibility update (Windows). November 28, 2012 [January 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1). 
  13. ^ The arrow of time – FreeBSD on 4K sector drives. Ivoras.net. [2014-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6). 
  14. ^ 2.7. Allocating Disk Space. Freebsd.org. [2014-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0). 
  15. ^ Disk Setup On FreeBSD. Wonkity.com. 2013-06-24 [2014-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2). 
  16. ^ Jonathan Corbet. 4K-sector drives and Linux. LWN.net. 2010-03-09 [2013-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17. ^ Martin K. Petersen. Linux Storage Topology and Advanced Features (PDF). Oracle Corporation. 2009-11-24 [2013-10-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0-05). 
  18. ^ How to install a WD Advanced Format Drive on a non-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January 19, 2012 [April 1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7, 2014). 
  19. ^ Oracle Solaris 11.1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nd File Systems. Oracle Corporation. [2014-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20. ^ Michael E. Fitzpatrick. 4K Sector Disk Drives: Transitioning to the Future with Advanced Format Technologies (PDF). Toshiba. [2013-10-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10-06). 
  21. ^ Goldwyn Rodrigues. Linux and 4K disk sectors. LWN.net. 2009-03-11 [2013-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22. ^ About the Advanced Format Technology Committee (formerly LDS Committee). www.idema.org. [14 Dec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March 2016). 
  23. ^ 4kB Data Sector Update - IDEMA 4kB Technical Committee (PDF). www.snia.org. September 2008 [14 Dec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11 August 2016). 
  24. ^ SmartAlign™ Technology for Advanced Format Hard Drives (PDF). www.seagate.com. 2010 [14 Dec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9 November 2010). 
  25. ^ Download the Hitachi Align Tool. www.hitachigst.com. 2010 [14 Dec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une 2011). 
  26. ^ Advanced Format Software. www.wdc.com. 2011 [14 Dec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December 2011). 
  27. ^ 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Data Sheet (PDF). Seagate Technology: 2. April 23, 2014 [August 10,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8-12). 
  28. ^ WD Re Datacenter Distribution Specification Sheet (PDF). Western Digital: 2. January 21, 2016 [February 14, 2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06). 
  29. ^ Microsoft support policy for 4K sector hard drives in Windows. Microsoft. [October 24,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30. ^ Linux kernel 2.6.31, Section 11. Block. kernelnewbies.org. September 9, 2009 [October 10,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5). 
  31. ^ util-linux-ng 2.17 Release Notes. kernel.org. January 8, 2010 [October 10,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2. ^ Advanced Format Logo Overview. IDEMA.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