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行政區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法理上2020年前)和克里米亞共和國的行政區劃

克里米亞是一個具爭議性的地區,自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以來,一直被俄羅斯與烏克蘭雙方宣稱。俄羅斯自吞併至今視該半島為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的克里米亞共和國,而烏克蘭則繼續稱該領土為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

2014年吞併後,俄方的克里米亞共和國繼續沿用了烏方在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期間的行政區劃,並劃分為14個與11個州轄市[1]。2020年7月,在俄佔克里米亞期間,烏克蘭在不控制該半島下通過了行政重組的法案,把該半島分為10個區份[2]。設立新區的法律在2023年9月7日正式生效[3]。但由於烏方至今仍未能夠實際上地管制克里米亞,該系統仍處於法理階段,並有待實施。

無論是在烏方的兩個系統或是俄方的系統,克里米亞的政治區劃都不包括塞瓦斯托波爾,並在兩國的行政系統內都被視為國家直轄市,但在烏方2023年之後的系統中,塞瓦斯托波爾市議會轄區的面積大為減少,其大部分區域併入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里新設立的巴赫奇薩賴區

行政區劃列表[編輯]

2020年7月前(烏方與俄方的系統)[編輯]

(自治)共和國管轄的城市(即州轄市):

區份:

2020年7月後(烏克蘭系統)[編輯]

2020年7月起,烏方對克里米亞的行政區劃圖(仍未實行)

根據烏克蘭在2020年的行政區劃改革[4],該國廢除了州轄市,減少了區份的數量[5]。設立新區的法律在2023年9月7日正式生效,但由於烏克蘭並未實際控制克里米亞,故事實上新區並未真正運作[3]

參考文獻[編輯]

  1. ^ Чисельність наявного населення України. State Service of Statistics. [6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1, 2014) (烏克蘭語). 
  2. ^ Нові райони: як Рада змінила карту України (список). www.unian.ua. [2020-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0) (烏克蘭語). 
  3. ^ 3.0 3.1 Про внесення змін до деяких законодавчих актів України щодо вирішення окремих питань адміністративно-територіального устрою Автономної Республіки Крим. rada.gov.ua. [2023-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6) (烏克蘭語). 
  4. ^ Про утворення та ліквідацію районів. Постанова Верховної Ради України № 807-ІХ.. Голос України. 2020-07-18 [2020-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烏克蘭語). 
  5. ^ Нові райони: карти + склад. Міністерство розвитку громад та територій України. [202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烏克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