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州大橋

座標29°59′19″N 106°15′14″E / 29.9887°N 106.2538°E / 29.9887; 106.253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合州大橋
合州大橋
座標29°59′19″N 106°15′14″E / 29.9887°N 106.2538°E / 29.9887; 106.2538
承載汽車20噸;拖掛120噸
跨越涪江
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慶市合川區
設計參數
橋型拱式橋
全長544.6公尺(1,787英尺)
寬度26公尺(85英尺)
最大跨度120公尺(394英尺)
歷史
施工單位四川省橋梁公司五處
重慶市交通投資公司
重慶市公路央湖總段
重慶達成公司
合川縣路橋公司
開工日1993年12月
總造價5000萬人民幣
開通日1995年12月
地圖
地圖

合州大橋,又稱合川涪江二橋,是一座位於重慶市合川區涪江嘉陵江匯合口約1.6公里處的跨越涪江的拱式橋梁,北接合陽城街道瑞山立交,南接南津街街道白鹿山立交,現為212國道的一部分。[1]

設計[編輯]

合州大橋全長544.5米[註 1],有包括兩岸各跨度60米和中間3座跨度120米的5座橋跨;橋面黃海高程淨高223米,設計兩側車道各寬10.5米,各附帶人行道1.5米,另有中央分隔帶1.5米,總寬度26米,有0.5%的縱坡度;橋梁設計未汽車專用一級公路特大橋,通行荷載超20噸汽車、120噸掛車和每平方厘米350公斤人群。[1][3]

橋梁設計有5個橋墩和1個橋台:其中1號橋墩原設計為重力式墩身,受工期影響改為樁基礎墩身;2、3號橋墩為平衡墩;4號橋墩原設計為沉井基礎墩身,受施工方影響改為重力式墩身;5號橋墩為單向受力墩,接引橋;0號橋台原設計為一般階梯式重力式橋台,後因施工時纜索吊裝的塔架底座安置需求,改為E型橋台。[1]

歷史[編輯]

大橋於1989年11月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991年8月完成初步設計,1993年6月完成施工圖設計[1],1993年底正式動工,於1995年12月建成,是重慶市第一座以股份制籌資修建的重要橋梁[3],建成時處於合川郊區,初為渝長高速公路(現蘭海高速一部分)的終點[4]

2008年,合州大橋檢查發現大橋個別橋墩基底河床被流水掏空、上部結構裂縫嚴重等病害並進行了加固。[5]

2009年取消涪江二橋收費站,大橋停止收費。[6]

2014年8月,合州大橋檢查發現橋墩、橋面等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和風化剝落、91塊行車道板嚴重破損等病害,於2015年6月10日開始封閉改造大橋,是月18日其開工,於2016年1月10日完工重新開放。[2]

2018年12月10日至次年春節,大橋進行護欄專項整治工程,修復改造了橋梁的防撞護欄和人行道欄杆等。[7]

2022年5月,合川區又對大橋橋面及伸縮縫進行了維修。[8]

參考資料和注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滕宏偉. 合川涪江二桥设计简介. 西南公路. 1997, (69): 16-20 [2022-07-27]. 
  2. ^ 2.0 2.1 2016年1月底涪江二桥全面开放通车-合川日报数字报. szb.jrhcw.com. [2022-07-27]. }
  3. ^ 3.0 3.1 蔡華; 李書明; 樂殷松. 四川桥梁图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206. ISBN 7-220-05815-2. 
  4. ^ 重慶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 重庆市志·交通志 上卷. 重慶: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 300–301. ISBN 978-7-5621-6467-8. 
  5. ^ 重慶市合川區市政管理委員會. 合川涪江二桥加固处治改造工程招标公告. 2008-08-13. 
  6. ^ 只因是经营还贷性质_新闻中心_新浪网. news.sina.com.cn.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7). 
  7. ^ 涪江一桥二桥维护工程进展顺利-合川日报数字报. szb.jrhcw.com.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8. ^ @驾驶员:明日起合川涪江二桥将进行桥面维修,可这样绕行_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cq.gov.cn. [2022-07-27]. 

注釋[編輯]

  1. ^ 一說545.4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