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呂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呂出(1926年10月—1915年),原名呂重山,男,陝西華縣人,中國共產黨情報人員。

生平[編輯]

呂出是陝西華縣下廟鎮北田村人。家貧,只讀了四年小學。1940年在胡宗南的河防軍當童子軍。1941年底-1942年,在西安黃埔軍校七分校通訊軍官訓練班學習。1943年,畢業分配到第八戰區副長官部通訊營少尉見習報務員,在三原給第37集團軍總司令陶峙岳抄錄新華社的電訊稿。1945年因不滿報務員夜餐補助被層峰剋扣掉2/5,發動消極怠工運動,聽說營長要收拾他,嚇得連夜出走。經人介紹到喬明禮河北民軍無線電排當上尉排長。1945年10月,喬明禮部隨高樹勛邯鄲起義,任民主建國軍第二軍第四師通訊連少校連長。1946年該部被改編,中下級軍官被調出到晉冀魯豫軍政大學學習。呂出在晉冀魯豫軍政大學四大隊學習。1947年夏,這部分邯鄲起義的原國民黨中下級軍官學習期滿,由於當時解放區的生活比較困難,這些學員不習慣艱苦生活,於是上級組織決定將這部分人放回去,願回家的回家,願留下的歡迎。1947年6月呂出受軍政大學保衛部部長盛志光派遣,離校返回西安,打入胡宗南部,長期潛伏,取得信任,站穩腳跟,確定掌握軍事要情後,再與己方取得聯繫。途中,在河南滑縣衛河渡口,被川軍第127旅371團抓了壯丁,幸遇七分校通訊班的同學,被舉薦當上中尉報務員。1947年入秋,找機會脫身,回到了西安,利用老同學老同事關係在通四團第二營一連當上了二台報務員。呂出給盛志光寫了四封信,都沒有回音。因盛志光劉鄧大軍千里躍進中原,南下在豫皖蘇擔任社會部長、沙河工委書記;而晉冀魯豫軍政大學已遷往石家莊改稱華北軍政大學。呂出與老同學高孟吉(孫健、高健,綏署二處2.5瓦柞水潛伏台)、薛浩然(綏署二處2.5瓦鎮安潛伏台,在莎車縣人大副主任離休)、徐學章(綏署總台報務員,八十年代任西安市市內電話局副局長,2010年病逝)、李福泳(通訊四團15瓦電台台長,1964年在拉薩病故)、趙繼義(隴海鐵路電台譯電員)五名老同學建立關係[1]。1948年4月14日,陝甘寧邊區保安處黃龍保安分處韓城保安科科長高步林派高勉齋去西安,帶去了高步林給高孟吉的親筆信。1948年5月,高步林讓高勉齋又跑了一趟西安。1948年11月,呂出和薛浩然、師世德(西安市政府職員)赴已經二次解放的韓城,在合陽縣坊鎮與解放區晉綏公安總局工作人員攔下。由於高孟吉是陝甘寧邊區保安處黃龍保安分處韓城保安科科長高步林發展的地下關係,最後東府工委書記劉文蔚決定薛浩然轉歸韓城保安科,呂出、師世德由晉綏方面掌握。1948年11月24日呂出回到西安,由於這些天的脫崗,被總部電台開除。1949年1月18日,去三原托人在裴昌會第五兵團通訊營謀到差事。發展了王冠洲(整編第36師123旅報務員,在沙家店戰役被俘,1948年4月被釋放回去,在裴昌會第五兵團通訊營任報務員,1984年從新疆民委離休)。「呂出情報小組」掌握胡宗南總部西安綏署電台和裴兵團指揮所電台,在西北戰場殲滅胡、馬聯軍,解放大西北,貢獻巨大。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說這樣的情報,要多少金子給多少金子。扶郿戰役後,西北局批准直接吸收為高孟吉、呂出、徐學章、薛浩然、李福泳、趙繼義入黨,並通過無線電通知隨胡總部撤逃到雙石鋪的呂出、徐學章、薛浩然、李福泳。

1949年底成都解放後,上級組織先在成都街頭接到了原裴兵團通信營的呂出、徐學章和王冠洲,三天後又到國軍軍官集中的昭覺寺接回了李福泳、薛浩然。

1949年底,西安方面給盛志光發來一封外調函電報,查實呂出等人的情況,以便安排他們的工作。盛志光把呂出等人的情況予以回復。

1952年底調新疆,後在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擔任科員、科長、組長、處長、副廳長等職直至1988年離休。

1996年,朱玉林在武漢開會時從盛北光處獲悉「盛志光」真實身份。1997年,盛北光赴烏魯木齊與呂出事隔五十年重聚。

參考文獻[編輯]

  1. ^ 西安解放60周年:深潜敌营的“吕出情报小组”.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