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是修(1354年—1402年),以字行江西行省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省泰和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洪武年間,周是修因明經被舉薦,擔任霍邱訓導,朱元璋問其家居何為,其答曰:「教人子弟,教弟力田。」明太祖大喜,升任其為周府奉祀正。次年,跟從周王北征至黑山,退還後升任紀善建文元年(1399年),有人告周王不法,周是修則上書請奏周王得免,後改為衡府紀善,留京師,為翰林纂修,喜好結交文士,談論國家大事。後燕軍渡過淮河,周是修與蕭用道上疏指責用事者。後京城失守,其留書與江仲隆解縉胡靖蕭用道楊士奇等。系衣帶間,入應天府府學,禮畢後於尊經閣上吊自殺[1]。燕王朱棣即位後,為明成祖陳瑛上書請繼續追究周是修,朱棣答道:「彼食其祿,自盡其心,勿問。」[2]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史》(卷143):「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洪武末,舉明經,為霍邱訓導。太祖問家居何為。對曰:「教人子弟,教弟力田。」太祖喜,擢周府奉祀正。逾年,從王北征至黑山,還遷紀善。建文元年,有告王不法者,官屬皆下吏。是修以嘗諫王得免,改衡府紀善。衡王,惠帝母弟,未之藩。是修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陳說國家大計。燕兵渡淮,與蕭用道上書指斥用事者。用事者怒,共挫折之,是修屹不為動。京城失守,留書別友人江仲隆、解縉、胡靖、蕭用道、楊士奇,付以後事。具衣冠,為贊系衣帶間。入應天府學,拜先師畢,自經於尊經閣,年四十九。」
  2. ^ 明史》(卷143):「燕王即帝位,陳瑛言是修不順天命,請追戮。帝曰:「彼食其祿,自盡其心,勿問。」是修外和內剛,誌操卓犖。非其義,一介不茍得也。嘗曰:「忠臣不計得失,故言無不直;烈女不慮死生,故行無不果。」嘗輯古今忠節事為《觀感錄》。其學自經史百家,陰陽醫蔔,靡不通究。為文援筆立就而雅贍條達。初與士奇、縉、靖及金幼孜、黃淮、胡儼約同死。臨難,惟是修竟行其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