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唐隆之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唐隆之變
日期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景龍四年、唐殤帝唐隆元年)
地點
結果 政變成功。
唐殤帝李重茂退位、相王李旦復辟、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太平為護國大公 主。但新的矛盾又會出現,皇太子與太平公主的競爭擴大導致先天之變
參戰方
李氏宗室集團 韋氏外戚集團
指揮官與領導者
臨淄王李隆基
太平公主(中宗之妺)
韋后 
安樂公主 

唐隆之變,或稱唐隆政變,是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景龍四年,唐少帝唐隆元年),由當時中宗之弟弟相王李旦第三子臨淄王李隆基和中宗之妺太平公主於唐朝首都長安城共同發起的一場宮廷政變。李隆基以禁軍殺了韋后安樂公主,並徹底剿滅韋氏集團。這次政變的後果是:即位不足1個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復辟唐睿宗,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權勢更加強大, 連唐睿宗和李隆基都忌憚她。

背景

[編輯]

唐中宗神龍政變復辟後,對與其共患難的妻子韋後十分縱容,導致朝政大權被韋後外戚掌握,武則天武三思在韋後和昭容上官婉兒的幫助下,位列宰相,在朝堂中形成一個以韋氏為首的武、韋專政集團。他們大肆打壓張柬之崔玄暐敬暉神龍政變的功臣勢力,激化了其他李唐皇族之間的矛盾。

首當其衝的就是太子李重俊,他並非韋後親生,安樂公主與其夫武崇訓(武三思子)經常侮辱他並想奪了他的太子之位。707年7月,李重俊發動景龍之變,殺死武三思父子,但因皇帝對起事的禁軍喊話,最後士兵們倒戈,重俊兵敗逃亡,途中被左右所殺。

武三思雖死但韋後的勢力更加強大,而當時天下並不安定,多有水旱之災,而韋後等人只熱衷於打壓反對勢力,培植親信,朝政混亂。此時的朝堂,韋後及其集團雖然大權在握,但對其痛恨者甚多。

經過

[編輯]

710年6月,中宗暴死,傳聞韋後和安樂公主下毒暗殺中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韋後欲臨朝攝政,扶中宗庶子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並將領南北衙軍隊交與韋家子弟統領,其獨攬大權之心昭然若揭,原親近韋氏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暗向李隆基告密,勸其立即發動兵變。於是,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苑總監鍾紹京等,密謀策劃,欲先發制人。

有人建議,把發動政變的事先向李隆基之父相王李旦報告,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說:「我為了拯救社稷的危難,為君主、父親救急,成功了福祉歸於宗社,失敗了我因忠孝而死,不連累相王。怎可以報告,讓相王擔心呢!現在報告,相王若贊成,就是害他參與了危險的起事;若他不贊成,我計謀就失敗了。」[1]於是,決定背著相王,立即行動。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等人穿便服,進入禁苑,到苑總監鍾紹京住處。這時,鍾紹京反悔,拒絕參加這次政變。但其妻許氏卻堅定地說:「忘身殉國,神必助之。既然參與同謀,即使不參加實質的兵變,勢難免罪。」鍾紹京於是前往拜謁李隆基。入夜後,萬騎果毅李仙鳧葛福順陳玄禮等軍官都先後來到,請李隆基發佈命令,終於定於七月廿一夜發動政變。

當夜,葛福順突襲羽林營,殺分領左右羽林軍的韋後族弟衛尉卿韋璿、韋後堂侄長安令韋播、韋後堂甥郎將高嵩,策反了羽林軍,並攻入玄德門李仙鳧亦引兵攻入白獸門,於三更會師於凌煙閣。李隆基引兵入稱:「韋氏毒死先帝,陰謀危害社稷,今晚應該要一起誅殺諸韋」,守衛內宮的武士紛紛倒戈響應,韋後逃入飛騎營反被斬首宗楚客安樂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兒韋溫、內將軍賀婁氏(女)、趙履溫等人也陸續被殺,並於全城搜捕韋氏集團人員,聲言凡身高高於馬鞭的男性皆處死,但崔日用率兵殺諸韋時卻「襁褓兒無免者」(然而韋氏家族仍然有後人如韋會,並未滅絕)。韋後黨羽宰相尚書令韋巨源認為身為大臣必須赴難,出行到都街,被亂兵殺死。韋後面首馬秦客、楊均、葉靜能等被梟首。韋後被暴屍於市。此外殿中監張涉等人也被殺。

後續

[編輯]

政變集團又分別在華州懷州捕殺在外的宰相紀處訥張嘉福。710年7月24日,太平公主逼李重茂退位,李旦登上帝位,是為唐睿宗,改元景雲。李旦嫡長子李成器鑑於「國治以序,國亂以功」,主動提出將太子之位讓給李隆基。三天後,李隆基被立為太子。此次政變雖結束了韋皇后集團控制朝堂的狀況,但代之以太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對抗,而睿宗如同高宗及中宗一樣,無法處理后妃干政的局面。

兩個月後,中宗庶長子譙王李重福潛入洛陽,意圖奪取洛陽稱帝恢復中宗皇統,很快失敗。李重茂被遷到集州,睿宗令中郎將率武士五百人守備。

712年7月睿宗禪讓,號稱上皇。李隆基即位,是為唐玄宗。但太上皇仍然掌握三品以上人事權,且七名宰相五個出自太平公主門下。

713年7月先天之變,玄宗誅滅了太平公主,結束了自中宗朝以來,朝局多年混亂,以及武則天以來后妃專權干政的局面。714年李重茂死於房州刺史任上。至此,雖然中宗孫湖陽王李宗暉尚在世,但中宗系再無挑戰睿宗系的可能。

注釋

[編輯]
  1. ^ 《舊唐書》·玄宗紀「我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事成福歸於宗社,不成身死於忠孝,安可先請,憂怖大王乎!若請而從,是王與危事;請而不從,則吾計失矣。」

參考書目

[編輯]

關聯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