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吉迪瓦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吉迪瓦堡
果阿邦的一部分
印度
安吉迪瓦堡
安吉迪瓦島英語Anjediva Island地圖
安吉迪瓦堡在卡納塔克邦的位置
安吉迪瓦堡
安吉迪瓦堡
安吉迪瓦堡在印度的位置
安吉迪瓦堡
安吉迪瓦堡
坐標14°45′36″N 74°06′38″E / 14.75987°N 74.11048°E / 14.75987; 74.11048
類型防禦工事
設施資訊
擁有者果阿邦政府英語Government of Goa
控制者 印度
公眾開放有限開放
現狀廢墟
歷史
建於1505年
建造者葡萄牙帝國法蘭西斯科·德·亞美達
材料花崗岩岩石、泥土
拆卸
駐軍狀態
派駐部隊印度海軍
著名駐紮人員印度海軍

安吉迪瓦堡(Fort Anjediva)建在印度卡納塔克邦海岸外的安吉迪瓦島英語Anjediva Island(或稱安賈迪普島)上,但在印度果阿邦的行政管轄之下,曾經受葡萄牙統治。安吉迪瓦島面積為1.5平方公里(約0.58平方英里)。[1]

雖然該堡壘有着與葡萄牙印度統治有關的豐富歷史,但堡壘目前已成為廢墟。斯普林斯聖母教堂位於島上,該教堂始建於 1505 年。聖方濟各亞西西教堂也曾位於此處,但目前已成為廢墟。

歷史[編輯]

由於其在通往印度的航海路線上的戰略重要性以及作為船隻的淡水補給處,葡萄牙人在安賈迪普島上建造了一座堡壘,以加強他們的軍事存在和對東方貿易路線的控制。[2][3][4]

1505年3月,法蘭西斯科·德·亞美達來到印度擔任葡萄牙君主曼努埃爾一世的總督,成為葡萄牙第一位常駐亞洲的代表。他被授予一隻不對並被安排在印度建立四個堡壘,其中包括位於印度西海岸安吉迪瓦島英語Anjediva Island的堡壘(其他三個堡壘是在Cannanore、科契奎隆提出的),那裡是來自希臘、阿拉伯、埃及和葡萄牙的運送貴重物品(如印度的香料)的航海商船往返東方的淡水補給點。[3][5][6]

位置[編輯]

建造堡壘的決定是因為瓦斯科·達伽馬於1498年在探索了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後從卡利庫特返回葡萄牙時曾在這個島上停留並修理船隻和補充淡水時發現的。1502年,他再次在此停留。據說,瓦斯科·達伽馬從他早先訪問該島時就已經意識到,安吉迪瓦不僅是一個補充安全淡水的好地方,而且還是一個在印度西南季風季節停靠船隻的完美安全場所。 事實上,瓦斯科·達伽馬和加斯帕·達伽馬英語Gaspar da Gama(一名在科欽皈依基督教的猶太商人)建議葡萄牙國王在安賈迪普島建立海軍堡壘的行為葡萄牙人在後續的行動中控制了鄰近的果阿島。[7]

水文條件[編輯]

該島長約1英里(2公里),從海岸到卡爾瓦爾向南2英里(3公里)處水深為6至7英尋(11到13公尺),有利於建造安全堡壘。在堡壘的外海一側記錄為10至12英尋(18至22公尺)。 再遠4英里(6公里)處,記錄為14英尋(26米)。[8]

建立[編輯]

阿爾梅達非常認真地承擔了建造堡壘的任務,甚至拒絕了葡萄牙堅定盟友比斯納加(毗奢耶那伽羅)國王的邀請。1505年9月13日,他一抵達安賈迪普,就滿懷熱情地開始建造堡壘。毗奢耶那伽羅皇帝以及當地的附庸傑羅索巴的首領並不反對建造堡壘的活動。木材、甘蔗、棕櫚葉和石灰等建築材料由當地人供應。據說當時島上的一座古廟被拆除,被用於堡壘的建設。該堡壘建造時長有不同的長度的記錄,有文獻指出為21日,另有文獻指出為三個月[7]。人聲稱在挖掘堡壘的地基時發現了一塊帶有十字架的石頭,有推測認為島曾經是基督徒的居住地。[6]

堡壘牆建在貧瘠的岩石表面,並由塔樓加固[8]。該堡壘提供了軍事防禦工事,以保衛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利益,修建工程花費了大量金錢。由於島上缺乏石灰石和其他材料,堡壘的牆壁主要用粘土和石頭建造。儘管如此,該堡壘仍被認為是不錯的防禦工事。

軍事用途[編輯]

堡壘建成後,葡萄牙殖民者使用了一年,主要用作軍事設施和船隻的定期飲水站。

從這個位置發起的軍事行動幫助阿爾梅達制服了最初的敵人,比如Timoja(為 毗奢耶那伽羅帝國服務的印度教私掠者,後來對葡萄牙人有很大幫助)。隨後,當比賈普爾的阿迪爾·沙阿受到大部隊的攻擊,總督的兒子 洛倫索·德·阿爾梅達 也參加了猛烈的轟炸和激烈的戰鬥。經過四天的激烈戰鬥,比賈普爾的阿迪爾·沙阿撤退了。但在交戰中葡萄牙人遭受了嚴重損失,甚至阿爾梅達也受傷了。在這次勝利之後,人們重新評估了堡壘作為防禦結構的效用,並放棄了該城堡。但是,阿爾梅達在 1506 年拆除了堡壘的傳聞並沒有得到證實,因為在阿爾伯克基總督(阿爾梅達的繼任者)時期,堡壘作為葡萄牙的防禦設施得到了復興,島上仍然可以看到堡壘遺址。

1506 年放棄堡壘的決定可能是因為在Cannnaore 和 Cochin 堡壘駐軍可以對貿易航線進行跟有效的保護。放棄堡壘的另一個考慮因素是維護問題(以科欽為基地)、局部惡劣的天氣以及對來自果阿的敵人攻擊的恐懼。

繼任者[編輯]

堡壘在 1682 年由Alvor 的總督伯爵翻新。當時大約 600 人居住,擁有一所神學院、一所耶穌會學院和一所葡萄牙學校的設施。1768年時有350人居住,它處於州長的行政控制之下。

1812 年,居民人數為 782 人(包括罪犯)。但是,當對周遭的敵人恐懼的威脅消退時,葡萄牙人在 1843 年再次放棄了堡壘。

當安傑迪瓦堡在葡屬印度境內時,在沿海王國貝德諾爾和蒂普蘇丹入侵期間,它被用作來自大陸的基督徒和印度教徒的避難所。

1961 年 12 月 19 日,「勝利作戰」成功,該島及其堡壘遺址成為印度的一部分,葡萄牙人被驅逐出他們在果阿的殖民地以及其他印度殖民地。


考古發現[編輯]

考古和博物館部(果阿)在該地區進行的挖掘發現了 11 和 12 世紀的柱子、石頭和罐子,以及卡達姆巴王朝遮婁其王朝的藝術作品。由此推斷,這些發現可能是被毀壞的女神阿里亞杜爾加德維神廟的遺蹟。

交通方式[編輯]

以往需要先乘坐拖網漁船向海航行一小時,然後再乘獨木舟到島上。

安吉迪瓦島英語Anjediva Island位於卡爾瓦爾的巴蒂卡拉以南 4 公里(2.5 英里)處。從 卡爾瓦爾 出發,一條 2 公里(1.2 英里)長的堤道通往官員門(海鳥門),然後前往歷史悠久的堡壘。

從賓加海灘乘船也可以到達。

參考資料[編輯]

  1. ^ Figure 4: Distribution of major Alonella clades (both original and sequences retrieved from NCBI GenBank).. dx.doi.org. [2021-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2. ^ Anjidiv Island. [200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9). 
  3. ^ 3.0 3.1 Elton, Geoffrey Rudolph.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The Reformation, 1520–1559. Fort Anjadiv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661 [2009-10-09]. ISBN 978-0-521-3453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4. ^ Blessed Backwoods: Ancient Anjediva. [200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3). 
  5. ^ European Encroachment and Dominance. [2009-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5). 
  6. ^ 6.0 6.1 Logan, William. Malabar manual. Malabar district (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 2000: 312 and 314 [2009-10-10]. ISBN 978-81-206-044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7). 
  7. ^ 7.0 7.1 Mathew, K.M. History of the Portuguese navigation in India, 1497–1600. The Port of Anjediva (Mittal Publications). 1988: 163 [2009-10-10]. ISBN 978-81-7099-04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9). 
  8. ^ 8.0 8.1 Horsburgh, James. The India directory, or, Directions for sailing to and from the East Indies .... Anje-Diva or anjadeepa (William H. Allen & Co.). 1852: 653 [200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