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帝陵
宋少帝陵 | |
---|---|
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赤灣少帝路 |
座標 | 22°29′00″N 113°52′55″E / 22.48339°N 113.88195°E |
分類 | 古墓葬 |
時代 | 清 |
認定時間 | 1983年 |
宋少帝陵,早期稱宋少帝墓,是南宋最後一個皇帝宋帝昺的陵墓,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的赤灣小南山上,少帝路、赤灣公園附近。宋少帝陵是廣東省境內少數的皇帝陵寢之一[1] ;另有永福陵(宋端宗墓,即宋帝昰,乃宋帝昺的兄長)位於香港,及南漢二陵位於今廣州市,時稱興王府;是深圳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簡介
[編輯]景炎三年(1278年),宋端宗病死,當時陸秀夫在碙州梅窩(今江門新會梅江一帶),改岡州為祥龍縣[3],擁立趙昺為皇,改元「祥興」,並逃往崗州崖山設營。元朝命令大將張弘範大舉進攻崖山的趙昺小朝廷。張世傑指揮宋軍水師頑抗,在崖門海域與元朝軍隊交戰,史稱「崖門戰役」,這場戰役關係到南宋流亡小朝廷的興亡,結果宋軍全軍覆滅。西元1279年3月19日,丞相陸秀夫知大勢已去,背着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蹈海殉國,兩人壯烈犧牲,宋王朝滅亡。
據《趙氏族譜》記載,「後遺骸漂至赤灣,有群鳥飛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偶往海邊巡視,忽見海中遺骸漂蕩,上有群鳥遮居,設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禮葬於本山麓之陽」。而民間傳說,當時赤灣海灘漂來一具身著黃袍龍衣的童屍,而赤灣海邊天后廟(即今天位於赤灣的天后博物館)的一根棟梁卻突然塌下,廟祝與鄉紳父老急忙焚香問卜,得知童屍為少帝遺骸,塌下的棟梁是天后娘娘送予少帝作棺木的材料,當地百姓於是禮葬趙昺於天后廟西邊的小南山腳下。
宋少帝陵墓碑刻有「大宋祥慶少帝之陵」,兩旁有對聯「黃裔於今延宋祀,赤灣長此築皇陵」字樣。墓前有祭壇和祭臺,左右有兩隻石獅。墓的東側立有一塊1米寬、2米多高的泉州白石墓碑,碑文用篆體陰文,內容為「宋帝昺陵墓碑記」,為書法家商承祚所寫。碑背面刻有「崖海潛龍,赤灣延帝」八個大字,為書法家秦萼生所書。西側有花壇,壇旁建有四柱黃琉璃瓦頂休息亭。同時還有大理石碑刻的宋少帝陵的簡介。在宋少帝陵入口處有「陸秀夫負帝殉海像」的雕塑和焚香爐,四周有仿古的三角旗。
1911年,香港趙氏後裔修葺宋少帝陵。1963年,赤灣守軍發現了此陵墓。到了1984年初,香港趙氏宗親會和蛇口工業區旅遊公司,捐資四十多萬港元,對陵墓進行修葺擴建,由原來的五十多平方米擴大到四千四百多平方米,並且開築公路直達墓前,還增建一座陸秀夫背負少帝殉海塑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