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山和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山和尚是傳說中的怪鳥名。因為聲音像和尚唸經而得名。宋王質林泉結契一山友辭: 「山和尚,身灰褐而長,腦觜俱黑,聲濁圓,間若誦牟尼號者,旋雜他聲。」[1]似山喜鵲,身體小尾巴短且花色,很貪食。[2]產於廣西體大於鴿羽灰赤。[3]山和尚另是戴勝( hoopoe )別稱,鳥綱佛法僧目戴勝科。[4]又另是松鴉別名,鳥綱鴉科。[5]

原文[編輯]

清·慵訥居士《咫聞錄》卷四:浙江於潛縣岩巒縱錯,怪異恆多。離城百里,有譚升者入城探親,至夜寄住茅屋中。夜半,月光中照見山腰有一怪,緇衣露頂,青面獠牙,直趨而下,至茅屋,穴隙相窺,知內有人,即伏地膜拜,起即開口,咬開柵欄,正欲穿屋,適有數人來,怪遂遁。眾人日:此怪名「山和尚」,盤踞此山百餘載,喜食生人腦。

參考文獻[編輯]

  1. ^ 文史辭源 第2卷. 1984年: 924. 
  2. ^ 淸文彙書 12巻. 四合堂. : 924. 
  3. ^ 編審委員會. 增修辭源 第1卷.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 103. ISBN 9789570513738. 
  4. ^ 農業大辭典編輯委員會. 农业大辞典. 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8年: 274. ISBN 9787109038264. 
  5. ^ 沈培新. 九華山大辭典. 黃山書社. 2001年: 101. ISBN 978780630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