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揚勒·賈爾卡賽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揚勒·賈爾卡賽汗蒙古語Баярын Жаргалсайхан;1915年—2005年),蒙古族,蒙古喬巴山省(今東方省)人,蒙古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1]

生平[編輯]

1915年,賈爾卡賽汗生於喬巴山省的一個牧民家庭,先後畢業於小學、中學、黨校和莫斯科東方研究學院。1934年起,賈爾卡賽汗在蒙古革命青年團組織里工作,曾任團委員會主席、團中央的部長等職務。他還歷任青年雜誌社、學術研究雜誌社、文藝雜誌社、青年團報社的社長,蒙古科學院院長,蒙古作家協會主席等職務。[1]

1941年起,賈爾卡賽汗轉入外交系統任職,曾任大使館秘書、大使、外交部司長、部長等職。[1]1950年6月,賈爾卡賽汗成為首任蒙古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1950年7月3日,賈爾卡賽汗向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呈遞蒙古人民共和國小呼拉爾主席團的國書。[2]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周年前夕,蒙古領導人決定訪華,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接待國賓。1952年9月28日,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部長會議主席澤登巴爾飛抵北京南苑機場,隨行人員共4人: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恩·拉姆蘇倫、外交部總秘書長普爾布扎勒、東方司副司長都勒布爾金、澤登巴爾的秘書烏勒吉巴雅爾。另兩位成員即教育部長巴扎爾·錫林迪布、駐華大使賈爾卡賽汗已先期在北京[3]

賈爾卡賽汗任駐華大使至1953年6月,隨後被巴揚巴托·奧其爾巴特接替。[4]回國後,賈爾卡賽汗出任蒙古外交部長。[5]

1947年起,賈爾卡賽汗當選為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委員。1956年起,擔任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對外聯絡部部長。[1]

1951年起,賈爾卡賽汗當選為蒙古大人民呼拉爾委員,1957年當選為大人民呼拉爾外事委員會主席。[1]1959年4月1日,蒙古大人民呼拉爾選舉賈爾卡賽汗為大人民呼拉爾主席。[6]1960年4月8日,大人民呼拉爾主席、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巴揚勒·賈爾卡賽汗率蒙古人民共和國大人民呼拉爾代表團,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朱德的邀請,到達北京開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友好訪問。[7]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賈爾卡賽汗主席,人民日報1960年4月8日,第1版
  2. ^ 蒙古人民共和國駐我國大使 賈爾卡賽汗向毛主席呈遞國書,人民日報1950年7月4日
  3. ^ 迎宾礼仪回顾(一)(礼仪漫谈).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1月24日,第14版.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20日). 
  4. ^ 宋思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大事記1,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第360頁
  5. ^ 我國家領導人員祝賀蒙古國慶,人民日報1954年11月26日
  6. ^ 20世紀大事記,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第435頁
  7. ^ 中華人民共和國日史11,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7頁
外交職務
新頭銜 蒙古人民共和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
1950年 — 1953年
繼任:
巴揚巴托·奧其爾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