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斯克語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斯克語euskara [eus̺ˈkaɾa])是巴斯克地區的一種前印歐語,其分布地域沿着西班牙和法國交界處的比斯開灣東岸延伸,橫跨比利牛斯山西部。它被分類為孤立語言,除已滅絕的阿基坦語外不與任何其他已知的語言有同源關係。阿基坦語被認為是巴斯克語的祖先。[1]:35[2]:60–61

自羅馬時代以來巴斯克語語區的萎縮

巴斯克語被認為是曾廣泛分布在西歐的一個前印歐語語系的殘留。[1]:10羅馬帝國時代絕大部分地區都講印歐語,但地名、人名和碑文證實,比利牛斯山脈周邊存在着一種類似於巴斯克語的語言。自中世紀前期以來,巴斯克語在地理上有所消退,主要局限於巴斯克地區。巴斯克語既影響了地理上相鄰地區的語言,也受其影響借入了一些借詞和語法結構。

16世紀以來,巴斯克人把他們的母語帶到了海外,特別是帶進了美洲,並被稀釋進規模更大的殖民地語言,如西班牙語法語英語之中。直到20世紀末,巴斯克語仍是一種口頭語言,很少用於寫作。第一份巴斯克語文獻是寫於1545年的《Linguae Vasconum Primitiae(早期巴斯克語)》。巴斯克語很長時間都不是官方語文,並逐漸被排除在管理、教育、行政和教會所用的口語之外。20世紀,學者、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力圖創造一個統一、正式的巴斯克語標準,最終在1968年推出了標準巴斯克語(euskara batua)。[來源請求]

另見[編輯]

注釋[編輯]

參考[編輯]

  • Lakarra, Joseba A. Basqu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Isolated Languages. Campbell, Lyle (編). Language Isolates. London: Routledge. 2017: 59–99 (英語). 
  • Trask, Robert Lawrence. The History of Basque. London: Routledge. 1997 [2022-09-01]. ISBN 0-415-1311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9)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