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康妮·康維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Connie Converse
歌手
出生
伊麗莎白·伊頓·康維斯

(1924-08-03)1924年8月3日
逝世未知
職業創作歌手, 吉他手, 作曲家
演奏樂器人聲, 吉他, 鋼琴
網站Connie Converse

康妮·康維斯,全名伊麗莎白·伊頓·康維斯(英語:Elizabeth Eaton "Connie" Converse,1924年8月3日—1974年失蹤),是一位美國女歌手,20世紀50年代曾活躍於紐約。康妮一生沒有找到唱片公司幫她錄製唱片。她被認為是流行音樂史上最早的創作歌手之一[1],其作品帶着濃烈的唱作人風格,比1960年代同風格的音樂早了將近十年。1974年,康維斯離開家庭,試圖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自此之後再也沒人有過她的消息[1]。康妮的作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為人知,直到2004年她的作品出現在一個廣播節目裡,才開始引起反響。她留下的錄音於2009年作為專輯《How Sad, How Lovely》發行。

生平[編輯]

早年經歷[編輯]

康妮1924年出生於美國拉科尼亞,其父母是嚴格遵守浸禮宗教義的信徒。康妮就讀於康科德中學(Concord High School),並在畢業典禮上發表了畢業演講。在高中時期,她拿到了八個學術獎項[2],其中包括了前往女子大學曼荷蓮學院的獎學金。在大學讀了兩年後她決定離開,前往紐約發展自己的音樂事業。

音樂生涯[編輯]

20世紀50年代,康妮在曼哈頓的熨斗區為一家學院相片膠印廠(Academy Photo Offset printing house)工作。一開始她住在格林威治村,後來又搬去了哈萊姆區。在這一時期她開始叫自己「康妮」,這是她在紐約得到的外號。她開始寫歌,在朋友們面前演唱,並用吉他伴奏。也是在這段時間,她養成了抽煙喝酒的習慣,這明顯違背了她嚴格的宗教教義。她信教的父母反對她的音樂事業,她的父親直到去世時也沒聽康妮唱過一首歌[3]

康妮唯一已知的公開表演是在1954年,她登上了CBS電視台的一檔節目《晨間秀》(The Morning Show),並在節目中做了一個短暫的演出[3] 。到了1961年,也就是鮑勃·迪倫搬到格林威治村並迅速成功的那年,康妮已經因為推銷自己的音樂時不停受挫而心灰意冷。那一年她搬去了安娜堡市,她弟弟菲利普(Philip Converse)在安娜堡的密歇根大學當政治學教授。康妮先是做秘書工作,1963年她開始在《衝突解決期刊》擔任編輯[4]。自從搬到中西部後,康妮似乎就已經不再寫歌了。

失去聯繫[編輯]

到了1973年,在經歷了一連串不順之後,康妮鬱鬱寡歡,健康情況也不容樂觀。上一年的1972年末,對她來說很重要的《衝突解決期刊》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賣掉,搬去了耶魯大學。她的同事和朋友幫她籌了筆錢,讓她去英國度一個六個月的假期,希望能讓她開心起來,但無濟於事[3]。康妮的母親讓她和自己一起去阿拉斯加旅行,康妮不情願地答應了。此次旅行的不悅加強了康妮離開的決心。大約在同一時期,康妮從醫生那裡得知自己需要做子宮切除手術,這個消息似乎徹底擊垮了這位音樂家[3]

1974年8月,她給家人和朋友寫了一系列信件,在信中,她提到了打算在別的地方重新開始人生。在其中一封信里,她寫道:「讓我走吧。讓我去做可以做到的事。不去做辦不到的事······人類社會讓我着迷,讓我充滿了悲傷和快樂;我只是找不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在給她弟弟菲利普的信中,康妮留下了一張支票,要求菲利普在她離開後的一段時間內繼續支付她的健康保險,並保持信譽良好,但要他在某個特定日期後停止支付[5]

她本該隨着家人一同前往湖邊旅行,但那時這些信件已經寄出。她把行李載上她的甲殼蟲汽車,然後駕車離開,自此之後再也沒人有過她的消息[3] 。在康妮離開幾年之後,有人告訴菲利普,他們在堪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的電話簿上見過「伊麗莎白·康維斯」這個名字,但她弟弟並未追查下去[3]。在康妮失蹤大約十年後,她的家人雇過一位私家偵探尋找她,但偵探對她家人說,即便他真的找到了康妮,康妮也有權「消失」,他並不能將她帶回來[6]。從那之後,她的家人決定尊重她離開的選擇,不再尋找她。菲利普懷疑她已選擇結束生命,他尤其相信康妮已經駕車投入於某個水泊中,但她確切的經歷已經無從得知[6]

個人生活[編輯]

康妮非常看重自己的隱私。據經常邀請康妮到他家做客,並把康妮的演唱錄了下來的動畫師——吉恩·戴奇(Gene Deitch)的說法,在別人問到康妮的個人生活時,她只會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戴奇和她弟弟菲利普都猜測康妮可能是同性戀,儘管她本人並未承認或否認[5][3]。她的侄子蒂姆(Tim Converse)稱沒有證據顯示康妮的一生有過戀愛經歷[5]。她的家人還提到在密歇根生活的晚期,康妮對煙和酒精的依賴越來越嚴重[5][3]

被重新發現[編輯]

2004年1月,時年80歲的吉恩·戴奇被音樂史學家大衛·加蘭(David Garland)從布拉格邀請到紐約,去參加一檔廣播節目,叫《空中旋轉》(Spinning on Air)[7],戴奇在節目中播放了他自己錄下的康妮的歌曲《One By One》[8]。節目的兩位聽眾丹·佐拉(Dan Dzula)和大衛·赫曼(David Herman)聽完這首歌后,想要找出康妮餘下的所有錄音。他們找到了兩個來源:戴奇在布拉格的錄音收藏,和康妮在50年代末寄給她弟弟菲利普的錄音[9]。2009年3月,康妮的17首歌作為專輯《How Sad, How Lovely》發行[10]。同月,《空中旋轉》播了一期一小時的特別節目,講述康妮的音樂與生平,並由女演員安博·本森(Amber Benson)在節目中朗讀康妮的信件[11]

2015年,包含18首歌版本的《How Sad, How lovely》發行[12]。該專輯收穫好評,《洛杉磯時報》的樂評人蘭道·羅伯斯(Randall Roberts)寫道:「在過去十年裡,幾乎沒有重新發行的專輯能比《How Sad, How Lovely》給我帶來更悠長、更愉悅的感受」[13] 。澳大利亞的創作歌手羅伯特·福斯特(Robert Forster)形容這張專輯「在歌詞和旋律之間建立了深邃而不可思議的關聯,讓我們得以進入一位生活在50年代紐約的傑出女性的世界」[14]

作品目錄[編輯]

  • 《How Sad, How Lovely》 (2009年)
  • 《How Sad, How Lovely》 (2015年,18首歌版本)
  • 《Connie's Piano Song》 (2014年)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Ian Youngs. Connie Converse: The mystery of the original singer-songwriter. BBC News. 2014-10-01 [2014-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2. ^ Vigil, Delfin. The musical mystery of Connie Converse. SFGat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9-03-08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Jefferson, Cord. The Story of Connie Converse. The Awl. 2010-08-03 [201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4. ^ Converse, Elizabeth. The War of All against All: A Review of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957-1968.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968-01-01, 12 (4): 471–532. JSTOR 173462. 
  5. ^ 5.0 5.1 5.2 5.3 We Lived Alone: The Connie Converse Documentary, directed by Andrea Kannes.
  6. ^ 6.0 6.1 Anderson, L.V. The Connie Converse Double Album That Never Got Crowd-Funded. The Awl. 2011-12-02 [2015-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9). 
  7. ^ Garland, David. Background: the Deitch Connection. Spinning on Air. WNYC. 2009-03-15 [2015-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8. ^ Youngs, Ian. Connie Converse: The mystery of the original singer-songwriter. Entertainment & Arts. BBC News. 2014-10-01 [2015-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8). 
  9. ^ Forster, Robert. Lost Women Found. The Monthly: Australian Politics, Society & Culture (Australia). The Monthly. June 2009 [2015-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2). 
  10. ^ Sachs, Tony. 50 Years Late, Connie Converse Is Music's Next Big Thing. HuffPost Entertainment. Huffington Post. 2009-04-10 [2015-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11. ^ Garland, David. Connie Converse Walking In the Dark. Spinning on Air. WNYC. 2009-03-15 [2015-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9). 
  12. ^ How Sad, How Lovely. Captured Tracks. 2015-05-14 [2015-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30). 
  13. ^ Roberts, Randall. Throwbacks: Vinyl and digital reissues of note for winter-spring 2015. Los Angeles Times Entertainment & Arts. Los Angeles Times. 2009-02-13 [2015-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14. ^ Forster, Robert, "Lost Women Found", The Monthly June 2009,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