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阿爾希波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弗拉基米爾·阿爾希波夫
出生1933年6月1日
 蘇聯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克托別州沙爾卡爾
逝世2004年10月27日(2004歲—10—27)(71歲)
 俄羅斯莫斯科
國籍蘇聯 → 俄羅斯
效命 蘇聯
軍種蘇聯陸軍
服役年份1952年-1991年
軍銜大將
統率外高加索軍區
莫斯科軍區
蘇聯武裝力量後勤部
獲得勳章
十月革命勳章 紅旗勳章 紅星勳章 三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
紀念列寧誕辰一百週年獎章 守衛蘇聯國界有功獎章
莫斯科建城八百五十周年獎章 蘇聯武裝力量老兵獎章 蘇聯武裝力量四十周年獎章
蘇聯武裝力量六十周年獎章 蘇聯武裝力量七十周年獎章 一級圓滿服役獎章
二級圓滿服役獎章 三級圓滿服役獎章

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阿爾希波夫(俄語: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Архипов,1933年6月1日—2004年10月27日),蘇聯軍事領導人,大將

生平[編輯]

1933年6月1日生於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克托貝州沙爾卡爾的鐵路工人家庭。1949年中學畢業後在阿克托別鐵路工作。1952年參軍入伍。1955年畢業於塔什干高等坦克指揮學校。1957年加入蘇聯共產黨。歷任排長連長營長[1]

1966年畢業於裝軍兵軍事學院。1967年,任蘇軍駐德集群第155坦克團團長。1970年至1972年,任第56摩托化步兵師副師長。1972年畢業於總參謀部軍事學院,任莫斯科軍區第4近衛坦克師師長。1974年4月,任敖德薩軍區第32軍軍長。1975年7月,任蘇軍駐德集群第20集團軍司令。1977年2月晉升中將

1979年4月,任中亞軍區參謀長兼第一副司令。1982年12月晉升上將。1983年8月,任外高加索軍區司令。1985年7月,任莫斯科軍區司令[2]。1988年2月晉升大將。1988年5月,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兼蘇聯武裝力量後勤部部長。1991年12月蘇聯解體時被免職並退役。

1999年至2004年,擔任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後勤部退伍軍人委員會主席。2004年10月27日在莫斯科逝世,葬於新聖女公墓[3]

阿爾希波夫是蘇共中央委員(1986年-1990年),第十一屆最高蘇維埃民族院代表(1984年-1989年)。獲十月革命勳章紅旗勳章紅星勳章、三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各1枚,獎章多枚。

參考資料[編輯]

  1. ^ У тыла нет задач условных. Красная звезда. 2018-06-01 [202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5) (俄語). 
  2. ^ Иван Кулан; Святослав Гайдук. Войска великой армии. Энциклопедикс. 2008: 53 [202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俄語). 
  3. ^ Евгений Дема. Командующий тылом. Красная звезда. 2005-10-27 [202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6) (俄語). 
軍職
前任:
謝苗·庫爾科特金
蘇聯武裝力量後勤部部長
1988年5月-1991年12月
繼任:
伊萬·富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