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歸德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歸德門,是中國廣州宋代時代的正城門,又名小市門,位於廣州城南部,是老城八城門之一。

位置[編輯]

在今解放路大德路相交的地方。

歷史[編輯]

護城河[編輯]

明代,歸德門前有護城河玉帶濠東西橫貫,分別流入東濠西濠

行政區劃[編輯]

現在被稱為「廣州市」之地域(包括西關等原為省城城外之地)本由番禺南海分管。歸德門以東為番禺縣,以西面為南海縣

商業[編輯]

歸德門在兩縣交界處,因此商業繁榮。

軍事[編輯]

歸德門是正城門,因而把守均為都統,並有旗甲兵三千餘名,乃眾城門中城戍兵最甚之門。

重建[編輯]

歸德門最後重建於康熙二十二年,即公元1683年。

拆除[編輯]

1920年,中華民國政府修築馬路,歸德門被拆除。

記載[編輯]

俞洵慶《荷廊筆記》載:「廣州南城之右為歸德門,背城一帶舊為狎邪地,南臨濠水,朱樓畫榭,鱗次相接,隔岸為濠畔街,商賈聚焉。」

影響[編輯]

由於歸德門是正城門,所以人們習慣把「歸德」借代為「門」之義,如「把門關上」就叫「閂埋度歸德」。[原創研究?][來源請求]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