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級鐵甲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意大利」號插圖,約1891年
概況
建造者
使用者  意大利皇家海軍
前級 卡約·杜里奧級
次級 勞利亞的魯傑羅級
建造期 1876–1887年
運行期 1885–1921年
完成數 2
退役數 2
技術數據[c]
艦型 鐵甲艦
排水量
全長 124.7公尺(409英尺1英寸) o/a
全寬 22.54公尺(74英尺)
吃水 8.75公尺(28英尺8英寸)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速度 17.5(32.4公里每小時;20.1英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航速下,可達5,000海里(9,260公里)
乘員
  • 37名軍官
  • 719名水手
武器裝備
  • 4門432公釐(17英寸)炮
  • 8門149公釐(5.9英寸)炮
  • 4門120公釐(4.7英寸)炮
  • 4具356公釐(14英寸)魚雷發射管
裝甲
  • 甲板:76至102公釐(3至4英寸)
  • 炮座:480公釐(19英寸)
  • 指揮塔:300公釐(11.8英寸)

意大利級鐵甲艦義大利語Classe Italia[d]是19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為意大利皇家海軍建造的兩艘鐵甲戰列艦。本艦級兩艦分別是「意大利」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Italia[e]「勒班托」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Lepanto[f],由貝納德通·伯林英語Benedetto Brin[g]設計。他選擇完全拋棄傳統的水線裝甲帶防護方案,轉而依靠非常高的航速和艦體內部水密隔艙來保護艦隻。這一特點連同艦上安裝的432公釐(17英寸)口徑炮,使得部分海軍歷史學家將意大利級視作「戰列巡洋艦的雛形」。

儘管服役期長達三十多年,本艦級各艘艦的整個服役生涯依然是平淡無奇的。在現役和預備役艦隊服役的頭二十年裡,本艦級艦隻主要從事訓練和演習任務。「勒班托」號於1902年被改裝成一艘訓練船,而「意大利」號則在1905至1908年間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之後也成為了一艘訓練船。兩艦曾被記錄到短暫參加了意土戰爭,期間為保衛的黎波里的意大利軍隊提供炮火支援。「勒班托」號在1915年初被廢棄拆解,而「意大利」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繼續作為一艘警備艦英語Guard ship[h],之後被改造成一艘糧食運輸船並最終在1921年被拆解報廢。

設計[編輯]

卡約·杜里奧級鐵甲艦[i]「恩里克·丹多洛」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Enrico Dandolo[j],是為意大利級的設計基礎

隨着意大利艦隊在利薩海戰中的失利,自1870年代起,意大利方面開始了一項大規模的海軍擴張計劃以對抗奧匈帝國海軍[6]。包括前期的卡約·杜里奧級鐵甲艦在內,意大利級是貝納德通·伯林於1870年代早期設計的擴張計劃中第二款鐵甲艦[7]。本艦級由時任意大利海軍部長西蒙尼·安東尼奧·聖邦英語Simone Antonio Saint-Bon[k]海軍上將下令建造。在他的計劃中,本艦級是為卡約·杜里奧級的改進版,由於被賦予保衛意大利漫長海岸線的職責,該級艦隻可運載大量士兵[8]

貝納德通·伯林在1875年就完成了本級艦的初稿設計。出於對艦體大小的控制以及穿甲彈技術的飛速發展,伯林不得不對原本卡約·杜里奧級的設計進行大幅修改以包含聖邦的部分需求。意大利和其他海上強國的海軍設計師此刻已經意識到,裝甲板再也無法有效地抵禦最新設計的炮彈。由此,伯林認為以裝甲帶占用巨大的重量已經沒有意義。被炮彈擊中時裝甲的碎裂超過了炮彈本身對艦隻造成對傷害,這也進一步妨礙了裝甲板的運用。此外,在一艘如意大利級鐵甲艦大小的艦隻上安裝水線裝甲帶會導致排水量過大,因此伯林完全放棄了水線裝甲帶設計,轉而使用較薄的裝甲甲板,這與國外同時期主力艦設計大不相同。[8][9]

插圖以非同比例作圖來比較幾艘建於19世紀70年代的歐洲鐵甲艦,其中就包括「意大利」號(中左)

伯林最初設計本級艦隻的排水量為13,850長噸(14,070公噸),配有兩門單獨裝在炮座內的450公釐(17.7英寸)炮作為主炮,8門149公釐(5.9英寸)炮作為副炮英語Secondary armament[l],隨艦儲煤3,000長噸(3,000公噸)以超過卡約·杜里奧級的最大航程。為了減輕重量,伯林選用了開放式炮塔而不是與卡約·杜里奧級一樣沉重的封閉式炮塔。由此還可以增加一座完整的上層甲板以提供額外的空間來容納聖邦需求的運輸一支1萬名士兵組成的師團[8][11]

隨着設計的推進,相關技術的發展促使伯林的設計案發生了變化。意大利陸軍炮兵將軍羅塞特是慢燃推進劑的研發人員,他建議可以用與450毫米火炮相同重量但更長的炮管來製造更小的432公釐(17英寸)炮。較長的炮管可以利用慢速燃燒的推進劑來提高炮口初速,從而使火炮具有更好的穿透力。1878年,英國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戰爭恐慌中購買了這種炮的最初型號,在此之後,伯林也改變了設計,將羅塞特的思路加以融入。設計案中的單450毫米炮被兩門432毫米炮所取代。與此同時,其他的設計改變包括了將149毫米炮艦少到了8門,並將艦載燃煤儲量減少到了1,700長噸(1,700公噸),從而減少了15,000長噸(15,241公噸)的排水量。之所以減少149毫米炮,是因為發現在使用432毫米炮時,已經沒有額外的艦員配備給其他火炮。[11][12]

兩艦在1875年獲批並撥款於次年開始建造,而設計完善的工作直到1876年開建後仍在繼續[8]。由於干舷較高達到25英尺(7.6公尺),本級兩艦比之前的卡約·杜里奧級航速更快,也更適合遠海航行[13][14]。兩艦在當時都是十分快速的巨大軍艦,滿載時排水量超過15000噸,「意大利」號最高航速可以達到17.8節(33.0公里每小時),而「勒班托」號可以達到18.4節(34.1公里每小時)[9]。反觀同時期的其他鐵甲艦,最高航速都很難超過15節(28公里每小時)[13]。兩艦的高航速、強大的主炮組以及輕薄的裝甲防護使得一部分軍事歷史學家將其視作最戰列巡洋艦原型[15]。當時主力艦設計所面對的主要威脅是配備鑄鐵炮彈的慢射火炮,然而意大利級鐵甲艦在配備爆炸彈的速射火炮發展起來後才入役,這使得該艦級的防護方案變得毫無用處[16]

常規特性[編輯]

意大利級鐵甲艦的側視圖和俯視圖

意大利級鐵甲艦垂標間距為122公尺(400英尺),全長124.7公尺(409英尺)。「意大利」號舷寬22.54公尺(74英尺),而「勒班托」號舷寬略窄,為22.34米(73.3英尺)。兩艦的吃水深度分別為8.75公尺(28.7英尺)和8.75公尺(28.7英尺)。「意大利」號常規配置下排水量13,678長噸(13,897公噸),滿載時排水量15,407長噸(15,654公噸),而「勒班托」號常規配置下排水量僅為13,336長噸(13,550公噸),滿載時則有15,649長噸(15,900公噸)的排水量[9]。巨大的艦體尺寸使得設計師可以應用非常精細的艦體線型以帶來更高的水動力效率以助力航速[17]

兩艦的艦體前部都有一具撞角,與鐵質艦體相比可以節省15%的重量。「意大利」號的艦體在水線以下部位木製部分被用板覆蓋以防止水生生物附着,但「勒班托」號沒有此設計。兩艦都採用前後延伸77.55公尺(254.4英尺)的雙層底英語Double bottom[m]設計,跨越整個輪機艙和彈藥艙。在裝甲甲板下方的艦體內分了69個水密隔艙,另有84個隔艙在雙層底內。艦隻轉向由單控制,「意大利」號採用蒸汽驅動,而「勒班托」號則採用液壓驅動。[9][19]

意大利級鐵甲艦的上層建築規模較小,兩艦都在艦舯部英語Amidships[n]安裝了一根帶有戰鬥桅樓英語Top (sailing ship)[o]戰鬥桅英語military mast[p],一段上層輕甲板[q]將煙囪和桅杆連接起來。這段甲板非常高,主炮在最大高度時依然可以通過。而在甲板上方,建有一座小型艦橋。「意大利」號配備37名軍官和719名士兵,而「勒班托」號則配備37名軍官和656名士兵[9][24]。艦上另外攜帶有一些小型船隻,其中「意大利」號有兩艘次級魚雷艇,「勒班托」號則有三艘偵察艇英語Picket boat[r][26]

輪機[編輯]

本艦級的艦載推進系統由4台複式蒸汽機英語Compound steam engine[s]組成,每台機組驅動一具直徑為20英尺6英寸(6.25公尺)的單螺旋槳。蒸汽機可以以複合模式運行以提高燃油效率,也可以以直接作用模式運行以提高速度。「意大利」號的蒸汽由船上的26座燃煤橢圓形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t]提供,而「勒班托」號則由8座橢圓形鍋爐和16座機車鍋爐英語Locomotive boiler[u]提供。機艙英語Engine room[v]被設計在艦舯部,每台蒸汽機兩端都連接三座鍋爐艙英語fire room[w]並一起被分別放置在水密隔艙中。「意大利」號的鍋爐廢氣通過兩組共6跟煙囪排出,每組各有3跟煙囪,分別放置在桅杆前後甲板中軸線上。「勒班托」號只有兩組各2根,一共4根煙囪。1905到1908年期間,「意大利」號接受改裝將煙囪方案改為與「勒班托」號一樣的配置。[31]

艦載推進系統的設計功率為18,000匹指示馬力(13,000千瓦特),使用強力通風英語Forced draft[x]可以達到預計18(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的最高航速。在早期的海試中,「意大利」號最大輸出功率僅為15,907匹指示馬力(11,862千瓦特),可以以最高17.5節(32.4公里每小時;20.1英里每小時)航速持續運行1個小時。「勒班托」號航速更高,以16,150匹指示馬力(12,040千瓦特)的功率達到最高18.38節(34.04公里每小時;21.15英里每小時)的速度。本艦級的隨艦設計儲煤量為3,000長噸(3,000公噸),實際僅能裝載1,550長噸(1,570公噸)。兩艦的巡航半徑有多種記載,《康威戰艦名錄》(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記載兩艦可以在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航速下續航5,000海里(9,300公里;5,800英里);而歷史學家謝爾蓋·維諾格拉多夫(Sergie Vinogradov)記載則可以達到8,700海里(16,100公里;10,000英里)。[9][33]

武器[編輯]

海軍上將菲利斯·拿破崙·卡內瓦羅和軍官們在「意大利」號的兩門432公釐(17英寸)炮下合影。

「意大利」號和「勒班托」號各自裝備有4門432公釐(17英寸)口徑後膛炮英語Breech-loading gun[y]作為主炮。「意大利」號裝備的是3門26倍徑炮和1門27倍徑炮,而「勒班托」號則全部都是27倍徑炮。20倍徑炮為A型,發射2,000英磅(910公斤),炮口初速達1,811英尺每秒(552公尺每秒),明顯優於老式432毫米炮的1,550英尺每秒(470公尺每秒)。炮管更長的27倍徑炮則能產生1,903英尺每秒(580公尺每秒)。兩種炮的炮口穿透力分別為960公釐(37.6英寸)和1,000公釐(39.4英寸)的熟鐵。兩種口徑炮的射速都比較慢,每次設計後都需要8分鐘來重新裝填炮彈,但也已經比432毫米炮的炮口裝彈速度要快很多了。[35][36]

主炮被成對的以梯隊形安裝在艦舯部一個單獨的大型橢圓形對角布置的炮座上,其中一對在左舷轉盤上,另一對則裝在右舷。左舷炮座比右舷炮座更靠後。彈藥庫在裝甲甲板下面,彈藥通過裝甲斗運到主炮上。這幾門主炮每次射擊後必須返回到一個固定的裝填位置:前炮指向艦首45度,而後炮指向艦尾45度。彈藥儲存的記錄各不相同,當代英國記錄來源提出「意大利」號每門炮裝有45枚炮彈,「勒班托」號每門裝有40枚,而俄羅斯方面的資料則記載兩艦每門炮裝有50枚炮彈。艦身的高幹舷設計使得主炮被安裝在高於吃水線33英尺(10公尺)的位置,而炮塔和轉盤的設計和位置為主炮提供了良好的射擊範圍。主炮炮管仰角範圍從-10度到+15度,這使得這些火炮可以與近到55公尺(180英尺)內的目標進行作戰。[11][37]

此外,兩艦還在樞軸支架上裝備有8門中口徑艦炮作為副炮。「意大利」號最初設計5.87英寸(149公釐)26倍徑炮,而「勒班托」號則裝備有更新型的152公釐(6英寸)32倍徑炮。這些副炮沿船舷分布安裝,1門在上層前甲板作為艦首炮英語Bow chaser[z],4門安裝在主炮台的舷側前部,另有兩門在主炮台後部,第八門在後部上層甲板作為艉炮英語stern-chaser[aa]。這些都是由4門120公釐(4.7英寸)單裝炮組成炮組。本級艦隻還配備了2門75公釐(3英寸)山炮和兩挺機槍,供登陸部隊在岸上使用[37]。按照當時主力艦的慣例,艦上安裝了四具356公釐(14英寸)魚雷發射管[9]。這些發射管被裝設在吃水線上方的舷側[26]。裝備的魚雷攜帶125公斤(276英磅)彈頭,射程為600公尺(2,000英尺)[40]

裝甲[編輯]

意大利級鐵甲艦裝甲布局草圖

本級艦沒有使用水線裝甲帶,而是由碳鋼裝甲甲板保護,其細節尚不清楚。維諾格拉多夫指出,當代資料記載本級艦的裝甲厚度範圍從3至4.7英寸。他認為最有可能的解釋是這兩艘鐵甲艦的裝甲厚度並不完全相同。英國情報機構報告稱,「意大利」號在艦舯部的甲板厚度為102公釐(4英寸),在艦首和艦尾厚度減少到3英寸[26]。裝甲甲板向下傾斜,在吃水線以上6英尺(1.8公尺)處與船體兩側相接,並與兩片貫穿整個船體長度的艙壁相結合,從側面向內縮幾英尺,還有許多其他艙壁穿插在兩片主艙壁之間,形成了一個被劃分出大量水密艙室的船體結構。由小隔間組成的「蜂窩式筏子」被設計用來在炮彈深入到艦體內部之前將它們引爆,將爆炸和水侵限制在有限的範圍內,抑制和控制由此帶來的影響。[9][13]

對於艦上其他部位的防護,當時新開發出來的組合裝甲英語Compound armor[ab]被用在「意大利」號上,由英國的卡默爾·萊爾德造船廠英語Cammell Laird[ac]以及約翰·布朗公司英語John Brown & Company[ad]負責製造。「勒班托」號則安裝了法國施耐德·克魯索公司英語Schneider-Creusot[ae]開發的改良鋼材。兩艦司令塔兩側裝有300公釐(11.8英寸)鋼板,炮座兩側則由480公釐(19英寸)用來保護炮身,背面有一層521公釐(20.5英寸)厚的柚木。炮塔的頂部有兩層15公釐(0.59英寸)裝甲,以保護炮手免受敵方戰鬥桅樓上的輕武器射擊。兩艦都裝有連接炮塔和下方彈藥庫的裝甲通道。炮塔的側面裝甲則有400公釐(15.7英寸)厚。煙囪底部也就是連接鍋爐的部位也敷設有15.7英寸的裝甲。[9][44]

改造[編輯]

1905-1908年整修後的「意大利」號

兩艦的副炮在服役期間進行了改造。在19世紀90年代後期的一次改裝中,兩艦被加裝一座三級炮組,用於近距離防禦魚雷艇。每艦各裝備了12門57公釐(2.2英寸)和12門37公釐(1.5英寸)哈乞開斯炮。在1908年完成的另一次改裝中,「意大利」號以7門152毫米炮替換掉了150毫米炮,並將反魚雷艇裝備減少為6門57毫米炮和兩門37毫米炮。謝爾蓋·維諾格拉多夫指出,一些來源記載在同一時期「意大利」號被加裝了2具魚雷發射管,但同時也表示「這似乎不太可能」。改裝工程還拆除了艦體中央的戰鬥桅,並安裝了兩根輕制單杆桅[af][46]

到1911年,「勒班托」號也進行了第二次整修,拆除了所有的152毫米炮和魚雷發射管,並將三級炮組減少為9門57毫米炮和6門37毫米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大利」號在布林迪西作為浮動炮台服役時,拆除了艦上所有的副炮和三級炮組。1918年,當該艦被改裝成一艘糧食運輸船時,其主炮台也被拆除,換成兩座120毫米口徑32倍徑炮台用於防禦。[47]

艦隻[編輯]

艦名 建造者 開建 下水 完工
「意大利」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Italia
Italia
斯塔比亞堡皇家造船廠英語Regio Cantiere di Castellammare di Stabia[9] 1876年1月3日[9] 1880年9月29日[9] 1885年10月16日[9]
「勒班托」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Lepanto
Lepanto
奧蘭多兄弟造船廠英語Cantiere navale fratelli Orlando[9] 1876年11月4日[9] 1883年3月17日[9] 1887年8月16日[9]

服役記錄[編輯]

「意大利」號在下水中
19世紀80年代晚期在地中海的「勒班托」號

「意大利」號和「勒班托」號在服役生涯的頭十年中輾轉於意大利海軍現役和預備役艦隊之間。「意大利」號1886年入役後成為現役艦隊的旗艦,但在第二年降格為預備役。1888年初,該艦恢復旗艦職責,而在同年晚些時候,「勒班托」號也加入了艦隊。1890年末,「意大利」號再次退出現役,第二年,「勒班托」號也同樣退出現役。在接下來的五年裡,兩艦輪流處於現役和預備役狀態[48]。兩艦在服役期間主要參與演習訓練任務,由於意大利彼時是三國同盟之一,因此這些演習通常以法國作為假想敵。在1893年度的艦隊演習中,兩艦都扮演藍軍模擬對意大利海岸發動攻擊[49]

1896年起,兩艦開始擔任輔助任務角色,「意大利」號改為炮兵訓練船,「勒班托」號則成為信號員和舵手的專用訓練船。第二年7月,「勒班托」號代表意大利前往英國出席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50]。在接下來的十年中,這幾艘軍艦在各個艦隊間不停論還,1897年至1898年在預備役艦隊,1899年又重回現役艦隊[51][52][53]。在此期間,意大利海軍考慮按照「恩里克·丹多洛」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Enrico Dandolo[ag]相同的線路重建艦隻,但該項目成本太高,在1902年該計劃被放棄[54]

「勒班托」號於1902年從前線退役,被改裝為一艘射擊訓練船。未來完成這項工程,該艦接收了各種輕武器。在此期間,本艦還同其他艦隻一道參加了年度訓練演習。1910年10月,「勒班托」號被降級為軍營船。「意大利」號在1905到1908年間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移除了兩根煙囪和幾支小口徑炮。從1909年到1910年,該艦擔任魚雷訓練船,1911年又被改用作軍營船[9][50][55]。這兩艘船在1911年9月意土戰爭爆發後被重新啟用並編入第五艦隊。當年10月意大利占領的黎波里之後,「意大利」號和「勒班托」號本打算被派往這座城市為守衛的士兵提供炮火支援,但這一計劃最終落空,兩艦被留在了意大利[56][50]

「勒班托」號在1912年5月26日被從海軍序列中除籍,但又在1913年1月13日恢復序列但僅作為輔助艦隻。與此同時,「意大利」號在1912年12月再次被降格為訓練船,為士官和機艙人員培訓用。「勒班托」號服役時期不長,於1914年1月1日再次失事,並於1915年3月27日被賣給拆船公司。「意大利」號於1914年6月4日被從海軍序列中除籍,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都一直沒有被廢棄。1915年4月,當意大利準備站在三國協約一方介入衝突時,「意大利」號被拖到布林迪西被用作警備艦,並於5月23日被重新列入海軍序列。1917年12月,該艦被帶到拉斯佩齊亞並在那裡被改裝成一艘穀物運輸船。1919年6月在交通部短暫服務,7月又被轉移到國家鐵路局名下。該艦最終於1921年1月重返海軍,但在當年11月遭到破壞,之後被當作廢品出售。[50][55]

腳註[編輯]

注釋[編輯]

  1.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2.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3. ^ 參數以「意大利」號為例
  4.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1]
  5.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1]
  6.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1]
  7. ^ 譯名參考自《戰列艦與航空母艦》[2],另有來源譯作「本尼迪托·布林」[3],或者「貝內代托·布林」[4]
  8. ^ 譯名參考自《簡明英漢辭典》[5]
  9.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4]
  10.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4]
  11.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12.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10]
  13. ^ 譯名參考自《綜合英漢科技大詞典》[18]
  14. ^ 譯名參考自《新編英漢科技大詞典》[20]
  15.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21]
  16. ^ 譯名參考自《英漢軍語詞彙》[22]
  17. ^ 「Hurricane deck」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23]
  18.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25]
  19.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27]
  20. ^ 譯名參考自《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 工程技術卷 上》[28]
  21. ^ 譯名參考自《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 工程技術卷 上》[29]
  22.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30]
  23.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30]
  24.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32]
  25.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34]
  26. ^ 譯名參考自《英漢船舶近海工程詞典》[38]
  27.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39]
  28. ^ 譯名參考自《英漢科技大辭典》[41]
  29. ^ 譯名參考自《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卷5 1945年以後重建皇家海軍》[42]
  30. ^ 譯名參考自《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卷5 1945年以後重建皇家海軍》[42]
  31. ^ 譯名參考自《世界史百科 2 法國大革命至當代世界》[43]
  32. ^ 「pole mast」: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45]
  33.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4]

引文[編輯]

  1. ^ 1.0 1.1 1.2 張恩東 (2018),第241頁.
  2. ^ 史蒂夫,第264頁.
  3. ^ 布魯斯·泰勒 (2021),第30頁.
  4. ^ 4.0 4.1 4.2 4.3 張恩東 (2018),第239頁.
  5. ^ 徐鍾 (2006),第813頁.
  6. ^ Greene & Massignani,第394頁.
  7. ^ Sondhaus 1994,第50頁.
  8. ^ 8.0 8.1 8.2 8.3 Vinogradov,第49頁.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Gardiner,第341頁.
  10.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32頁.
  11. ^ 11.0 11.1 11.2 Gibbons,第106–107頁.
  12. ^ Vinogradov,第49, 53頁.
  13. ^ 13.0 13.1 13.2 Gibbons,第106頁.
  14. ^ Gibbons,第107頁.
  15. ^ Sondhaus 2001,第112頁.
  16. ^ Vinogradov,第63–64頁.
  17. ^ Vinogradov,第53頁.
  18. ^ 顧仁敖 (1997),第550頁.
  19. ^ Vinogradov,第50–51, 53頁.
  20. ^ 王運 (1988),第85頁.
  21.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675頁.
  22. ^ 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 (1963),第234頁.
  23.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183頁.
  24. ^ Vinogradov,第51頁.
  25.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69頁.
  26. ^ 26.0 26.1 26.2 Vinogradov,第59頁.
  27.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230頁.
  28.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2019),第240頁.
  29.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2019,第246頁
  30. ^ 30.0 30.1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539頁.
  31. ^ Vinogradov,第60–62頁.
  32.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209頁.
  33. ^ Vinogradov,第51, 61–62頁.
  34.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304頁.
  35. ^ Friedman,第231頁.
  36. ^ Vinogradov,第53, 56頁.
  37. ^ 37.0 37.1 Vinogradov,第56–57頁.
  38. ^ 袁隨善 & 何志剛 (1992),第333頁.
  39.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611頁.
  40. ^ Friedman,第347頁.
  41. ^ 吳光華 (1998),第143頁.
  42. ^ 42.0 42.1 王鑫 (2020),第52頁.
  43. ^ 陳澄聲 (2011),第145頁.
  44. ^ Vinogradov,第59–60頁.
  45.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402頁.
  46. ^ Vinogradov,第57, 59, 64頁.
  47. ^ Vinogradov,第57, 59頁.
  48. ^ Vinogradov,第64頁.
  49. ^ Clarke & Thursfield,第202–203頁.
  50. ^ 50.0 50.1 50.2 50.3 Vinogradov,第64–65頁.
  51. ^ Garbett (1897),第789頁.
  52. ^ Garbett (1898),第200頁.
  53. ^ Brassey,第72頁.
  54. ^ Garbett (1902),第1076頁.
  55. ^ 55.0 55.1 Gardiner & Gray,第255頁.
  56. ^ Beehler,第10, 47頁.

參考書目[編輯]

期刊來源[編輯]

  • Brassey, Thomas A. Chapter III: Relative Strength.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899: 70–80. OCLC 496786828 (英語). 
  • Garbett, H. (編).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 Co.). 1897, XLI (232): 779–792. OCLC 8007941. 
  • Garbett, H. (編). Naval Notes – Italy.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1898, XLII: 199–204. OCLC 8007941. 
  • Garbett, H. (編). Naval and Military Notes – Italy.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1902, XLVI: 1072–1076. OCLC 8007941. 

擴展閱讀[編輯]

  • Ordovini, Aldo F.; Petronio, Fulvio & Sullivan, David M. Capital Ships of the Italian Royal Navy, 1860–1918, Part 2: Turret/Barbette Ships of the Duilio, Italia and Ruggerio di Lauria Classes.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15, LII (4): 326–349. ISSN 0043-0374.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