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昆明學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南大學教育科附設昆明學校是1921年由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科南京市玄武湖(又名「昆明湖」)長洲島(現名環洲)創辦的具有試驗性質的鄉村小學。

1920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1年改東南大學)在玄武湖開辦暑期學校時,教授王伯秋發現湖上失學兒童太多,於是產生了辦一所鄉村小學的想法。時任教育科主任陶行知開始着手調查湖上居民職業和兒童失學情況,發現玄武湖五洲的數百戶湖民由於湖水阻隔,一百多名學齡兒童幾乎無一人入學。陶行知與南高師校長郭秉文暨南學校校長柯成懋商議,向江蘇督軍齊燮元申請撥借陶然亭設立昆明學校。1921年1月得到批准,2月招生,3月開學。第一年開辦時有36名學生入學,三年後增至59人。昆明學校最初由南高師和暨南附小合併後撥出經常費,一年後改由東南大學教育科自辦,為東大教育科學生實施鄉村教育試驗之所。[1]昆明學校設兒童教育部、婦女教育部、社會教育部。教職員均由東大教育科師生兼任,實行義務授課。

昆明學校是中國第一個推行平民教育的試驗基地,也是以後陶行知創辦曉莊師範育才學校社會大學等學校,發展平民教育民主教育事業的先驅之舉。如何「使平民一面讀一點書,一面得一點做人做國民的精神」,是陶行知在昆明學校探索研究的主要問題。

參考[編輯]

  1. ^ 沈子善. 東南大學教育科附設昆明學校概況.//陶行知全集第1卷.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 74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