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列表 (漢王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頁面列出明朝自明成祖分封的漢國藩王。

漢國[編輯]

明朝漢國諸王 編輯
永樂二年(1404年)封。永樂十五年(1417年[1][2]就藩山東濟南府樂安州
稱號 國君姓名 關係 在位年數 註記
漢王 朱高煦 朱棣、嫡二子 1404年1426年 洪武中封高陽郡王。永樂二年進封。十五年就藩濟南府樂安州。宣德元年以謀反銷封並擒至京師。未幾被處死於京師西內囚所。其諸子俱同死。
漢懿莊世子 朱瞻壑 朱高煦、嫡一子 永樂二年封世子。十九年八月庚申薨。無子。
漢世子 朱瞻圻 朱高煦、嫡二子 永樂二十二年封世子。宣德元年與父同死。無嗣。

濟陽國[編輯]

明朝濟陽國諸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封。
稱號 國君姓名 關係 在位年數 註記
濟陽王 朱瞻垐 朱高煦、三子 1424年—1426年 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元年與父同死。無嗣。

臨淄國[編輯]

明朝臨淄國諸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封。
稱號 國君姓名 關係 在位年數 註記
臨淄王 朱瞻域 朱高煦、四子 1424年—1426年 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元年與父同死。無嗣。

昌樂國[編輯]

明朝昌樂國諸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封。
稱號 國君姓名 關係 在位年數 註記
昌樂王 朱瞻垶 朱高煦、五子 1424年—1426年 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元年與父同死。無嗣。

淄川國[編輯]

明朝淄川國諸王
永樂二年(1424年)封。
稱號 國君姓名 關係 在位年數 註記
淄川王 朱瞻墿 朱高煦、六子 1424年—1426年 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元年與父同死。無嗣。

齊東國[編輯]

明朝齊東國諸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封。
稱號 國君姓名 關係 在位年數 註記
齊東王 朱瞻坪 朱高煦、七子 1424年—1426年 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元年與父同死。無嗣。

任城國[編輯]

明朝任城國諸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封。
稱號 國君姓名 關係 在位年數 註記
任城王 朱瞻壔 朱高煦、八子 1424年—1426年 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元年與父同死。無嗣。

海豐國[編輯]

明朝海豐國諸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封。
稱號 國君姓名 關係 在位年數 註記
海豐王 朱瞻㙊 朱高煦、九子 1424年—1426年 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元年與父同死。無嗣。

新泰國[編輯]

明朝新泰國諸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封。
稱號 國君姓名 關係 在位年數 註記
新泰王 朱瞻垹 朱高煦、十子 1424年—1426年 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元年與父同死。無嗣。
  1. ^ 《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八十六:永樂十五年三月丁亥朔……丙午,命漢王高煦居山東樂安州。初高煦受冊封,命居國雲南,切切以不欲遠去為辭,後改命青州,亦堅意不行。嘗侍上在北京,時其世子瞻壑及次子瞻圻皆在,高煦屢辭還南京,上留之,不從。上欲留瞻壑,亦不從。上覺其有異志。
  2. ^ 《明史 志第十七 地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