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晛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晛瑞
李晛瑞在TED演講,2013年
原文名이현서
出生金智海
김지해

1980年1月(44歲)
 北韓兩江道惠山市
居住地 南韓
國籍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80年-2008年)
 大韓民國(2008年至今)
民族朝鮮族
母校韓國外國語大學
知名於脫北者
配偶Brian Gleason

ㄒㄧㄢˋ[1]朝鮮語:이현서,1980年1月),曾誤譯作李炫秀李賢西 ,出生於朝鮮脫北者人權活動家,現於韓國定居並求學。她曾隻身一人逃離北韓,隨後引導家人經由中國大陸寮國一併逃離。因2013年2月在TED大會演講而知名,其遭遇和呼籲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2]

早年[編輯]

李晛瑞於1980年出生於朝鮮惠山市,「在我小的時候,我認為我的國家是世界上最棒的。」李在TED大會上這樣解釋到,「有首叫做『我們最幸福』的歌陪伴着我們長大,我覺得十分自豪。在我七歲那年,我第一次見到了公開處決,但我依然覺得我在朝鮮的生活很正常。」由於李晛瑞的家庭出身背景比較優越,「我從來沒有體驗過飢餓的感覺」,但在90年代的朝鮮饑荒過後,她見證了許多痛苦和死亡[2]

1995年的一天,李晛瑞的媽媽帶回家一封從她同事的姐妹那裡寄來的信,上面寫道「當你讀到這封信時,我們一家五口已經離開人世了,因為我們已經連續兩周沒有吃東西了......我們現在一起躺在地板上,身體虛弱,準備等死。」李母用意在於使李氏姊弟了解自身處境已算得來不易。不久之後,李「在火車站看到另一幕令人震驚的景象,一個奄奄一息的女人躺在地上,懷裡抱着一個虛弱的孩子,孩子望着他母親的臉,但是沒有人幫助他們,因為大家連自己和家人都無法顧全。」[3]

逃亡生涯[編輯]

中國[編輯]

1997年,李晛瑞趁鴨綠江結冰獨自跨越邊境[4],前往中國與表伯一起居住,但她被視為非法移民。有一天,在有人指控她為朝鮮人後,她被中國警察帶走審問,警察測試了她的漢語能力,並且問了她很多問題。幸運的是,李最終被釋放[5]

韓國[編輯]

在中國隱姓埋名十年後,李晛瑞決定冒險去韓國[2]。2008年1月,李到達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她進入移民局,說明了她朝鮮難民的身份,她「很快被領進了另一個房間」,那裡的工作人員檢查了她的文件,詢問她是否實際上是中國人,並且告訴她如果她違反韓國法律,她將被關押並被遣返回中國。

「如果中國政府知道我本來就不是中國公民的話,我會被監禁、罰款,然後再次被遣返回朝鮮。」李要求他們聯繫國家情報院,三小時後,她被送往首爾市中心[6]

在韓國,李開始準備大學入學考試[2],並完成了一系列課程,隨後被贈予一套房子。「剛開始我感到既害怕又興奮,但要定居下來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具挑戰性,同時我意識到韓國與朝鮮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儘管我們表面上都是朝鮮族人,但是由於63年的分裂,我們的內在已經變得非常不同了。」[6]

李也經受了反朝鮮的偏見,有時她認為「回到中國的生活會比現在要容易的多」。經過「一年混亂與無序的生活」,她終於找到了新生活的意義[6]

家人逃亡[編輯]

在李晛瑞適應韓國的新生活不久後,她接到一個電話,稱朝鮮警方攔截了她寄回家的錢款[5]。作為懲罰,她的家人將被強制搬到農村的偏遠地區[2]。於是李開始計劃幫他們脫逃,她坐飛機回到中國,然後前往中朝邊境,幫助她的家人越過邊境進入中國[6]

因為她的家人不懂中文,所以李幫助他們在中國穿越兩千多公里進入東南亞,有好幾次差點被抓住。有一次他們坐的車被攔下,一個中國警官上了車,李告訴他,「這幾位是聾啞人,我是他們的監護人」,最終警官讓其通過[2]

在老撾邊境,李賄賂邊境人員要求帶她的家人越過邊境[5],去老撾首都萬象的韓國使館。在乘飛機回到韓國途中,她接到消息稱她的家人因為非法入境被逮捕[6]。於是李重新前往老撾,在那裡支付了賄賂和罰款,一個月之後李的家人被釋放。但之後她的家人在萬象再次被捕。「監獄離韓國大使館並不遠」[2],李來回於移民局和警察局將近50天[6],「絕望地努力着,希望能把他們救出來,但我已經沒有足夠的錢來支付賄賂了,我感到心灰意冷。」在這時,一個陌生人問她「怎麼了?」,她用蹩腳的英語加上字典解釋了她的情況,於是「那個人走向ATM機,為我的家人及另外兩個朝鮮人支付了出獄剩餘的所有費用。」當李問道,「你為什麼要幫助我?」他回答,「我並不是在幫助你,我是在幫助朝鮮的人民」。李認為那是「我人生中具有象徵意義的一個時刻,那個陌生人象徵着我以及其他朝鮮人最需要的希望,他使我明白陌生人的善意和國際社會的支持是我們朝鮮人需要的希望之光。」[2]

她後來說,這次相遇標誌着「我的世界觀發生了變化,我意識到這個世界上仍然有許多善良的人,也明白了生命是多麼的寶貴」[6],在經過漫長的旅行後,李晛瑞和她的媽媽和弟弟最終在韓國團聚[2]

近期生活[編輯]

2011年,李晛瑞寫到學習英語是為了「打開我的前途」,並指出朝鮮人在就業市場上「缺乏英語能力是一種障礙」。在中國,她傾注了大量時間來學習漢語,但「從來沒有想過在韓國會在語言上遇到這麼大的壓力」。她也曾做過兼職,上過不同學校的課程,並獲得了工作所需要的證明。同年,李考入韓國外國語大學(特殊錄取)。她選擇語言學科作為她的必修是希望她能參與與中國不斷增長的貿易工作。

李提到她也作為一個學生記者一起和韓國大學生為韓國統一部工作,她寫了關於朝韓關係以及統一的可能性的文章。此外,她還是英國駐韓國使館倡議的『英語未來』計劃的50名脫北大學生之一,李說「這有助於我的英語學習」。

李晛瑞同樣也做志願者工作,「出於我來韓國後受到別人幫助後的感激之情,我希望回報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6]。截至2014年5月,李仍就讀於韓國外國語大學,作為統一部的學生記者工作[7]

人權活動[編輯]

2013年2月,李晛瑞在洛杉磯長灘的TED大會上講述她的經歷[8],她的演講在YouTube點擊量已超過1200萬[9]

2013年5月,李出現在一個澳大利亞電視節目中,並與2009年在老撾萬象幫助過他的澳大利亞人迪克·斯托爾普重聚。「我非常開心」李說,「他說,『我不是一個英雄』,但我告訴他他是一個當代英雄。」斯托爾普說:「你給別人一點幫助,並幫到其他人,你認為,『那很棒,那是好事情。』......我幫助的人現在仍在做善事,我內心會感到『嘿!我幫這位女士走出陰霾,改變了她的生活。'」[8]李目前已經接受了許多世界各國電視、電台包括BBCCNNCBS News的採訪[9]

2014年5月,李晛瑞在奧斯陸自由論壇英語Oslo Freedom Forum發表演講[7]

2016年3月,李晛瑞在北京老書蟲國際文學節上講述了自己的故事,這是少有的脫北者在中國大陸的公開演講[10]

作品[編輯]

回憶錄:《擁有七個名字的女孩:一個北韓叛逃者的真實故事》 ,愛米粒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ISBN 9789869193818

參考資料[編輯]

  1. ^ 英媒采访朝鲜难民:朝鲜人大饥荒时代视中国为救星. 參考消息網. 2015-07-18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7) (中文(中國大陸)).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Lee, Hyeonseo. Why I fled North Korea. CNN. 2013-04-14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2) (英語). 
  3. ^ Gye, Hugo. 'I saw my first execution at SEVEN': North Korean defector reveals ordeal of growing up in dictatorship where famine was so bad the streets were lined with dead bodies. Daily Mail. 2013-04-15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英語). 
  4. ^ 北朝鲜叛逃者: 来自另一个世界. 大中資訊網. 2015年7月27日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中文(中國大陸)). 
  5. ^ 5.0 5.1 5.2 我的北韩逃亡记. 網易公開課.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4) (中文(中國大陸)).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Gale, Alastair. A Defector’s Tale: Lee Hyeon-seo. Wall Street Journal. 2011-07-11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8) (英語). 
  7. ^ 7.0 7.1 存档副本 (PDF). [2014-07-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4-21). 
  8. ^ 8.0 8.1 Ha, Thu-Huong. North Korean defector Hyeonseo Lee reunited with the man who saved her family. TED. 2013-05-20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6) (英語). 
  9. ^ 9.0 9.1 存档副本. [2014-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10. ^ 访谈:在中国躲藏十年的脱北女孩. 紐約時報. 2015-04-01 [201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