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段豸

大明直隸棗強縣知縣
籍貫 山西澤州
字號 字世高
出生 生年不詳
山西澤州
逝世 正德六年(1511年)
直隸棗強縣
親屬 (父)段正
出身
  • 弘治十五年壬戌科同進士出身

ㄓˋ(?—1511年),字世高山西澤州人,明朝政治人物,正德間官棗強縣知縣。劉六劉七起義軍隊破城,段豸戰歿。

生平[編輯]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順天府鄉試第十五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聯捷進士[1][2]。初授河南府推官,正德年間,授兵科都給事中,謫官棗強縣知縣。當時畿內紛亂,流寇四起。正德六年(1511年),劉六、劉七、齊彥名、楊虎等民變領袖合兵一處,以二千騎兵攻破棗強縣。段豸連戰不敵,身中四箭一槍,瞋目大呼,與敵人近戰而死。叛軍隨後屠城。朝廷追贈太僕寺卿。《明史》將其事列入忠義傳。[3][4]

家族[編輯]

曾祖段奉先;祖父段善,封監察御史贈知府;父段正,大中大夫布政司左參議。母周氏(封恭人)[5]。有子段崇文,蔭錦衣衛百戶。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明史·卷二百八十九》:(正德)六年,賊四起,中原郡邑多殘破。畿內則棗強知縣段豸、大城知縣張汝舟,⋯⋯,皆抗節死。⋯⋯豸,字世高,澤洲人。起家進士。正德中,授兵科都給事中,謫棗強令。賊至,連戰卻之。及城陷,中四矢一槍,瞋目大呼,殺賊而死,賊屠其城。汝舟官大城時,與主簿李銓迎戰,皆被殺。
  4. ^ 乾隆《鳳臺縣誌·卷之八·人物》:段豸,字世高,錦衣衛籍,登弘治壬戌進士,博學強識,議論英發,初授河南府推官,升兵科給事中。謫棗強縣知縣。正德間,流賊猖獗,棗當真定河南之沖,地廣而夷,城舊且圮。豸憂之,乃規畫,誓為必守計,築城濬池,修葺樓櫓,選丁壯,除戎服,設邏卒。措置甫定,賊陷薊州,涉河薄城下。豸親援桴鼓,誓眾矢忠,人人自奮,矢石具下,一日間,賊凡三進三卻,為豸眾所殺者二百餘人、首領一人。賊怒,攻圍益急,裨將宋振帥軍數千,率多賊黨,營縣東十里,豸求援,不進。閱三日,城陷,豸身中數矢一鎗,嗔目罵賊,不屈死之。事聞,贈太僕寺卿,蔭其子崇文為錦衣衛百戶,命有司立祠以祀。
  5.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八十九》,出自《明史

相關條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