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寺 (洛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永寧寺北魏皇家寺院,坐落於今洛陽城東三十里的漢魏洛陽故城遺址上,至今仍有遺蹟留存。據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記載,永寧寺始建於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為孝明帝之母靈太后胡氏所立。永寧寺位於「宮前閶闔門南一里御道西。其寺東有太尉府,西對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鄰御史台。」[1]地理位置極其顯耀。寺內佛殿,形制仿北魏皇宮之正殿太極殿,內置諸佛像,有丈八金像一尊,環以繡珠、金織、玉石像數尊。做工之精美,巧奪天工,為當世之冠。其餘僧房樓觀,一千餘間,皆雕梁畫柱,敷金灑玉,雜種栝柏椿松,蔚為可觀。而其中最出名的,即是九層木構浮屠,被稱作永寧寺塔。《洛陽伽藍記》載:「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1]據傳西域菩提達摩,目睹此寺,亦合掌讚嘆。至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永寧寺塔為雷火所擊,永寧寺亦隨之荒廢。

考古發掘[編輯]

1979至199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前後六次對永寧寺進行考古勘探[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楊, 衒之. 洛阳伽蓝记. 
  2. ^ 北魏洛阳永宁寺 1979~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6年: 362頁. ISBN 978750005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