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納根
漢納根 Constantin von Hanneken | |
---|---|
出生 | 1854年1月12日 德意志邦聯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 |
逝世 | 1925年3月12日 中華民國天津 |
職業 | 海軍軍官 |
父母 | Bernhard Carl August Hermann Von Hanneken(父,1810-1886) Julie Anna Catharina Walpurgis Von Hanneken(母,1818-1886) |
漢納根,全名君士坦丁·馮·漢納根(德語:Constantin von Hanneken,1855年—1925年),德國貴族,德國陸軍上尉,1879年退役,後由中國駐柏林公使李鳳苞聘請來華,充任淮軍教練。天津武備學堂成立後,又出任學堂的教官。
來華顧問
[編輯]來華不久,漢納根被天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Gustav von Detring)招為女婿,德璀琳與李鴻章的關係密切,李鴻章正在籌辦北洋海軍,招漢納根進入其幕府,擔任軍事顧問。參與設計和建造旅順口、大連灣、威海衛炮台,1891年回國。
北洋水師
[編輯]1894年6月,漢納根因私事再次來華,恰逢中日危機,漢納根主動向李鴻章提出去朝鮮察看形勢。7月23日,登上了運送清軍的英國商船高升號(Kowshing),25日「高升」號在豐島附近海面被日軍艦擊沉,漢納根泅水得免於難。隨後被李鴻章正式招入北洋水師充總教習兼副提督,授花翎總兵銜。入9月17日,黃海海戰爆發,漢納根與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在旗艦「定遠」指揮作戰。事後獲得朝廷頒發第二等第一品御賜雙龍寶星,雙眼花翎提督銜。
條陳建新軍
[編輯]甲午海戰後,漢納根曾向清廷條陳節略,建議清政府向德國、英國購買快船,聘請外國軍官和水手同船來華,新舊合成一大軍,另派一洋員為全軍水師提督。同時建議加練陸軍10萬人以及向外國購買槍械等。清政府責成當時主持東征糧台的廣西按察使兼長蘆鹽運使的胡燏棻與漢納根「悉心籌劃」,並首先開始訓練新式陸軍。後胡燏棻調離,袁世凱接手,漢納根離開北洋軍界,創辦《直報》。
礦業經營及逝世
[編輯]1903年利用德華銀行貸款,投資經營井陘礦務公司,並親自擔任總辦。1917年中德斷交,煤礦被收歸國有。1918年底被中國政府遣送回國。1921年再度來華,設法索回煤礦資產。經大總統黎元洪的關係,曾一度重新獲得四分之一股份,1923年黎元洪再度下台,煤礦股權被正為曹錕賄選籌款的直隸省長王承斌沒收。
光緒二十九年(1903)六月,漢納根和世昌洋行委託陝西大荔縣人於彥彪到延長縣商談開採石油的相關事宜,與延長縣紳董鄭明德等私訂合同,合夥開採延長石油。但是消息泄露後,被清朝政府加以阻止。年底,陝西當局籌集白銀一萬兩作為開辦資金,在延長縣設立了延長石油局。這是中國第一家石油企業。
1925年在天津病逝,按照其遺囑,遺體被運送回德國安葬。
著作
[編輯]他於1879-1886年在華期間與家人的百餘封往來信函編輯成《Briefe aus China 1879-1886》出版。[1]該書中包含兩份報告,分析了北洋水師失敗的原因,與給李鴻章的兩份報告只描述黃海海戰不同。[2]
傳記
[編輯]劉晉秋、劉悅的《李鴻章的軍事顧問︰漢納根傳》以他對中國海防的貢獻為主。[3]Yi Wang的博士論文《Constantin von Hanneken in China 1879-1925》以漢納根的在華事蹟為主題。[4]
參考文獻
[編輯]- ^ Constantin von Hanneken. Briefe aus China 1879-1886: als deutscher Offizier im Reich der Mitte. Böhlau. 1998年 [2019-03-04]. ISBN 978-3-412-0469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1) (德語).
- ^ Ricardo K. S. Mak. Western Advisers and Late Qing Chinese Military Moder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Constantin von Hanneken (1854-1925) (PDF). The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Winter 2013, 10 (2): 66–67 [2019-03-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7-15) (英語).
- ^ 劉晉秋; (近代天津博物館館長)劉悅. 《李鴻章的軍事顧問︰漢納根傳》. 文匯出版社. 2011-01-01. ISBN 9787549600878.
- ^ Yi Wang. Constantin von Hanneken in China 1879-1925. St. Ingbert: Röhrig Universitätsverlag. 2015: 367 [2019-02-28]. ISBN 978-3-86110-56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1)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