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王鳴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鳴盛殿試卷,嘉定孔廟藏。

王鳴盛(1722年—1797年),鳳喈禮堂西莊晚號西沚居士江蘇太倉州嘉定縣人,清代官員。

早年求學詩於長洲沈德潛,後又從於惠棟問經義。精研經學史學小學目錄學等,乾隆十九年(1754年)榜眼,歷任翰林院編修。在出任福建鄉試主考官途中納一小妾,被御史羅典彈劾,左遷光祿寺卿,後辭官不仕。鳴盛堅持反對孔子的「春秋筆法」,對他所認為的前人對於歷史的扭曲之處,如歐陽修的《新五代史》、朱熹的《通鑑綱目》,皆以史實予以駁斥。他主張:「經以明道,以求道者不必空執義理求之也。但當正文字,辨音讀,釋訓詁,通傳注,則義理自見,而道在其中矣」。李慈銘贊其「議論淹通,多足決古之疑」[1],著有《十七史商榷》。

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與錢大昕的《二十二史考異》,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合稱「清代史學三大名著」。

生平

[編輯]

王鳴盛生而敏慧,四歲隨著父讀書丹徒學署,日識數百字,縣令馮詠將王鳴盛視為神童。十七歲時參加鄉試中副榜,江蘇巡撫陳大受招入蘇州紫陽書院。乾隆十二年鄉試未上榜,於是到蘇州遊憩,此時沈德潛以禮部侍郎致仕,與王蘭泉錢大昕吳泰來曹仁虎趙文哲黃文蓮並稱為"吳中七子"。 乾隆二十四年,38歲即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不久出為福建鄉試主考官,途中與一女子相識、納為小妾,被御史羅典借題發揮,被轉移至光祿寺。乾隆二十八年,42歲時以老母去世,從此休官不做,安家於蘇州。家居者三十年,閉戶讀書,從事著述,以漢學考證法治史,與惠棟、沈彤研究經學。老年因讀書窮日夜不輟,視力每況愈下,透過吳興醫針全愈,著書如常,自號西沚,享年七十八歲。

著作

[編輯]
  • 《十七史商榷》
  • 《耕養齋詩文集》
  • 《西沚居士集》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81》,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注釋

[編輯]
  1. ^ 《越墁堂讀書端記》頁第一百七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