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瑪麗-艾芙·諾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麗-艾芙·諾爾
Marie-Ève Nault
個人資訊
出生日期 (1982-02-16) 1982年2月16日42歲)
出生地點  加拿大三河城
身高 1.69米
位置 後衛
青年隊
1992-1997 加拿大 ATS瞪羚
大學生涯
年份 球隊 出場 (進球)
1998-1999 加拿大 三河城專上學院
2000–2002 美國 田納西大學
職業球隊*
年份 球隊 出場 (進球)
2003 加拿大 渥太華暴怒
2004 加拿大 蒙特利爾極限 12 (2)
2005 法國 聖伊天 2 (0)
2006–2007 加拿大 渥太華暴怒 20 (1)
2008 美國 FC印第安納 14 (0)
2009 美國 芝加哥紅色十一人 10 (3)
2010 加拿大 渥太華暴怒 9 (0)
2013–2016 瑞典 厄勒布魯瑞典語KIF Örebro DFF 77 (1)
國家代表隊
2004–2016 加拿大 加拿大 70 (0)
* 職業球隊出場次數與進球數僅計算國內聯賽部份
最後更新於:2015-10-03
‡ 國家代表隊出場次數和進球數
最後更新於:2016-01-16

瑪麗-艾芙·諾爾(法語:Marie-Ève Nault法語發音:[maʀi ɛv nol];1982年2月16日)是一名加拿大退役足球運動員,在場上司職後衛。她曾隨加拿大國家隊參加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比賽,獲得銅牌[1]

生平[編輯]

俱樂部生涯[編輯]

國家隊生涯[編輯]

2012年4月,諾爾入選加拿大女足出征倫敦奧運會女足比賽的大名單[2],並參加了奧運會之前的熱身賽[3]。諾爾在頭兩場小組賽並未獲得上陣的機會,但在坎達絲·查普曼蘿賓·蓋爾先後受傷之後,諾爾終於在迎戰瑞典的第三場小組賽中披掛上陣[4][5]。8月6日,在對陣美國的半決賽的第76分鐘,裁判克莉絲汀娜·佩德爾森書面挪威語Christina Westrum Pedersen以加拿大守門員愛琳·麥克勞德用手持球超過六秒鐘為由,判給美國一個任意球。第78分鐘,美國前鋒梅根·拉皮諾開出任意球,負責防守的諾爾下意識地用雙臂保護頭部,雖然她試圖轉身,但足球還是擊中了她的雙臂。裁判以此為由判給美國一個點球[6]。美國憑藉這個點球追平比分,並最終通過加時賽擊敗加拿大[6]。8月9日,諾爾在對陣法國的季軍戰中上陣84分鐘[1],協助加拿大以1-0擊敗法國,奪得奧運銅牌[7]

參考[編輯]

  1. ^ 1.0 1.1 Marie-Eve Nault : la gloire après le bronze. LHebdoJournal.com. L』Hebdo Journal. 201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2. ^ Louis-Simon Gauthier. Soccer: Marie-Ève Nault s'entraîne avec l'équipe canadienne. 《三河城新聞寫手報法語Le Nouvelliste (Trois-Rivières)》. 2012-04-20 [2012-05-05]. 
  3. ^ Louis-Simon Gauthier. Marie-Ève Nault toujours dans le cou. 《三河城新聞寫手報法語Le Nouvelliste (Trois-Rivières)》. 2012-05-30 [2012-05-31]. 
  4. ^ George Johnson. Injuries force changes to Canada's Olympic soccer lineup. 《國民郵報》. 2012-07-30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29, 2013). 
  5. ^ Suède et Canada se qualifient ensemble (2:2). FIFA.com. 2012-07-31 [2012-07-31]. 
  6. ^ 6.0 6.1 George Johnson. Canada loses a heartbreaker to U.S. in Olympic soccer semi-final. 《環球郵報》. 2012-08-06 [2012-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4). 
  7. ^ Vicent Gauthier. Marie-Ève Nault remporte le bronze. 《三河城新聞寫手報法語Le Nouvelliste (Trois-Rivières)》. 201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