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勞號小巡洋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艦名 皮勞號
艦名出處 皮勞
建造者 但澤希肖船廠英語Schichau-Werke
動工日 1913年
下水日 1914年4月11日
服役日 1914年12月14日
除籍日 1919年11月5日
結局 1920年7月20日割讓予意大利
意大利王國
艦名 巴里號
艦名出處 巴里
獲取日 1920年7月20日
服役日 1924年1月21日
結局 1943年6月28日被擊沉,至1948年報廢
技術數據
艦級 皮勞級
艦型 小巡洋艦
排水量
  • 設計:4390噸
  • 滿載:5252噸
全長 135.30米
全寬 13.60米
吃水 5.98米
動力輸出 30000匹軸馬力
動力來源 雙軸,兩台蒸汽輪機
速度 27.5節
續航距離 4300海里以12節
乘員 442人
武器裝備
裝甲

皮勞號(德語:SMS Pillau[註 1])是俄羅斯帝國海軍原以「穆拉維約夫·阿姆爾斯基號」之名於1913年從德國但澤希肖船廠英語Schichau-Werke訂購的一艘巡洋艦,並於1914年4月下水。但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該艦於1914年8月被德意志帝國海軍沒收,並以東普魯士城市皮勞(今俄羅斯波羅的斯克)重命名,至1914年12月投入投入公海艦隊使用。作為皮勞級小巡洋艦首艦,其姊妹艦埃爾賓號一艘。皮勞號的主艦炮為八門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45,最高速度達27.5節。

皮勞號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是在第二偵察集群度過,並於北海波羅的海均有過行動。1915年8月,它參加了針對俄國海軍的里加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Gulf of Riga,後又於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中經歷了激烈的戰鬥。它在交戰期間曾被一枚大口徑炮彈擊中,但僅受到中度破壞。海戰結束後,它還協助受損嚴重的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茨號於6月2日返回港口。艦隻也參加了第二次黑爾戈蘭海戰,但在交鋒中沒有受損。在戰爭的最後幾周里,皮勞號被派往公海艦隊執行終極作戰計劃,但艦隊內爆發的大規模叛變迫使行動被取消。

一戰結束後,皮勞號作為戰利艦英語Prize (law)於1920年被割讓予意大利。它被更名為巴里號義大利語Bari),於1924年1月正式投入意大利皇家海軍服役。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間,艦隻經歷了多次改造和重建。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它在地中海的幾次戰役中曾為意大利軍隊提供火炮支援。1943年,巴里號被指定擔任防空艦,但在等待改造期間,它於1943年6月在利沃諾美國陸軍航空兵轟炸機擊沉。殘骸於1944年被德國人部分拆解,並最終至1948年1月打撈後報廢。

設計[編輯]

正在下水的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號

皮勞號原為俄羅斯帝國海軍但澤希肖船廠英語Schichau-Werke訂購的一艘小巡洋艦,自1913年開始架設龍骨,並於1914年4月以「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號」(Муравьёв Амурский)的名義的下水,之後展開舾裝工作。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艘尚未完工的艦隻於1914年8月5日作為敵方財產被德意志帝國海軍沒收,並以東普魯士港口城市皮勞重命名。至1914年12月14日,皮勞號正式投入公海艦隊使用。[1]

皮勞號的全長為135.3公尺(443英尺11英寸),有13.6公尺(44英尺7英寸)的舷寬和5.98公尺(19英尺7英寸)的前吃水。在滿載情況下,艦隻的排水量可達5,252公噸(5,169長噸)。[2]其推進系統由兩套船用蒸汽輪機組成,以驅動兩副直徑為3.5公尺(11英尺6英寸)的三葉螺旋槳。艦隻設計可輸出30,000匹軸馬力(22,000千瓦特)的額定功率。它由六台燃煤雅魯式英語Yarrow boiler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和四台燃油雅魯式水管鍋爐提供動力,這使得艦隻的最高速度可達27.5節(50.9公里每小時)。皮勞號能夠攜帶620公噸(610長噸)煤和額外580公噸(570長噸)燃油,允許其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300海里(8,000公里)。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則為21名軍官和421名水兵。[1]

皮勞號的主艦炮由八門單座安裝的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45組成。其中兩門並排布置在艏艛英語Forecastle前方,四門設於艦舯、每邊各一對,以及兩門並排布置在艦艉。[3]副炮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則為四門52毫米55倍徑速射炮英語5.2 cm SK L/55 naval gun,但其後被兩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45 naval gun所取代。此外,艦隻還在甲板上安裝有兩具500公釐(19.7英寸)魚雷管,並且能夠攜帶120枚水雷。在裝甲方面,皮勞號的司令塔側面有75公釐(3.0英寸)厚,而甲板的厚度則為80公釐(3.1英寸)毫米。[4]

服役歷史[編輯]

入役後,皮勞號被即被分配至第二偵察集群服役。它參與的首個重大行動是在1915年8月爆發的里加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Gulf of Riga。當時,一支來自公海艦隊的重要特遣隊——包括有八艘無畏艦和三艘戰列巡洋艦,駛向波羅的海,試圖肅清里加灣內的俄國海軍力量。[5]8月13日,俄國潛艇曾向該艦發射三枚魚雷,但均未命中[6]。隨後,皮勞號加入了8月16日由戰列艦拿騷號波森號主導的第二輪攻勢[5]。隨着掃雷艦於20日完成對俄國雷區的清理,使德國分艦隊得以進入海灣。俄國人此時則已撤回至穆胡島,但其潛艇以及布設在灣區內雷區的威脅仍足以迫使德國人撤離。公海艦隊的主要艦隻於8月底之前回到了北海[7]

日德蘭海戰[編輯]

英國(藍)及德國(紅)艦隊在日德蘭海戰中的調遣圖

1916年5月,公海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計劃將一部分英國艦隊引出基地,進而由整個公海艦隊將其摧毀。皮勞號留在第二偵察集群,在行動中隸屬第一偵察集群指揮。該分艦隊於5月31日凌晨02:00離開玉石灣德語Jadebusen錨區,駛向斯卡格拉克海域。艦隊主體則於一個半小時後跟進。[8]在15:30前不久,敵對的巡洋艦屏護部隊開始交戰;埃爾賓號是第一艘遇到英國人的德國巡洋艦。皮勞號與法蘭克福號前來支援,並於16:12開始向伽拉忒亞號英語HMS Galatea (1914)法厄同號英語HMS Phaeton (1914)開火,射程為14,900公尺(16,300碼)。隨着英國艦隻轉向離開,德國炮彈落了空,皮勞號與法蘭克福號遂於16:17暫停射擊。[9]大約十五分鐘後,三艘小巡洋艦與一架從水上飛機母艦恩加丁號英語HMS Engadine (1911)起飛的水上飛機相遇。它們未能取得任何命中,但水上飛機卻因發動機故障而被迫停機,並強制着陸。三艘小巡洋艦隨後返回了它們在德國戰列巡洋艦前方的陣位。[10]

在17:00前不久,英國的第5戰列分艦隊英語5th Battle Squadron趕到現場,並於16:50發現了皮勞號、埃爾賓號和法蘭克福號。八分鐘後,強大的戰列艦厭戰號英勇號英語HMS Valiant (1914)在相距17,000碼(16,000公尺)的範圍內向皮勞號開火。幾輪齊射落在德國巡洋艦附近,促使它們布下煙雲並以高速轉向離開。[11]大約一小時後,德國的戰列巡洋艦遭到了驅逐艦翁斯洛號英語HMS Onslow莫爾茲比號的襲擊,但皮勞號、法蘭克福號以及戰列巡洋艦的副炮將它們擊退[12]。在18:30左右,皮勞號及第二偵察集群餘部又遇到了輕巡洋艦切斯特號英語HMS Chester (1915);它們開火併對該艦取得數次命中。當雙方巡洋艦脫離時,英國海軍少將賀拉斯·胡德英語Horace Hood麾下的三艘戰列巡洋艦介入其中。他的旗艦無敵號擊中並引爆了威斯巴登號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從而致使該艦失效[13]。皮勞號也被不屈號英語HMS Inflexible (1907)的12英寸(300公釐)炮命中。炮彈在艦隻的海圖室下方爆炸;大部分的衝擊波都推向舷外,但右舷供氣軸卻將部分爆炸送入第二鍋爐艙英語Fire room。艦上的全部六台燃煤鍋爐都暫時停機,但其四台燃油鍋爐仍可產生24節(4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允許皮勞號在大霧的掩護下逃脫。[14]至20:30,六台燃煤鍋爐中的三台恢復運行,艦隻得以以26節(48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航行[15]

在21:20左右,第二偵察集群再次遭遇英國的戰列巡洋艦。當它們轉向離開時,皮勞號曾短暫受到戰列巡洋艦的攻擊,但毫無效果。[16]獅號英語HMS Lion (1910)虎號都向該艦發射了炮彈,然後轉而瞄準戰列巡洋艦德夫林格號;皮勞號的官方記錄表明,英國人的射術非常拙劣[17]。皮勞號與法蘭克福號於23:00前不久發現了輕巡洋艦卡斯托耳號英語HMS Castor (1915)和幾艘驅逐艦。它們各向英國巡洋艦發射了一枚魚雷,然後在沒有使用探照燈或火炮的情況下返回德國陣線,以避免將英國人引向德國戰列艦群。[18]至6月1日凌晨04:00,德國艦隊已成功避開英國艦隊並抵達喇叭礁英語Horns Rev[19]。在09:30,皮勞號從艦隊中分離出來,前往協助陷入癱瘓的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後者在返回港口時遇到了麻煩。皮勞號航行於塞德利茨號前方,以便將其引導回威廉港,但在10:00過後不久,戰列巡洋艦在敘爾特島附近擱淺。隨着塞德利茨號於10:30鬆脫,返航得以繼續進行,此時由一個掃雷艇支艦隊領頭,為的是試探水深以防止再度擱淺。[20]然而,塞德利茨號卻持續進水並不斷下沉;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它轉過身來採取倒車航行。皮勞號也試圖拖曳戰列巡洋艦,但由於繩索反覆斷裂而未能成功。[21]兩艘泵船在傍晚抵達,在皮勞號的引導下,整個夜晚都以緩慢前行。這些艦隻最終於08:30抵達玉石河德語Jade (Fluss)外圍燈船英語Lightvessel,並於二十分鐘後拋錨停泊。[22]在海戰的過程中,皮勞號共發射了113枚150毫米炮和4枚88毫米炮,另射出一枚魚雷[23][24]。其船員中共有4人陣亡、23人負傷[25]

後續行動[編輯]

1917年7月,包括皮勞號在內的幾艘艦隻發生了一系列叛亂。當該艦於20日在威廉港駐泊時,由137人組成的團體離開艦隻,以抗議取消他們的休假。在城鎮停留了幾小時後,這些人回到艦上,開始進行他們於早上受命需要完成的任務,以示善意。皮勞號的艦長對事件採取寬鬆處理,並下令對策劃抗議的船員處以有限的懲罰。[26]至1917年末,皮勞號連同施特拉爾松德號雷根斯堡號被分配至第四偵察集群。1917年10月下旬,第四偵察集群駛往皮勞,至30日抵達。它們的任務是跟隨第一戰列分艦隊的戰列艦,接替剛剛完成阿爾比恩行動、並占領了里加灣島嶼的重型部隊。然而,由於在當地最近一次風暴中位移的水雷存在爆炸風險,促使國家海軍部取消了這次任務,皮勞號與第四偵察集群餘部遂受命於10月31日返回北海。[27]

返回北海後,皮勞號重歸第二偵察集群。11月17日,第二偵察集群的四艘小巡洋艦在戰列艦皇帝號皇后號的支持下,於北海展開掃雷行動。在隨之引發的第二次黑爾戈蘭海戰中,它們遭到了由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支援的英國巡洋艦的襲擊。作為第二偵察集群的旗艦,柯尼斯堡號於交戰中受損,但四艘小巡洋艦仍設法脫離英國人,將後者引向德國的無畏艦群。無畏艦反過來迫使英國人中斷了攻擊;雙方都沒有在行動中取得重大成功。皮勞號得以毫髮無損的離開戰場。[28]1918年4月23-24日,艦隻又參加了一次無果的艦隊行動,攻擊前往挪威的英國船隊。第一與第二偵察集群、連同第二魚雷艇區艦隊,意圖向一支前往挪威、戒備森嚴的英國護航隊發動襲擊,公海艦隊餘部則提供遠程支援。[29]然而,德國人未能找到船隊的位置,後者實際上在艦隊離港的前一天便已出航。結果,舍爾中斷了行動並返回港口。[30]

1918年10月,皮勞號及第二偵察集群餘部將主導針對英國皇家海軍終極進攻。其中皮勞號、科隆號德累斯頓號和柯尼斯堡號將攻擊泰晤士河口的商船運輸,而卡爾斯魯厄號紐倫堡號格勞登茨號則要炮擊法蘭德斯的目標,以引出英國大艦隊[31]當時,已出任海軍總參謀長的舍爾和公海艦隊時任總司令弗朗茨·馮·希佩爾,計劃不惜以艦隊一切代價儘可能重創英國海軍,以確保德國獲得更好的談判地位[32]。10月29日上午,將於次日從威廉港啟航的命令正式下達。然而從當天夜晚開始,圖林根號戰列艦及其它幾艘戰列艦的水兵發生叛變[33]動盪最終迫使舍爾和希佩爾取消了行動[34]

意大利役期[編輯]

戰爭結束後,皮勞號曾短暫跟隨新組建的魏瑪國家海軍服役。它於1919年11月5日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並作為戰利艦英語Prize (law)被割讓予協約國。1920年7月20日,艦隻在法國港口瑟堡以「U」為代號正式移交意大利。[2]它被更名為「巴里號」(Bari),於1924年1月21日投入意大利皇家海軍服役,最初是分類為偵察艦[35]。其原有的88毫米高射炮被替換為76毫米40倍徑炮[36]。1925年8月,巴里號在西西里島巴勒莫附近擱淺,至9月20日才重新浮起[37]。1929年7月19日,巴里號被重歸類為巡洋艦[36]。在1933-34年間,該艦為執行殖民地勤務而進行了改裝,並轉為全燃油動力[38]。為了增加貯油艙的空間,其六台燃煤鍋爐以及前部煙囪均被拆除,而剩餘的兩座煙囪也相應縮短。這使得艦隻的功率減少至210,000匹軸馬力(156,597千瓦特),最高速度為24.5節(45.4公里每小時)。但其巡航範圍顯著增加,在以14節(26公里每小時)的相同速度下,續航里程從2,600海里(4,800公里)提升至4,000海里(7,400公里)。[36]

重新投入使用後,巴里號被派往紅海,部署於意屬東非。它留在當地直至1937年,然後返回意大利。[35]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爆發後,巴里號的艦載武器又增加了六門20毫米炮和六門13.2毫米機炮[36]。1940年,當巴里號在希意戰爭期間成為「特別海軍部隊」(Forza Navale Speciale)的旗艦時,它被激活執行戰鬥任務。艦隻為入侵凱法利尼亞島提供了支援,其後又炮擊了希臘本土的希臘人陣地。[35]隨着1941年4月的德國干預和希臘戰敗後,巴里號受命負責為意大利至被占希臘港口間的船隊提供護航。與此同時,意大利於1940年6月加入了範圍更廣的世界大戰。1942年,它支援了意大利軍隊在科西嘉島巴斯蒂亞登陸,並參加了當年晚些時候在黑山海岸進行的清剿游擊隊轟炸。[38]同年,它入駐利沃諾,並於1943年1月在當地作預備役處置[35]

1943年初,巴里號獲安排改裝為防空艦。它將重新裝備六門90毫米50倍徑炮、八門37毫米炮以及八門新式20毫米65或70倍徑炮。這項改裝需要大量的資源,且工程直至6月28日尚未開始——當時美國轟炸機在利沃諾重創了巴里號,使它在兩天後便在淺水中沉沒。[35][36]而當意大利於1943年9月簽署停戰協議後,艦隻進一步受到破壞,以致它對德國占領當局毫無用處[38]。1944年,德國人將部分殘骸拆除。巴里號於1947年2月27日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於1948年1月13日打撈上岸後報廢。[36]

注釋[編輯]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引用
  1. ^ 1.0 1.1 Gröner,第110–111頁.
  2. ^ 2.0 2.1 Gröner,第111頁.
  3. ^ Gardiner & Gray,第161頁.
  4. ^ Gröner,第110頁.
  5. ^ 5.0 5.1 Halpern,第197頁.
  6. ^ Polmar & Noot,第43頁.
  7. ^ Halpern,第198頁.
  8. ^ Tarrant,第62頁.
  9. ^ Campbell,第32–33頁.
  10. ^ Tarrant,第60頁.
  11. ^ Campbell,第43–45頁.
  12. ^ Campbell,第100頁.
  13. ^ Tarrant,第127–128頁.
  14. ^ Campbell,第112–113頁.
  15. ^ Campbell,第201頁.
  16. ^ Campbell,第251頁.
  17. ^ Campbell,第253頁.
  18. ^ Campbell,第279頁.
  19. ^ Tarrant,第246–247頁.
  20. ^ Campbell,第330–331頁.
  21. ^ Campbell,第332頁.
  22. ^ Campbell,第333頁.
  23. ^ Campbell,第360頁.
  24. ^ Campbell,第403頁.
  25. ^ Campbell,第341頁.
  26. ^ Woodward,第71–72頁.
  27. ^ Staff,第146–147頁.
  28. ^ Woodward,第90–91頁.
  29. ^ Halpern,第418頁.
  30. ^ Halpern,第419頁.
  31. ^ Woodward,第116頁.
  32. ^ Tarrant,第280–281頁.
  33. ^ Tarrant,第281–282頁.
  34. ^ Tarrant,第282頁.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Bresia,第105頁.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Gardiner & Gray,第265頁.
  37. ^ Telegrams in Brief. The Times (44074) (London). 22 September 1925. col G, p. 13.  模板中使用了待廢棄的參數(使用說明
  38. ^ 38.0 38.1 38.2 Whitley,第156–157頁.

參考資料[編輯]